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漢朝那些事兒(第一卷)
《漢朝那些事兒(第1卷)》主要內(nèi)容: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出生很奇特,據(jù)說乃其母王氏與蛟龍交媾而生。一生下來腳上就有七十二顆黑痣。這就注定了劉邦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小時候頑劣之極,令家人傷透了腦筋。而讀書后,教書先生最終被他拖垮了。于是十八歲的劉邦離開學堂,開始了其流氓生活。正在這時,劉邦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伯樂——蕭何。在蕭何的幫助下,劉邦當上了他人生中第一個官——亭長。而這個小小的事長卻改變了劉邦的一生。他利用公務之便去了趟咸陽見到了秦始皇,因為羨慕秦始皇的風光,劉邦產(chǎn)生了“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想法。時值秦末天下大亂之際,劉邦斬白蛇起義,義無反顧地與項羽聯(lián)袂踏上了推翻暴秦的漫漫征程……一山容不下二虎,暴秦倒下了,項羽卻站起來了。面對生平最大的對手,劉邦韜光養(yǎng)晦,去了荒無人煙的漢中。在韓信的幫助下,等時機成熟時,他終于出關(guān),從而開始了與項羽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
2009年度書大賣場最暢銷圖書,飄雪樓主VS百家講壇王立群,暢銷書《推背圖中的歷史》作者霧滿江作序,講述平民眼中的大漢帝國百年興衰史。
《漢朝那些事兒》讀完讓人意猶未盡,故事百轉(zhuǎn)千回,人物入木三分,情節(jié)蕩氣回腸。說英雄,誰是英雄?劉邦是流氓,還是英雄?項羽是英雄,還是梟雄?作者另辟蹊徑,不但在說歷史:更在講人性。飄雪樓主之書,以人性論史,開創(chuàng)趣味解讀歷史之先河。 香港《鳳凰周刊》記者、歷史學者 倪方六 出版界的這股歷史熱已經(jīng)持續(xù)好幾年了至今方興未艾。飄雪樓主這本《漢朝那些事兒》雖然是順應形勢而推出的大作,但是卻與其他圖書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作者在評史,但是又比王立群讀《史記》更有故事性;在寫史卻又比一般的史書多了點娛樂元素。 ——北京電視臺《悅讀會》欄目編導張源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東西兩京四百年,金戈鐵馬,東臨大海,西征絕域,南服百越,北擊匈奴。飄雪樓主這本書,通俗易懂,很好地解讀了大漢王朝的興衰治亂,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新京報》讀書版編輯、學著 張曉波 《漢朝那些事兒》是個人風格很強烈的一本圖書,作者在尊重史實的同時,嘗試用全新的敘事手法和獨特的幽默方式來寫歷史,全文充滿了靈性的動感,一些枯燥的歷史事件在作者筆下栩栩如生地展開,一些新詞匯的運用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口味。 ——天涯煮酒論史版版主、歷史寫作狂人赫連勃勃大王
有一種書,讀起來盎然生趣。
有一段歷史,追溯起來充滿了迷人的懸思。 用一種充滿了智趣的敘述,追溯那令人神往的古遠懸奇,現(xiàn)在這一切就在你的手中,以一種快樂的方式,讓你更富于歷史的哲思。 漢朝那些事兒! 智慧的大幕在此徐徐拉開,你會看到那條倒霉透頂?shù)陌谆ㄉ,它橫穿草徑,卻看到了滿天的星斗——那是一只上面生著七十二顆痣——猜猜是黑痣還是紅痣——的怪腳,這雙腳就安裝在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劉邦的腿上。 這一段歷史是如此的怪誕而有趣,作者飄雪樓主所運用的筆法又是如此的令人暇思神往。 漢高祖斬白蛇起義。 毆打一條倒霉透頂?shù)纳,這無論如何也和起義搭不上干系——然而歷史確實是這樣開始的,讓我們實在是沒脾氣。 