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傳達“慢養(yǎng)”的教育理念,指出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身心自然成長規(guī)律。相比智力開發(fā),應(yīng)更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人格與心態(tài),為當下迷茫的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快樂教養(yǎng)方案。全書解讀父母的心態(tài);解釋過度早教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出慢養(yǎng)方案,讓孩子慢慢成長為一個健康、快樂、內(nèi)心有力量、可以和父母交朋友的陽光少年,愿每一位父母都能陪著孩子慢慢享受他唯一的童年成長過程。
育兒是一項富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考驗父母的耐心和智慧。大自然中,果實的成熟需要漫長的等待,孩子的成長與果實成熟一樣,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揠苗不會助長,根基不穩(wěn)的禾苗長得再高也結(jié)不出飽滿的稻穗;育兒沒有速成,快速教養(yǎng)的孩子經(jīng)不起風雨的洗禮。選擇適合孩子成長階段的教育內(nèi)容和方式;將目光從分數(shù)上拉開,需知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態(tài)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只有慢慢地充實孩子的生活,孩子才能生活得更加從容、健康、快樂!
曲麗媛,女,漢族,山東威海人,活躍在威海育嬰圈內(nèi)著名的未未媽。旅游管理專業(yè),多年從事旅游行業(yè)工作,獨立籌備完成威海周邊親子游品牌“泊客士親子俱樂部”,近兩年變身新時代辣媽,與威海當?shù)刂笅霗C構(gòu)籌備策劃親子互動項目“給孩子一個微笑”。
“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是一個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是法國兒童教育學(xué)界共同認可的觀點。那么應(yīng)該怎樣培養(yǎng)一個心態(tài)陽光、遠離陰暗的孩子呢?
給孩子安全感最重要
今天上午誠誠在兒童醫(yī)院順利做完了舌系帶過短手術(shù),整個過程比媽媽想象中要順利得多。
去驗血前,媽媽先一遍遍地跟誠誠說:“一會阿姨會在你的小手指頭上扎一下,擠出幾滴血!币贿呎f還一邊做出扎他小手的樣子,逗得小家伙直樂。等快排到誠誠的時候,媽媽特意抱著誠誠去看著前面的小朋友是怎么被扎的,在大夫給誠誠抽血時,小家伙就那樣安靜地看著,一聲不吭,就像是在看別人扎針一樣。
之后去做手術(shù),媽媽雖然也不知道到底會是什么樣的步驟,但還是大致給誠誠講了一下,告訴他,手術(shù)是會有一些疼的,誠誠害怕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媽媽會一直陪著他,醫(yī)生爺爺也會很快很輕的,不會傷著誠誠。所以,雖然誠誠在做手術(shù)的時候哭了,但是出了手術(shù)室之后,媽媽就將他抱在懷里,輕聲安撫,然后又帶著他看醫(yī)院墻上的貼畫,慢慢的,誠誠的情緒穩(wěn)定了下來,高興地跟媽媽講起了墻上的故事。連醫(yī)生都夸獎?wù)\誠是個勇敢的小男子漢。
每個孩子都需要熱情而穩(wěn)定的感情聯(lián)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感。安全感,被心理學(xué)家稱為人的心理免疫系統(tǒng),良好的安全感是發(fā)展完整人格的基礎(chǔ)。但凡人格狀態(tài)平穩(wěn)、性情溫和、積極向上、自信樂觀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安全感良好的人;而從容、自信、樂觀也是一個人快樂的源泉。相反,安全感差的人,對周圍的人和事常常充滿戒備,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外界對他個人的評價上,因而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也不能很好地發(fā)展自身的能力。
那么家長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感呢?
1.讓孩子遠離分離帶來的傷害。
心理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的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一方面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另一方面則會使其產(chǎn)生嚴重的喪失感和被拋棄感,這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毀滅性的打擊。
現(xiàn)在很多的年輕父母在生完孩子之后,都會把孩子交給父母養(yǎng)。有些是因為工作忙,實在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沒有辦法才把孩子送到父母身邊;有些則是因為缺乏責任心,不想讓孩子的到來影響了自己輕松快活的小日子,所以將孩子交給老人帶。
不管是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對孩子都是不公平的。在一個家庭角色健全和正常的環(huán)境成長,是每一個孩子應(yīng)該享受的權(quán)利,能夠跟爸爸媽媽一起生活,遠比我們認為的其他物質(zhì)方面的東西對孩子更重要,因為這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基礎(chǔ)。
小魚今年4歲,上幼兒園中班,十分乖巧可愛,她的爸爸媽媽也對她傾注了很大的心血。但是幼兒園老師卻發(fā)現(xiàn),小魚在幼兒園里不管做什么,都十分的小心翼翼,有著一股跟她年齡不相符的老成。
這一天的美術(shù)課上,老師讓小朋友們畫最愛的人,其他的小朋友們都是畫的爸爸媽媽,只有小魚畫的是一位老婆婆。下課后,老師找到小魚,問她:“小魚,可以告訴老師,你畫的最愛的人是誰嗎?”小魚說:“老師,這是我姥姥,在這個世界上我最愛我的姥姥了!
