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青年阿蘭在職場和愛情上遭遇雙重打擊,人生絕望,處處不自由,于是在一個雨夜爬上了埃菲爾鐵塔的鋼梁,打算在這個好地方研究如何自殺。鋼梁盡頭一名神秘老人叼著雪茄出現(xiàn),與他商談一筆交易:他負責活下去,而老人負責讓他幸福。
阿蘭選擇了服從,因為他實在怕死。可他會幸福嗎?如何幸福?代價又是什么?
柏拉圖曾描寫道:某些人出生在光線微弱的山洞里,從未走出去。這個洞穴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盡管洞穴陰暗,但于他們而言卻是熟悉而安心的。由于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們執(zhí)意留在洞穴里,自認為洞外世道險惡。從那時起,他們就與那個未知世界絕緣了,而那個世界其實陽光普照、美好幸福、自由自在……
洛朗·古奈爾,法國治愈旅行小說家,也是個人發(fā)展研究領(lǐng)域?qū)<遥_創(chuàng)了當代法國精神分析小說的風潮。洛朗.古奈爾17歲時立志成為精神科醫(yī)生,卻在家庭的督促下選擇了經(jīng)濟學,23歲時進入國際一流公司,后轉(zhuǎn)行為人際關(guān)系顧問。他曾走遍世界各地尋訪杰出的心理治療師,包括美國神經(jīng)語言程式學專家、秘魯僧人、巴厘島智者,等等。他也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專攻人文學和認識論,現(xiàn)任教于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他的第1部小說《小島上的靈魂治療師》在法國熱銷近百萬冊,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2014年,《費加羅報》評選法國十大作家,洛朗.古奈爾奪冠,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排名第六。
《上帝微服出巡時》:
我的存在本身就是失敗的延續(xù),甚至在我出生以前,失敗就開始了。我的父親——說得難聽點,不過是個下流的授精者——不配我認他:當我母親告知他已有身孕時,他便離開了她。
母親大概是不想要我了,才去巴黎的酒吧借酒消愁?在那里,她邂逅了一個美國商人,和他豪飲。即使這樣,她依然神志清醒。當時,那個美國佬三十九歲,我母親二十六歲。她焦慮不安,而他卻不拘小節(jié),于是她懸著的心放下了。他看起來生活富足,而她則要考慮往后的生計。當晚,她看到了一線生機,于是頗有心計地縱容了他對自己的占有。清晨,她顯得溫柔嫵媚,深情款款。我從不知道他答應和她牽手是出于真心還是只因定力不夠。他說萬一她懷孕了,他希望她生下孩子并留在他的身邊。
她隨他去了美國,在那個肥胖癥患者司空見慣的國度里,沒有人會對我出生時的樣子感到意外:我來到世上時只有七個半月,而體重已達三公斤……他們給我取了個當?shù)氐拿郑邪⑻m.格林曼,我是真正的美國公民。母親學習英語,幾經(jīng)努力,終于勉強融入她生活的社區(qū)里。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沒那么光彩了。五年后繼父失業(yè)了,里根當選總統(tǒng)前美國爆發(fā)了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繼父難以另覓新職,便終日與酒為伴。由于酗酒,他變得令人厭惡,不茍言笑,郁郁寡歡。他完全喪失了斗志,母親反感至極,不斷指責他的肆意妄為。她打心眼兒里恨他,動不動就找茬兒。哪怕是一點兒小事也會成為她陜惱的借口。
她的丈夫?qū)Υ吮憩F(xiàn)得無動于衷,這愈發(fā)激起她不可收拾的人身攻擊,幾乎到了侮辱人的地步,似乎一定要讓他怒不可遏,她才善罷甘休。她情愿他大發(fā)雷霆而不是沉默以對。這樣的游戲讓我害怕極了。我喜歡我的父母,卻不愿看到他們彼此攻擊。父親很少發(fā)火,但忍無可忍時也會暴跳如雷。我很怕他發(fā)火,而母親卻常常無理取鬧。她終于得到了她想要的:他用眼神和行為來回應她。她棋逢對手。怨恨與日俱增,她找到的發(fā)泄方法,就是破口大罵。某天晚上,他打了她,我并未因為他對母親施暴而感到受傷,因為我更厭惡從母親臉上讀到的某種變態(tài)的快樂。一天晚上,他們爭吵得尤其厲害,我的母親搖晃著她的腦袋說兒子并非是他親生,我也和父親一并得知了……第二天他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來。就這樣繼父也離開了我。
母親努力讓我們活下去,每周,她在一家洗衣坊里工作六天,手上的活計永遠沒完沒了。晚上她回到家的時候,洗衣坊的化學氣味也尾隨而至。這是她身上特有的味道,無論走到哪里都揮之不去。臨睡前,她來床前吻我。我已經(jīng)聞慣了她的氣味,甚至還很依戀。以前這味道會讓我安心,伴我入睡,因為這里面飽含著濃濃的母愛。
一步,又一步……接下來的日子,母親一直在找一些小的活計來做。每次換工作時,她都深信能夠養(yǎng)活自己,改變現(xiàn)狀,并更好地經(jīng)營人生。她也不斷地更換情人,每次都希望此人留下,能與她重組家庭。我想也許是某天她突然意識到所有這些與人生有關(guān)的希望全是泡沫,也就是在她突然覺醒的那個時候,她開始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我也許會功成名就,而她的人生卻以失敗告終。要是我錢掙得多,她也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從那時起,我的學業(yè)就變成了她的頭等大事。她叮囑我要把評語為優(yōu)秀的成績單帶回家里。飯桌上,我們的話題總是圍繞著學校、老師和成績展開。母親儼然成了馴馬師,而我就是她的馬駒。我和她說法語,和其他人說英語,我很小就會講兩種語言。她反復念叨我擁有一張最大的王牌。當然,憑借雙語,我可能會成為國際商人,或重量級翻譯,沒準兒會在白宮里謀份差事呢?有朝一日,她甚至會看到我成為外交部長。我很害怕讓她失望,于是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上,成績也名列前茅。然而這只會讓母親對我的期望越來越高,同時也更讓她堅定了要好好培養(yǎng)我的想法。
母親得知美國的大學需要支付高昂學費時,如得當頭一棒。這是我第一次見母親因為學費問題被完全擊垮。我曾以為她會和父親一樣行尸走肉般地活著。
她的計劃全部破滅,她覺得自己真是一個掃把星。但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母親振作起來了。她預約了高中校長,見面時她說服了他,她說:“我們不能毀滅一個美國年輕公民的夢想,他成績斐然,這就足以說明他具備為國家服務的能力,但我們得讓他上大學,這樣他才能找份好工作。必須有個解決辦法,有沒有獎學金或別的什么?”她信心百倍地回到家里。她說,這很簡單,解決方法就在這五個字母里:S-P-O-R-T(體育)。只要我的體育好,就有機會讓一所大學錄取我。前提是我得加入到學校的運動隊里,有比賽時,學校獲勝的幾率也會增加幾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