把打一條路過的無毒蛇和起義搭配在一起,這無論如何也太過分了,老祖宗們到底是怎么琢磨這事兒的?我們只好硬起頭皮,看看飄雪樓主如何解開這個謎。 先說起義……啥叫起義呢? 起義……就是……就是……起,就是起來的意思,站起來,爬起來,跳起來,總之不能再趴在地上不動了。起來干什么呢?義,孟子說,義者宜也,就是適宜,就是最適合的意思……起義就是快點起來做你最應該做的事情! 也就是說,漢朝的歷史將這樣開始,劉邦追打了一條蛇之后,卻忽然心血來潮,覺得做人不能這樣了,挺大個老爺們兒欺負一條連腳都沒有的可憐的白蛇,這樣未免太無聊,還是做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吧。 他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么? 天下苦暴秦久矣…… 原來如此! 那就推翻暴秦吧! 歷史學家戴著高度近視的小眼鏡,從發(fā)黃的廢紙堆后探出頭來,以無限陰森的聲音對你隆重宣布:白帝子死,赤帝子生…… 你可不要被他們嚇住,什么白帝子、赤帝子,那黑帝子、綠帝子、花帝子們怎么就不說來起起哄? 正如詩人說: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歷史就是這樣,在歷史上你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帝子的,不管是白帝子還是花帝子,你都不會找到。我們能夠找到的,正如飄雪樓主告訴我們的,老劉家三小子的來歷,有點兒不是那么明白。 不明白就不明白吧,當年老劉都沒計較的事,我們這些后人還計較什么? 我們只是想知道,在當時,不唯是劉邦想干他最應該干的事情,項羽也在這樣干,而第一個擼起袖子搶先干起來的卻是陳勝,為何這么多的人都在忙活,搞到最后卻是老劉家的三小子贏得了這場比賽?難道就因為他的腳丫子上比別人多長了幾顆痣嗎? 這幾顆痣肯定不是關(guān)鍵問題,它最多只能證明劉邦這家伙少年有痣,皮膚上的黑色素沉積得太多而已。而他究竟是如何贏得了整個世界,只能從他那過人的智慧與性格上尋找答案。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云: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個項羽,就是劉邦最大的敵手,反倒是暴秦沒給劉邦添什么麻煩,暴秦非常乖的,聽說天下人要干最應該干的事兒——推翻它,暴秦自己立即趴下了,這說明暴秦也在干它最應該干的事兒,也是在起義…… 劉項相爭,楚河漢界,這是大中國歷史上最光彩動人的一章。 但我們現(xiàn)在所了解的這一章,有問題。 有什么問題呢? 掀開《漢朝那些事兒》瞧瞧…… 關(guān)于項羽,關(guān)于劉邦,關(guān)于這歷史上精彩紛呈的英雄并起逐鹿相爭,我們所看到的資料多是由太史公司馬遷老先生所著,可是我們知道,司馬遷老人家因為和漢武帝抬杠,結(jié)果被漢武帝那廝給閹割了……這個漢武帝,真不知道讓人該說他什么好,司馬遷老人家每天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在歷史上正要縱橫捭闔,叱咤風云,漢武帝可好,上前就咔嚓一刀……欲練神功,先把你宮,然后再告訴你,若是不宮,也能成功……這真是太欺負人了。 司馬遷被欺負了,他有心再將漢武帝宮回來,可是這難度忒高,于是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最偉大的職業(yè)——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拿起筆來做刀槍,把你漢武帝的祖宗劉邦也給宮了,諒你漢武帝也沒咒念。 于是太史公司馬遷就在《史記》中把倒霉的劉邦也給宮了,而且宮得漢武帝還真沒得咒念…… 對照我們手上的這本《漢朝那些事兒》,我們可以掌握到一些最基本的將別人宮了的技巧…… 這些技巧主要包括如下手段: 其一:將你的競爭對手無限地拔高。