老師繼續(xù)問道:“為什么呢?”“因為我是姥姥帶大的,我3歲的時候才回到爸爸媽媽身邊的。回來之后爸爸媽媽總是特別忙,每年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時間帶我回去看姥姥。我現(xiàn)在非常想姥姥,我好想再回去和姥姥一起住!闭f這些時,小魚低著頭,眼里閃著淚花。老師默默嘆了口氣,摸摸小魚的頭,溫柔地說:“沒關(guān)系,等你放假的時候,可以讓爸爸媽媽把你送回姥姥家去住啊,也可以讓姥姥來這里看你啊。你爸爸媽媽那么愛你,他們一定會理解你的。你說呢?”小魚聽了老師的話,點了點頭。
小魚是個懂事的好孩子,雖然每天生活在對另一個人、另一家的想念中,但是她還是努力地讓自己融入這個對她來說有點陌生的家,努力地重新接納自己的爸爸媽媽。小魚的爸爸媽媽也是一對聰明的父母,他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成為孩子最愛的人,所以小魚才能保持內(nèi)心的平和與乖巧。
在這里,建議廣大的父母,如有條件,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身邊。不管每天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一起互動。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去上班了,天黑的時候就會回來,你如果想爸爸媽媽了可以給我們打電話的”,然后親親他,抱抱他,跟他說再見;晚上下班回到家,先跟孩子打招呼,然后洗手換衣服跟孩子玩一會。切忌因為害怕孩子哭鬧就偷偷溜出家門去上班,小孩子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會覺得爸爸媽媽不要他了,不喜歡他了,所以才離開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跟孩子一起生活,只要有時間,就回去看看孩子,多從心理上關(guān)心他們。
2.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2歲前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依戀關(guān)系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父母,要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孩子,跟他是否可愛、是否聽話沒有任何關(guān)系。當這種依戀關(guān)系建立之后,孩子就會從中得到探索外在世界的勇氣和自信。
無條件地接納和愛孩子,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更多的時候,都是孩子高興時家長們都蜂擁而上來逗弄,一旦孩子哭鬧起來,就開始你推我,我推你,留下來哄的那個,也是一臉的不情愿,而且還很容易暴躁,甚至有時會動粗。還有一些家長動不動就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再這樣鬧媽媽就不要你了,你自己留在這里吧!”“你怎么這么煩人,媽媽以后再也不帶你出來了,你看對面的小朋友,多聽話。”這些家長們自認為一時的氣話,會給孩子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爸爸媽媽愛別人勝過愛我,爸爸媽媽愛的是聽話的我,我不聽話爸爸媽媽就不愛我了。家長們永遠都意識不到,在孩子這里,害怕被至親拋棄的恐懼感給他們帶來的傷害會有多大。在他們小小的腦袋瓜里,還分不清這些話是氣話而不是真話,所以,這些話會深深破壞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確實,對于哭鬧中的孩子,尤其是怎么哄都哄不住的孩子,繼續(xù)表達愛和包容不是那么容易,但是請家長們記住,在孩子處于壞情緒時,你所表達的愛和接納,會讓孩子更容易對你產(chǎn)生信任。所以也有育兒專家說,寶寶有時看似毫無根據(jù)的哭鬧,其實只是在求證父母的愛,無條件的愛。
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接納和愛,父母要盡可能多地陪在孩子的身邊,給予孩子足夠的關(guān)注,哪怕只是默默坐在孩子身邊看他玩都行;父母還要多多觀察孩子,學(xué)會解讀孩子給出的信息并盡量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多親昵孩子,經(jīng)常抱抱孩子,親親他,表示你對他的愛。
3.第一時間響應(yīng)孩子的需求。
這一點是對1歲之前的小寶寶而言的。1歲之前的小寶寶,生活和行動上主要依靠看護人,尚不會說話的他表達需求的主要方式還是哭,第一時間滿足他的需求,既能幫助他形成良好的依戀關(guān)系,也能讓孩子在愛的呵護下形成良好的性情。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里,孩子一哭馬上就抱是不可取的,覺得這樣會慣壞他,應(yīng)該多讓他哭會兒再去哄。事實證明這樣適得其反。有研究表明,寶寶持續(xù)哭泣1分鐘后,原始需求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憤怒,這也是為什么孩子哭久了就更難哄的原因。如果總是這樣,時間一長,寶寶就容易變得哭點極低,動不動就委屈萬分,哭鬧不已。
所以,當小寶寶哭的時候,第一時間抱起他來,雖然他還不會說話,但是也要告訴他:“寶寶怎么了,怎么哭了啊,不要緊,媽媽在這里哦,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的,媽媽永遠都會愛你。”等孩子到1歲半以后,能夠簡單理解家長說的話之后,就要開始試著延遲滿足。告訴他為什么你不能立刻滿足他。比如孩子想喝奶,但是水還很熱,需要再晾一會,你就可以跟孩子說:“現(xiàn)在水還太熱,會燙到寶寶,要再等一下才能喝哦!弊钔淼胶⒆2歲時,一定要開始延遲滿足的訓(xùn)練,逐漸培養(yǎng)他的耐受力。經(jīng)過這樣訓(xùn)練的孩子,心態(tài)更容易放平和,長大之后在面對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也不容易走極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