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微反應:小動作背后隱藏著什么?(黃金修訂版)(附微反應實用速查表)
中國微反應研究應用經典之作,大幅增補更新,黃金修訂版!
微反應是個人內心想法的忠實呈現(xiàn),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準確線索。本書作者姜振宇經過8年研究積累、與15家司法機構合作、基于600小時刑事案例錄像,全面分析了常見的8種微反應類型(安慰反應,凍結反應,愛恨反應,仰視反應,領地反應,戰(zhàn)斗反應,勝敗反應,呼吸反應);用豐富的案例和科學的闡釋幫助讀者精確、深入剖析身體“小動作”。 本書在國內開啟了“應激微反應”研究的先河,火爆暢銷,F(xiàn)新增大量刑事案例、修訂部分專業(yè)理論,推出修訂升級版! ★人心難測,但再深的偽裝也敵不過人的本能!只要你能學會“讀懂”與“控制”,你就能了解真實的自己、看穿他人的內心,掌控局面,掌控人生! ★人在受到有效刺激時,會做出不經意的反應動作——微反應! 微反應不受思維的控制,比語言更真實、更準確,直擊他人內心真相! 觀察對方的肢體動作,識人讀心,輕松應對各種人士和場合,掌控局面。 還有什么比身體語言更誠實?! ★8年研究積累,15家司法機構合作,600小時刑事案例錄像——用最真實有效的微反應,破解身體語言,知人知己知社會! 本書適用于:營銷、管理、情感、談判、識人……
開篇:大老板的心思莫測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會對你坦誠? 報紙、電視、網絡,躲在后面的寫手有著自己的產業(yè)鏈,寫著他們想讓你“認為是這樣”的東西,再演給你看。 可能,你每天都忙碌于各種角色之間的轉換,但都感受到懵懵懂懂的無奈。 我的女神啊,我已經竭盡所能地把我最好的狀態(tài)向你滔滔不絕地表現(xiàn)一個小時了,怎么你還是沒打算多說點什么呢?為什么每次我給你夾菜倒水,你都會禮貌地笑笑,肯吃也肯喝,就是不愿意我碰你的手呢?是矜持的教養(yǎng),還是對我沒興趣? 任何清醒而理性的人,都有能力做出得體的舉動,也都有能力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想了解女神的意愿,這么猛沖濫打,會錯失很多機會。視線、姿態(tài)、距離,都是女神表露自己意愿的方式,用心學習的話,可以捕獲很多寶貴的信息。 對面的這位VIP,我已經把我們最好的產品介紹給你了,你不說話算什么意思呢?蹺起的二郎腿輕微晃動著,身體靠在沙發(fā)上,瞇著眼睛滿臉笑意,只是看著我不說話。我要在這個時候再努力推進一下嗎?還是等他先開口?這時候說話會不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他之前究竟?jié)M不滿意。 大客戶當然要比你強勢,至少是在表面上,因為人家是衣食父母。專業(yè)可信、恭敬有加,是每一個業(yè)務員都能做到的基本功,人家見的多了。感不感興趣和滿不滿意這么膚淺的答案,永遠不可能從這些高深客戶的嘴里說出來。雙腿的角度、軀干的緊張度以及晃動的幅度和頻率,都可以顯示出特別的意義。 聽人說,同樣要參加升職競聘的競爭者很有背景,據說老板很喜歡他。但老板不是一直很賞識我嗎?昨天不是還拍著我的肩膀說,我很有培養(yǎng)前途嗎?難道,老板真的更“寵愛”他嗎?昨天開會的時候,看他那個俯首帖耳的樣子就惡心,老板真的喜歡這種愛拍馬屁的人? 老板更青睞誰,是不會隨便說出來的,尤其是在敏感的時期?柯犂习宓脑捇蛘呖柯爞餮裕科鋵嵞憧梢源┰秸Z言的迷霧,用更實際的身體反應來判斷老板和別人的親近程度,以及老板對哪個方案更加感興趣。當然,如果老板就是任人唯親的貨色,也沒必要為這種人和這種公司費心。 創(chuàng)業(yè)去找投資人,滔滔不絕地講完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大計,對方似乎全程都在聽,但又不是那種完全專注的聽,他們感不感興趣、認不認同?最后給一句“我們研究一下,你等回復”是什么意思?這樣最折磨人,等待的時光就是煎熬啊,我的創(chuàng)業(yè)大計,會不會就此順風順水地開展起來呢? 迫切的人,通常會忽略聆聽者的反應,只顧講自己準備好的東西。