比如說,在司馬遷他老人家的筆下,項羽神威凜凜,力敵千軍:拔山怒,舉鼎威,嗚呶叱咤千人廢……項羽吼上一嗓子,數(shù)千漢軍立即嚇得植物神經(jīng)紊亂,嗅覺神經(jīng)和聽覺神經(jīng)搭錯線,左腿和右腳自己打磕絆,半個月內(nèi)嚇得吃不下去飯……總之,如此英雄的項羽,一下子就以他的光輝形象把劉邦壓成了扁平狀。 其二:將你要宮掉的目標的缺點無限夸大,上綱上線。就這樣,可憐的劉邦落到了項羽的手中,實在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霉,他被司馬遷刻畫成了一個血統(tǒng)可疑來歷不明的小流氓,這個小流氓每天被英雄項羽追得屁滾尿流,狼狽逃竄。 基本上來說,只要你皺起眉頭硬著頭皮,翻開厚厚的《史記》,找到“高祖本紀”那一章,你睜眼就看到劉邦正瘋了一樣的狂奔在逃跑的路上,如果他當時沒有在逃跑,那一定是正在收拾行李準備逃跑……就這樣劉邦跑啊跑,跑啊跑,突聽一聲歷史的鑼響,就見劉邦一口氣沖進他自己的皇宮里,登基當了皇帝。 而項羽呢? 這不世出的大英雄卻已經(jīng)被劉邦給搞死了。 這可真是太離奇了,明明被打得不停逃跑的是劉邦,可搞到最后他卻贏了,這氣糊涂了的司馬遷老人家,怎么給我們擺了這么一道烏龍呢? 烏龍的歷史,需要智慧的解讀。 我們還是求助于飄雪樓主的《漢朝那些事兒》好了。 看看《漢朝那些事兒》,我們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司馬遷老人家一點兒也沒有撒謊,他只是……只是……那漢武帝給人家上了宮刑,你總得讓他司馬遷出口惡氣吧! 總之,項羽的神威凜凜,劉邦的末路狂奔,這應該不是歷史的全部。 歷史就是,項羽也可能的確是神威凜凜,如果他既不神威,也不凜凜,又有什么資格和劉邦并爭天下?說到秦漢時代,如果說劉邦智商在全球排第一,那么項羽至少也是個第二,全球智商第二高的人,神威一把,凜凜一下,又有何不妥當之處? 但是項羽越是神威,越是凜凜,就越是襯托出劉邦的智慧高遠,連這么神威凜凜的大塊頭都能放倒,這劉邦的智慧,豈是普通人所能望其項背? 解讀不世英雄的崛起與衰落,帶給我們不唯是歷史的滄桑,還有更多的是處世智慧。 至少在秦漢年間,歷史就已經(jīng)擺脫了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進入了一個以冷兵器為表征的集團抗爭時期,這一時期所競爭的標準已經(jīng)不再是誰的胳膊粗,或是誰的脾氣大,而是一種協(xié)調(diào)團隊知人用人的管理技術(shù)。 劉邦這家伙天賦異秉——在他那可疑的成長過程中學習到了與人合作的最好方法,而項羽在這方面就差上許多。 項羽的性格,主要表現(xiàn)在太吝嗇上,而且這家伙的吝嗇完全是沒名堂的吝嗇,完全為了吝嗇而吝嗇……他帶了好多人去跟劉邦打群架,卻舍不得賞賜部眾,部眾立了功,他裝看不見,再立功,還裝看不見,又立功……這一次他是真的看不見了,氣壞了的部下跳槽跑到劉邦那邊打工去了。 誰見過吝嗇到了這種程度的老板? 眼見得不給部下發(fā)點獎金是真的不行了,項羽那個傷心啊,就好像要了他的老命一樣……安排部下去做官,可是他揣著官印舍不得給人家,自己拿手摸啊摸,摸啊摸,摸到最后,官印被他給摸得溜光水滑,可以拿來當鏡子照了。 而最終的贏家劉邦,他卻是最善于和人打交道的高手,像什么殺豬的樊噲,專門愛給老頭撿鞋的張良,算賬的蕭何,和嫂子不清不白的陳平……反正只要是個人,到了他手中就能夠發(fā)揮出作用。就連負責站在項羽屁股后面,替項羽打扇子的韓信跳槽到了劉邦的團伙中,劉邦竟讓他登壇拜將……后來正是這個在項羽的帳下不受重用的韓信,卻十面埋伏,將項羽活活逼死了。 這就是劉邦和項羽的區(qū)別了。 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人與人有差距,是正常的,拼了老命也要把自己與成功者的差距縮短,這卻是每個人都在琢磨的事情。 與其迷瞪著兩眼對著墻壁瞎琢磨,還不如…… 打開這本書! 好玩的智慧,有趣的哲思,人性的思索,看似眼熟卻全然不同的全新解讀,都在這里。 就這樣快樂地開始吧。 是為序。 霧滿攔江 2008年12月
飄雪樓主,原名陳立勇,湖南郴州人,歷史學碩士。從小喜歡歷史,對浩瀚如煙的歷史到了癡迷的程度。筆名飄雪樓主源于自創(chuàng)詩:“飄雪寒風行俠孤,楸枰棋爛恨情無。莫笑江湖幾多險,樓去人空誰做主?”
