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修行,以生活為修行,是梁實秋最真的理想,也是他最令人欽佩的地方。做學問,他恪盡職守,辛勤耕耘,晚年更是盡余力撰寫出巨卷《英國文學史》;過日子,他依著性情,本著真心,活出態(tài)度,活出滋味。他說:“快樂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闭蜻@樣的曠達隨性,梁實秋的文字看似大白話,卻往往透著犀利的幽默、深沉的智慧。閱讀梁實秋,我們會恍然發(fā)現,生活原來可以那樣簡單,那么快樂。
人類所謂“文化”,其實就是使人于衣食住之外設法謀取一點閑暇的努力。人類若是整天忙著找食吃,沒有一點閑暇,那還成什么生活?現在有閑暇的人少,這證明我們的文化還不夠高。如何才能使沒有閑暇的人也獲得閑暇,茲事體大,這是要慢慢地絞點腦汁流點血才有辦法的事,絕不是有閑暇的人在閑暇的時候在文學里所能救濟的。
——梁實秋《<學文>的意義》
梁實秋(1903—1987),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中國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一生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雅舍雜文》《英國文學史》等。
在生活中修行,以生活為修行,是梁實秋最真的理想,也是他最令人欽佩的地方。做學問,他恪盡職守,辛勤耕耘,晚年更是盡余力撰寫出巨卷《英國文學史》;過日子,他依著性情,本著真心,活出態(tài)度,活出滋味。他說:“快樂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轉為煩惱!闭蜻@樣的曠達隨性,梁實秋的文字看似大白話,卻往往透著犀利的幽默、深沉的智慧。閱讀梁實秋,我們會恍然發(fā)現,生活原來可以那樣簡單,那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