如果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能夠透過小動作讀懂“金主們”的心,就能把握最佳的時機和節(jié)奏,做到收放自如地精準投放,融資效率會高很多。 總之,有利益牽扯的時候,沒有人會隨便跟你說實話,語言是交流信度最低的信息通道,對方的一切真實想法要靠自己判斷。判斷得準,你就能趕在所有人之前抓住最好的機會。不會判斷?聽天由命好了。 人的行為可以透露出很多秘密。如果是社交行為,我們可以明白無誤地知道這些“妝容”舉動背后的動機;如果是情緒行為和生理行為,我們就可以通過微反應的理論原理,倒推其心理感受和決策動機。嘴上說“喜歡”“很好”“支持”“相信我”以及“我們誰跟誰”,心里是不是這么想?在行為人的全身上下,有無數細節(jié)可以透露出其語言的真實性。 公司會議,全公司高管一邊屏氣凝神地聽著,一邊偷眼看著大老板的一舉一動。 大老板也就是老板的老板。我在做匯報,他在聽。大老板滿意的話,這個項目就是所有人的金礦。 不過,大老板是英國人,老派紳士的極品,深沉而不動聲色。 不過,我有一項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本領,那就是對方任何一絲細微的舉動,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哪怕僅僅是輕微的呼吸變化。 我知道,他現(xiàn)在聽得很認真,因為視線一直跟隨著內容。這非常重要,如果這時候視線跑偏或者失焦,那就已經沒希望了。 大老板聽完,沉默,臉上沒有表情。 典型的社交表現(xiàn)! 一般有江湖經驗的老狐貍,都是這么一副深不可測的模樣,因為他們會有意識地掩藏自己的感受。英國人平常極其講究禮節(jié),讓人感覺很舒服。但是在這種讓人感覺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矜持和自制就變成了面具! 大老板還是沒有表情變化,只是用眼神注視了一下老板,像是在征求他的意見,然后又把目光徐徐移到我的臉上,一邊平靜地看著我,一邊用右手的小拇指、無名指、中指、食指依次輕輕敲擊桌面,動作幅度并不大,敲擊的動作也從容。 看到這個手指的敲擊動作,我放了大半的心,暗自舒了一口氣。因為,這個敲擊的頻率以及手指輪替的動作,只有在積極的認真心態(tài)下才能做得出來。 幾秒鐘之后,他問道:“小伙子,你覺得你的項目方案怎么樣?” 我暗笑,心里想,這大概就是高層的用人之術——給予壓力、打造威懾力。普通人不知道如何分辨施壓的背后是“生氣”還是“欣賞”,所以會焦慮增加。但我看到了他矜持背后的“積極和認真”,所以這個提問是對我個人感興趣的衍生表達,而不是對項目方案本身的質疑。 我的老板,也向我的方向,幾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那么接下來,就是我控制局面的時間了。 It’sshowtime!
姜振宇,一個呆萌的學者、時尚的科研者、個性化十足的暢銷書作者。他是心理應激微反應研究院院長,中國政法大學教師;他領導著國內應用心理應激微反應進行測謊的研究團隊;他擔任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協(xié)會心理測試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以及國內多家公安機關和反貪機關的特邀研究人員。著有《掌控者》《微反應》《微表情》等暢銷書。
開篇:大老板的心思莫測 / 001
第1章專業(yè)十問入“微”門 人的社交表現(xiàn)都是有備而來的“表演”,微反應則是人類作為一種生物的本能反應,因此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最準確線索。它是一種理解他人的工具,也可以據此設計出應對他人的策略。 