作者十年磨一劍,《漢朝那些事兒》傾盡了他全部心血和精力,全新的構(gòu)思全新的筆法全新的視角,帶你走進大漢帝國四百余年那段熟悉而又全新的歷史。
第一章 成長
身世之謎 上學 我是流氓我怕誰 第一個女人 第二章 發(fā)跡 慧眼識丁的蕭何 咸陽之行 騙個富婆當老婆 第三章 秦朝的衰敗 中國第一個皇帝 修建萬里長城 阿房宮是怎樣煉成的 焚書抗儒 胡亥奪位 指鹿為馬 第四章 吹響革命的號角 斬殺白蛇 陳勝、吳廣起義 這個縣令該不該殺 第五章 秦朝的絕地反擊 槍打出頭鳥 一鼓作氣 一個車夫結(jié)束了一個傳奇 第六章 劉邦的困惑 后院起火 張良的登場 第七章 項氏集團的發(fā)跡史 項梁的韜光養(yǎng)晦 項氏集團正式掛牌成立 勢力迅速壯大 借出一段奇緣來 小牧童一步登天 第一次親密接觸 第八章 風雨驟變 武信君之死 楚懷王的政治會議 有多少誤會可以重來 刀劈宋義 第九章 巨鹿大戰(zhàn) 破釜沉舟 章邯進退兩難 逼良為昌 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十章 劉邦西征入關(guān)中 碭北之戰(zhàn) 智取陳留 開封之戰(zhàn) 穎水之戰(zhàn) 洛陽之戰(zhàn) 南陽之戰(zhàn) 武關(guān)之戰(zhàn) 蟯關(guān)之戰(zhàn) 一個時代的終結(jié) 第十一章 項羽歸來 差點打破坑殺的紀錄 都是閉門羹惹的禍 項伯胳膊肘往外拐 饕餮之食鴻門宴 第十二章 唯我獨尊 架空的感覺真好 英雄大會 都是分封惹的禍 第十三章 隱忍的漢王劉邦 暫時的分別 蕭何月夜追韓信 胯下之辱成就了英雄 坎坷求職路 韓信的“漢中對” 第十四章 內(nèi)憂外患 項羽的煩惱 時機 出發(fā) 張良寫給項羽的兩封信 第十五章 收復三秦之地 廉頗老矣的章邯 巧攻好峙城 最后的絕望 平定三秦 第十六章 眾叛親離 將活埋進行到底 深思熟慮的劉邦 風流的陳平 又一次叛變 速取彭城 第十七章 復仇與潰敗 給我一個失敗的理由 九死一生 超級艷遇 活命的時候推下了誰 總結(jié)大會 第十八章 東山再起 做說客的技巧 待人之道 劉邦的小動作 冤冤相報何時了 隨風而逝 第十九章 楚漢爭霸 智與勇的較量 好主意,壞主意 反間計 送信陰謀 范曾之死 第二十章 喪家之犬 化悲傷為力量 真假難辨 煮熟的鴨子飛走了 滎陽內(nèi)變 第二十一章 逃出個未來 “圍魏救趙”解滎陽之圍 比泥鰍還滑的彭越 微服私訪 政治會議 第二十二章 進退兩難的項羽 后方被捅了婁子 小小少年救了數(shù)萬百姓的性命 只有十五天的時間 爭名奪利 酈食其之死 第二十三章 相持 相思成災 比箭 急中生智 龍且之死 第二十四章 招降與議和 項羽的最后一招 蒯徹和韓信的對話 議和陰謀 撕毀條約 第二十五章 最后的決戰(zhàn) 兵敗垓下 四面楚歌 霸王別姬 第二十六章 歸去來兮 一句粗話引發(fā)的血案 喋血烏江 誰人憑吊
第一章 成長
身世之謎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大風歌》 故事從公元前247年二月初八的那個早上開始。 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在沛縣一個叫中陽里的小山村,農(nóng)民劉執(zhí)嘉的妻子王含始生下了一個男嬰。這個男嬰就是后來“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劉邦。 這原本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一個很普通的早上,因為劉邦的出生卻變得非同尋常了。 劉邦一生下來不但體重超出尋常嬰兒數(shù)倍,而且左腳上有許多顆小黑痣,密密麻麻的一溜兒地排著。 “怎么生了一個怪胎呢?”劉執(zhí)嘉先是嚇了一跳,隨即嘀咕著。對于這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來說,他已經(jīng)有兩個兒子了,對于第三個兒子的出生,他已沒了初為人父的喜悅和興奮。 生一個女兒才是他想要的結(jié)果。 他雖然略感失望,眼睛卻始終盯在嬰兒腳上那一排黑痣上。 第一章成長好奇的他細細一數(shù),黑痣不多不少,正好是七十二顆。 別看這七十二顆痣黑不溜秋的毫不起眼,甚至還有點令人生厭,然而就是這七十二顆黑痣,卻給劉邦日后的發(fā)跡帶來了“飛”一般的感覺。 七十二在古代一直是個神秘的數(shù)字。從那個時代再稍往前一點的戰(zhàn)國時代,那個時候的陰陽論中將萬物歸結(jié)于“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zhì)的五行說。按這種學說,七十二這個數(shù)字指的就是土。當時的色彩分為:青、黃、赤、白、紫,這五色與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對照,“土”對應的是“赤”。個中演變極為復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這方面的書看看。 劉邦腳上有七十二顆黑痣,七十二在陰陽五行論中是屬“土”,而“土”又等于“赤”。這就是劉邦后來自稱是赤帝化身的全部依據(jù)。古人可以把一些人同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事物結(jié)合得天衣無縫,從這一點來看,不得不令人佩服。不管這其中牽強杜撰成分有多少,總之,劉邦的出生是非同尋常、是驚世駭俗的。 可惜當時劉執(zhí)嘉還不知道他這個兒子就是赤龍化身,他看著這個眉毛濃濃、眼睛大大、鼻子高高、耳垂厚厚的嬰兒,心里還在嘀咕:“這兒子一點也不像我嘛! 良久,他把目光回到了王含始身上,夫妻倆相視無語。對于他們來說,心有靈犀一點通,早已心照不宣了。 的確,這個孩子從懷孕起就充滿了傳奇色彩。 據(jù)史書記載,劉邦的出生跟其母親王含始去了一趟娘家有關(guān)。 對于女人來說,嫁人后回娘家是天經(jīng)地義也是理所當然的。當時劉執(zhí)嘉家境并不好,尚處于溫飽掙扎期,已生兩個男孩的王含始沒有多少時間回娘家了。問題是,女兒是老母心頭的一塊肉,你不回娘家,并不代表老母就不想你。 于是老母就裝病,急召女兒回來。古往今來,大凡孝子孝女,一聽父母病了,肯定會急著往家里趕。 “什么,我娘病了?”王含始沒轍了,只得回娘家了。 一進門就抱著好久不見的老娘狠狠地下了一場“及時雨”?蓚辛撕靡魂嚥虐l(fā)現(xiàn)情況似乎有點不對。抬起頭,王含始發(fā)現(xiàn)老娘正微笑著看著自己,嘴角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王含始不傻,馬上明白自己被老娘忽悠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她老娘,女兒就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要想久不思娘的兒女回家,托病是最常見、也是屢試不爽的一招。隨后的事是,茶也喝了飯也吃了天也聊了,這么一折騰已是下午了。王含始終究放心不下自己的兩個兒子,于是向老娘強擠了一把眼淚,便匆匆往回趕。 也就在回家的路上發(fā)生了意外。 那時候交通不發(fā)達,什么摩托車、汽車、火車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除了當官或者有錢的人騎馬坐轎外,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最實實在在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雙腳了。王含始乃一介女流,很少走這么遠的路,走著走著,就累得走不動了,于是坐在大澤邊上的一棵大柳樹下休息。