問題1:什么是微反應? / 007 問題2:微反應有國外的研究嗎? / 009 問題3:微反應的“微”字是什么意思,怎么來的? / 010 問題4:為什么“單向表達不分析”? / 015 問題5:微反應能干什么用? / 017 問題6:刺激源的形式有哪些? / 020 問題7:為什么人類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 / 024 問題8:什么是基線 / 029 問題9:微反應能被控制住嗎? / 034 問題10:表演會克制住微反應嗎? / 036 ★實驗案例:演技能否對抗微反應 / 037 第2章微反應重要的四經八脈 微反應的全稱,是心理應激微反應,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經意的反應動作;它可適用的領域,是所有人際交往的場景。微反應,人人都逃不掉! 21常見研究方法比較 / 041 2.1.1在實驗室里做實驗 2.1.2研究媒體中的視頻或圖像 2.1.3用真人真事進行實驗研究 2.1.4刑事案件偵查研究 22八大反應類型 / 050 2.2.1安慰反應 2.2.2凍結反應 2.2.3愛恨反應 2.2.4仰視反應 2.2.5領地反應 2.2.6戰(zhàn)斗反應 2.2.7勝敗反應 2.2.8呼吸反應 第3章不怕,不怕,我能行——安慰反應 人在受到批評、壓力、否定等負面刺激時,經常無意識地表現(xiàn)出一些尋求安慰的身體微反應,以減緩內心的不適感。當這些細微動作出現(xiàn)時,說明這個負面刺激源非常重要,具有繼續(xù)深挖和分析的價值,也許能成為獲取真相的關鍵線索。 31視覺安慰 / 061 3.1.1神奇的瞳孔 3.1.2視線轉移 3.1.3說謊的人會不會出現(xiàn)視覺逃避? 32聽覺安慰 / 067 33口唇安慰 / 068 3.3.1嘴唇的動作 3.3.2咀嚼和咀嚼的變形動作 3.3.3吞咽口水 3.3.4味道的安慰 3.4肌膚安慰 / 074 3.4.1頭發(fā)和頭皮的安慰 3.4.2針對面部器官的安慰 3.4.3針對軀干的安慰 3.4.4衍生的皮膚安慰 3.4.5針對手部的安慰 ★測試案例:受到董事會壓制的企業(yè)經理人 / 073 ★測試案例:故意撒謊對抗測試的下場 / 079 本章總結 / 087 第4章注意,千萬別動——凍結反應 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時,會在第一瞬間減少或停止動作,并盡可能收縮身體,以便收集信息、減少痕跡并判斷對策?吹竭@些微小的反應,可知對方心態(tài)大幅減弱,呈現(xiàn)害怕狀態(tài)。而這個刺激點很可能成為攻破對方心理防線的有力武器! 4.1凍結反應的原理 / 091 4.2驚:意外且關心 / 093 4.3怕:跪叩求生 / 095 4.4先驚后怕 / 096 4.5隱晦的凍結反應 / 097 4.5.1手的凍結反應 4.5.2腳的凍結反應 4.5.3面容僵化 ★刑事案例:意外傷人致死案 / 103 本章總結 / 105 第5章愛則親,恨則逃——愛恨反應 人和人身體間的距離,可以體現(xiàn)出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喜歡就靠近,不喜歡就遠離。在熱戀中,在商務服務中,在合作談判中……出現(xiàn)的這些反應都是至關重要的信息。這一規(guī)律也可以倒過來使用,通過關心行為和親近反應的距離控制,加速信任感的建立。 5.1逃離反應 / 109 5.1.1恐懼性逃離 5.1.2厭惡性逃離 5.1.3隱晦的逃離 ★案例分析:女車模VS女主持 / 115 5.2親近反應 / 120 5.2.1四種心理距離 5.2.2親近反應的心理動因 ★趣味案例:夫妻吵架的“最佳求和時間” / 124 本章總結 / 127 第6章傲慢與謙卑——仰視反應 代代相傳的生存與死亡的記憶,讓人在潛意識里仰視和敬畏比自己大的東西,也會讓人在比拼的時候把自己塑造得更高大,哪怕只是仰頭、抬下巴;而把身體放低則是表示禮貌、謙遜以及服從。所以,觀察一個人的體態(tài)高低,可以判斷其內心對自我的真實定位。 6.1仰視反應 / 131 6.1.1傲慢 6.1.2滿意和享受 ★趣味案例:如何寒暄能快速取悅對方 / 136 6.2負仰視反應 / 137 6.2.1低頭+脊柱彎曲 6.2.2高低定位的變形——酒文化 6.3四種握手方式的不同含義 / 141 本章總結 / 144 第7章這是我的領地——領地反應 在人類世界里,領地意味著權威和掌控感,人會表現(xiàn)得放松和自信;一旦受到挑戰(zhàn)或侵犯,則會引起強烈的警覺、憤怒和反擊。不要跨越領導者心中的“紅線”,那會決定你的去留甚至生死;而刻意冒犯掌控者的領地,則能激起對方的憤怒,使其泄露更多的內心秘密。 7.1擴張 / 147 7.1.1領地的建立:手和臂 7.1.2領地的建立:腳和腿 ★刑事案例:行受賄案件 7.2松弛 / 153 7.2.1炫耀 7.2.2不緊張 7.2.3不拘小節(jié)的晃動 7.2.4抖腿 7.2.5聲音 ★測試案例:心理學專業(yè)人士挑戰(zhàn)微反應測試 / 154 7.3揮灑——我的地盤聽我的 / 159 7.4空間的禁忌 / 161 7.5自衛(wèi):對外防御 / 162 本章總結 / 163 第8章進攻與防守——戰(zhàn)斗反應 憤怒情緒一旦被喚醒,全身上下都會協(xié)調統(tǒng)一,進入明顯的戰(zhàn)斗狀態(tài)。所以,戰(zhàn)斗反應極難作假且易于識別。盡管在文明的社會規(guī)則約束下,戰(zhàn)斗反應產生了若干演變,但映射的內心卻是同樣兇險,一旦出現(xiàn),即要引起警覺。 8.1戰(zhàn)斗準備 / 168 8.1.1脖子變粗 8.1.2握拳 8.1.3咬牙切齒 8.1.4叉腰 8.1.5最隱晦的戰(zhàn)斗準備——指尖控制 ★測試案例:壓力攀升下的反應 / 170 ★測試案例:什么情況下,Ta的一言一行是在精準控制中? / 173 8.2戰(zhàn)斗發(fā)力 / 174 8.2.1語言少且單一 8.2.2攻擊桌面 8.2.3指向進攻對象 8.2.4腿和腳的進攻動作 8.2.5如何辨別憤怒情緒的真?zhèn)危?br />★案例分析:克林頓否認與萊溫斯基有染事件 / 179 8.3防御保護 / 180 8.3.1建立屏障 8.3.2最完整防御態(tài) 8.3.3抱二郎腿 8.3.4阻斷反應 8.4專業(yè)人士的例外情況 / 189 本章總結 / 191 第9章勝敗并非常事——勝敗反應 戰(zhàn)斗有輸贏,勝利者的身體和神經都會很興奮,會呈現(xiàn)出多種活躍的表現(xiàn);而失敗者的神經系統(tǒng)進入壓抑狀態(tài),身體重心向下并收縮,呈現(xiàn)出自然散落狀。注意觀察對方的這些反應,可以判斷其內心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 9.1勝利反應 / 196 9.1.1勝利姿態(tài) 9.1.2勝利動作 ★測試案例:矯正了男友行為的“得意”女孩兒 / 201 ★刑事案例:小問題引出大破綻 / 203 9.2失敗反應 / 204 9.2.1身體的垂落 9.2.2無奈的嘆息 9.2.3長期的壓抑 ★測試案例:優(yōu)質大齡剩女的不幸婚姻 / 206 ★測試案例:生活中需要謹慎對待的一類成功人士 / 207 本章總結 / 209 第10章關鍵時刻,別被呼吸出賣——呼吸反應 人在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下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呼吸狀態(tài)變化,如驚訝時的吸氣、厭惡時的呼氣、憤怒時的深長呼氣、恐懼時的“大氣都不敢出” ……通過觀察呼吸的幅度與頻率,也可以判斷對方神經系統(tǒng)和身體狀態(tài)的興奮程度是增加還是降低。 10.1呼吸的生理作用 / 213 10.2呼吸能否被控制 / 214 10.3呼吸增強 / 215 10.3.1 吸氣增強 10.3.2呼氣增強 10.3.3吸氣和呼氣同步增強 10.3.4深呼吸的平復興奮作用 ★測試案例:是否腳踏兩只船? / 217 10.4呼吸減弱和抑制 / 221 本章總結 / 224 第11章微反應辨謊 測謊,是心理應激微反應最尖端、最炫酷的應用之一,但不是一些“公式化”的神技。學會分析微反應,能夠準確判斷他人是否說謊,從而及時制定應對策略,避免對方欺騙可能帶來的損失;同時,也可以學會怎么跟各種人打交道。 11.1什么是說謊 / 227 11.1.1實話的標準 11.1.2謊話的認定 11.2說謊的目的——趨利避害 / 231 11.3說謊的形式 / 232 11.4微反應分析謊言的方法 / 234 11.5設計好的謊言怎么破? / 235 ★實驗案例:說謊的原始模型 / 237 參考書目 / 239
第1章〓專業(yè)十問入“微”門