也許實在是累了,微風吹來,她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xiāng)。 事情壞就壞在這棵大柳樹上。 據(jù)事后來尋妻的劉執(zhí)嘉的說法,他走到大澤邊時遠遠便看見了驚人的一幕:天空先是烏云密布,然后是密布烏云;先是電閃雷鳴,然后是雷鳴電閃?傊谔旎璧匕涤值匕堤旎柚H,一條巨大的赤色蛟龍罩在了妻子的身上。 請注意這條龍的顏色,是赤色。也就是和后來劉邦腳上的七十二顆黑痣推算出來的結(jié)論是一致的?傊痪湓捀爬ǎ和鹾紡倪@以后又懷孕了。 公元前247年二月初八我們的劉邦同志誕生了。 蛟龍纏身而孕和七十二顆黑痣,劉邦一出生就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七十二顆黑痣可能是有的,但蛟龍纏身卻是太過離譜?上М敃r并沒有DNA鑒定。因此,劉邦的身世便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謎。 第3節(jié):上學 上學 現(xiàn)代詞語里有一句常用語:趕鴨子上架。大概意思就是逼著別人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劉邦七八歲的時候,就對這個詞深有感觸。 小小年紀的劉邦此時已是“聲名大振”,究其原因,也沒有別的,“魅力”使然。試想,一個七八歲大的小孩今天偷鄧家的枇杷,明天摘李家的葡萄,后天打?qū)O家的狗,大后天攆王家的雞……不名聲大振才怪呢! 正因為如此,劉家的破茅屋前每天都門庭若市,為此劉老爹沒少傷腦筋。罵,左耳進右耳出;打,好了傷口忘了疼。打罵都無效。劉老爹這兩招看家本領(lǐng)失靈后,實在沒轍了,只好使用“劉氏三板斧”中的最后一招:教。他咬咬牙痛苦地來了一句話:你小子,讀書去。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從這一點來看,劉老爹還是比較深明大義的。 當然,劉老爹說完這句話就痛苦了好一陣,畢竟他們村里沒有老師,要從外地請一個老師來得花不少銀子。不過,他的疑慮很快得以解決,原因很簡單,村里唯一的一個地主——“盧老地主”的兒子盧綰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了。 提到盧綰,有必要來簡單看一下他的個人資料。 性別:男。 出生地點:中陽里村。 出生日期:公元前247年二月初八。 怎么盧綰的出生日期這么眼熟呢?細心的讀者看到這里一定會察覺到什么來吧?不錯,盧綰出生的這一天正是劉邦“真龍下凡”的這一天。如果盧綰不是幸運地和劉邦生在一個村子里,而且還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或許他將是歷史上一個毫不知名的匆匆過客。然而,幸運女神惠顧了他,從而注定了他的一生亦將不平凡。去寺廟上香拜佛的香客,常說沾沾仙氣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劉邦的出生是 “真龍下凡”,同一天出身的盧綰自然也不會差了。 因為 “階級地位和身份”不同,盧老地主以前很看不起處于“貧苦大眾”的劉老爹。但人逢喜事精神爽,這一天聽說兩家都生了一個兒子后,他竟不顧自己“高貴”的身份,提著雞蛋和禮品主動去了劉家。兩家從此結(jié)為“百年之好”。劉邦和盧綰自然從小也就成了鐵哥們兒。 提到讀書的事,如果該出手時不出手,那盧老地主就不是盧老地主了。他拍拍胸脯對劉老爹說,學費我全包了,叫你家小三子(劉邦排行第三)來上學就是。 天底下還有這種掉餡餅的好事,窮了一輩子的劉老爹感動得差點兒沒跪地磕頭了。既然學費有人包,一個去上學也是上,兩個去上學也是上,那讓劉交也去吧。 劉交是劉老爹的第四個兒子,比劉邦只小兩歲。一聽可以上學,抱著老爹又親又啃,如不是一旁略有吃醋的母親強行抱開,只怕就沒完沒了了。 但劉邦與劉交的反應卻有天壤之別。 他哭喪著臉,當然不樂意了,他的孩子王正當?shù)煤煤玫,憑什么就讓他光榮下崗呢?可胳膊扭不過大腿。