微反應問題1:什么是微反應? 微反應的全稱,是心理應激微反應。 心理應激微反應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經意”的反應動作。 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尤其是對抗性交往的過程中,沒有人愿意讓別人看到自己明顯的失態(tài)。失態(tài),就是微反應的一種,會把自己的真實心態(tài)暴露無遺,讓自己在對手面前“弱”爆了。所以,人們在察覺到自己出現(xiàn)失態(tài)之后,會在第一時間試圖抑制、掩飾甚至偽裝自己的真實狀態(tài)。 不過,失態(tài)只能算是級別很低的“微”反應,因為太過明顯。真正夠得上“微”級別的反應,不易被對手察覺,有的時候甚至連自己一方的人也看不出來。與失態(tài)產生的過程完全相同,微反應也是當事人對自己內在情緒和外顯行為的失控,只是失控的時間很短,反應形態(tài)也小,而且當事人通常會迅速用行云流水般的掩飾行為一帶而過。 對于這種時間短、形態(tài)小、掩飾良好的微反應,經過專業(yè)的學習和訓練,人和機器都能夠掌握特定的方法觀察到這些不起眼的動作,進而破解當事人的真實感受和認知。 重申:微反應是什么? 心理應激微反應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經意的反應動作。 由于當事人會有掩飾,所以你能簡單看到的各種明顯反應,極有可能是當事人故意做出來給你看的。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那些“不經意”(not made by choice)的小反應,是那些當事人沒有在意,或者沒有能夠完全掩飾住的微小反應。這些微小反應的背后,通常都是強大的習慣、情緒,甚至是生理需求在下命令。一旦看到這些有規(guī)律的反應形態(tài),就可以開始推導當事人的真實感受和認知了。 舉個例子: 一個人身著單衣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一臉寒苦。 你問他:“冷嗎?” 他立刻挺起胸膛,聲音洪亮地答道:“不冷!币贿吇卮,一邊微微縮緊手臂和肩膀,仍舊抑制不住地瑟瑟發(fā)抖,只是因為用力,抖動得沒有那么明顯了。 哪一種是微反應?他冷不冷? 發(fā)抖、縮緊手臂和肩膀,都是微反應,是生理需求下達的行為指令。他很冷。 再舉個例子: 下級官員一臉笑容地端起領導的尿盆,嘴里殷勤說道:“您別動,您別動,病了就要好好休息,我來就好! 轉身出了房間之后,之前臉上的笑容仍在,但手臂盡量伸直,讓尿盆離自己鼻孔盡量遠,屏住呼吸地行走。 哪一種是故意的表現(xiàn)、哪一種是無法抑制的微小反應?哪一種能體現(xiàn)當事人的真實感受? 笑容、語言,都是故意做給人看的。對穢物的遠離與逃避,是當事人的真實認知——嫌棄。 不過,人就是如此的復雜,能夠在明明生理嫌棄與厭惡的情況下,卻用相悖的表現(xiàn)來表達尊重與親近。 更不可思議的是,很多人還就相信這一套! 最后舉個例子: 領導把小張叫進辦公室,拍了拍他的肩膀,并親自拉椅子叫小張坐。領導身體略微趨前,神態(tài)慈祥,笑呵呵地對小張說:“領導班子經過考察,認為你很能干,德能勤績廉,每一樣都很出色,所以考慮提拔你,給你的肩上加點擔子。” 說到這里,領導特意停下來,端詳了一下小張。 當他看到小張表現(xiàn)得謙虛謹慎之后,繼續(xù)說道:“不過,目前集團總部沒有適當的位置,下面的片區(qū)里倒是有一個副總的職位,比你現(xiàn)職要高一級。雖說,地方上條件艱苦,但也是難得的鍛煉和積累。你覺得怎么樣?不論是留在這里再等一段時間,還是去地方上先鍛煉鍛煉,最后的取舍,你自己做決定,領導班子也基本上會尊重你的決定。” 小張哪能這么快就在二者之間做出選擇,略一遲疑的工夫,領導便已經不再保持身體趨前的姿態(tài),而是后仰靠在椅背上,點起一支煙,若無其事地盯著他看。 請讀者來猜猜看,領導的這么多舉動中,哪些表現(xiàn)是故意的,哪些是微反應? 領導的真實意圖是什么?是信任和提拔,還是明升暗黜? 問題6:刺激源的形式有哪些? 心理應激微反應不會分析行為人的單向表達,因為無法確認單向表達中哪些是有控制的社交行為,哪些是不經意的真情流露,而理論上單向表達是可以達到100%被控制的。 心理應激微反應只分析行為人的應激反應,也就是受到刺激之后的反應。