劉邦幾次抗議無效后,終于明白一個道理: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上學就上學吧,有盧綰在也不寂寞了。劉邦反過來這樣安慰自己。 教書的先生姓王,具體姓名我們已經(jīng)沒必要去調(diào)查了,我們姑且叫他王老先生好了。當時的學生只有劉邦、盧綰、劉交三個。 一個先生只教三個人那不是古代才有的事,現(xiàn)代很偏僻的山村也有。我前不久在一張報紙上看到,某偏僻山莊一位年僅二十來歲的年輕姑娘,放棄在城市任職的好機會,守在那個窮山溝里當老師。她的學生最多的時候有十多個,最少的時候只有兩個。很難想象,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在最美好的豆蔻年華,卻甘愿在一個窮山溝里伴隨著一群衣服襤褸的孩子,在那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她是從那個窮山溝里走出來的,她要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讓更多的孩子走出那個窮山溝。多么感人的話啊,多么平凡而偉大的姑娘啊。 當然,王老先生肯定沒有這么偉大,盧老地主提供的年薪放在今天,足以讓研究生、博士生都為之心動,王老先生不心動才怪。 現(xiàn)在我們已無法考證盧老地主每年究竟付給王老先生多少年薪。只是如果王老先生臨終前知道自己為此至少折十年的壽命,他一定會后悔莫及的,是LIFE(生命)重要還是MONEY(錢財)更重要呢? 劉邦和盧綰從上學第一天起就沒少讓王老先生傷腦筋。 最初,王老先生的懲罰當然不外乎罰站罰抄書,或拿著大戒尺打手心?伤烤故悄萌思业氖侄,吃人家的嘴軟。雷聲大雨點小,那揮得高高的戒尺落到孩子的手上時,已變得像在“撓癢”一般輕了。也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罰過打過之后,劉邦和盧綰依我行我素,大有把“革命進行到底”的英雄氣概。 有時候王老先生忍無可忍想去“興師問罪”,可看到雙方父母那熱情的招待勁,話到嘴邊又打住了。是啊,萬一他們聽了兒子的斑斑劣跡后,不讓兒子上學了,那他豈不是自己砸掉自己的鐵飯碗了嗎? 有一次,兩人在上課時間又腳底抹油開了溜,王老先生這次手下毫不留情了,拿起戒尺就照著兩人的屁股使勁地打。據(jù)事后劉邦和盧綰說,這次打屁股是王老先生下手最重的一次,以至于堅強勇敢的劉邦第一次流下了眼中多余的分泌物。 “綰綰,你看看我的屁股有沒有被打出血來?如果有,我一定要叫這個死老頭兒血債血還!眲畈亮瞬裂劢牵撓卵澴觼。 “嗯,血倒是沒有……不過,有……”盧綰此時原本清秀的臉上亦變得鐵青,劉邦那句“血債血還”讓他有點震驚,因此,他不敢真說劉邦屁股上在流血。 “有什么,你什么時候變得婆婆媽媽的像個老太婆了!”劉邦一發(fā)威便如山中的老虎。 “左邊屁股打出幾條血痕來,對,是三橫條一豎條,正好是……是個‘王’字。”盧綰為自己的突然發(fā)現(xiàn)又驚又喜。 “真的這么巧嗎?”劉邦一聽,滿臉愁云頓消,“那我來看看你的屁股吧! “啊……”劉邦驚呼起來了。嚇得盧綰七魂丟了三魂:“怎么了?難道我屁股上也有個‘王’字?” “‘王’字倒是沒有,你右邊屁股上有個長方形的紅塊塊,你知道像什么嗎?像一塊地啊! “……” “這是老天的預兆啊,意思是說將來我要做王,而你要做將做侯有很多的地封!眲钌酚薪槭碌卣f著。兩人小眼瞪小眼瞪了半晌,隨后相視大笑起來。 王老先生這一打,居然打出這樣的奇事來,看來他打屁股的水平確實一流啊。劉邦和盧綰被打得皮開肉綻,卻還得感謝他,兩個字:NB。 就這樣,革命與反革命,壓迫與反壓迫,劉邦、盧綰和王老先生進行了近十年艱苦卓絕的不懈斗爭。十年后,也就是在劉邦十八歲時,他們終于取得了革命的最后勝利。王老先生尸骨未寒,劉邦和盧綰就把書本典籍全都燒掉了,從此,開始了他們無束無縛的全新時代——流氓時代。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