這就要求,必須先有刺激源,然后才可能開展分析。 1提問 刺激源最常見的形式是提問題,要求行為人回答該問題。提問題既可以用言語來表述,也可以用文字,后者較為少見。現(xiàn)實生活中和刑事偵查工作中,非常多的交流過程,都是用言語表述的一問一答來完成的。提問一方,還可以在提問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言語的音量、節(jié)奏、重音、重復、語氣等附加因素,改變刺激源的重點。 除了提問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形式,也可以作為非常好的刺激源。 2視覺刺激 在科學實驗的過程中,視覺信息的刺激是非常常見的實驗方法。例如,在電腦上顯示不同的圖像、視頻,要求被試根據這些視覺信息進行反應。眼動儀就是典型的此類設備,一部分微表情實驗也會用到這樣的方式。在國外,還有學者根據被試看到黑人和白人的照片點贊的速度,來判斷被試的種族歧視程度。測試同性戀傾向,測試廣告的表達效果,測試產品的受歡迎程度,等等,不勝枚舉。 在刑事偵查工作中,也會使用照片、幻燈片、書證、證人等視覺信息展示的方法,對嫌疑人實施刺激,引起嫌疑人的相關反應。 3動作和表演 測試人員通過做出某些動作,或者進行某些表演,也可以達到很好的刺激效果。 例如,在端茶送水的時候,控制彼此的身體距離和軀干姿態(tài),控制水杯的位置和擺放力度;在和人聊天的時候,控制自己的語速和視線;在彼此見面的時候,控制握手的方式和時間、擁抱的用力程度等;在伴隨行走的過程中,控制自己的位置和速度,以及是否與被試產生肢體接觸等。這些不起眼的日常行為,都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刺激作用。 如果想要刻意制造較大力度的刺激,那么“不合規(guī)矩”的行為可以輕松達到這個效果。例如,初次見面就上前給對方整理衣領、領帶或者襯衫的扣子;或者用手掌觸碰、甚至撫摸對方的身體(手臂、后背、腰胯等);又或者一定要給不抽煙的人點燃香煙,并放到嘴里。 為了制造較大力度的刺激,除了通過接觸互動性的動作之外,還可以設計一些表演。例如,在愛整潔的人面前不斷用手指挖鼻孔;在有身份的人面前放浪形骸,吃喝言行無所顧忌;在驚慌失措的人面前顯露殺機;在悲痛欲絕的人面前期期艾艾;在洋洋得意的人面前佯裝大驚失色,等等。這些行為風格,對于不同的行為人,會造成非常強烈的刺激,引發(fā)大量有效反應。 4情境塑造 有的時候,為了實現(xiàn)比較復雜的目標,還會綜合聽覺、視覺、行為和表演等因素,設計一個情境讓行為人置身其中而不自知,引發(fā)他的各種反應。 曾經有一部電影,詳盡地表達了這種方法,它的名字叫做Trueman Show,國內翻譯為《楚門秀》。影片的主角從小就被置于一個電視節(jié)目布置的場景中,所有街道、房屋、物品、鄰居,以及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電視節(jié)目安排好的,連天空和海洋都是虛擬的。在他成長的幾十年里,發(fā)生的每件事情,甚至每句對話,也都是劇本的安排,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在電影的最后,男主角不惜一切代價走出了這個虛擬的世界。 在刑事偵查和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中,也常常用到情境塑造的刺激方式。比如,設置偵查人員和相關證人,在案發(fā)的原始環(huán)境中,按照物證痕跡、邏輯推理、相關證言等信息,要求嫌疑人置身其中將案發(fā)過程重新模擬一遍,用以幫助嫌疑人回憶起更多細節(jié)信息,或者驗證其之前的供述是否成立,等等。如果是未知嫌疑人的狀況下,偵查人員模擬嫌疑人的身份進行情境重現(xiàn),可以幫助偵查人員尋找更多罪犯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縮小偵查范圍。 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多騙局,也是使用了相同的手法。 在2014年,就有騙子租借某地工業(yè)園,偽裝成軍人進駐,并在門口設有身著迷彩服的“士兵”把守防止外人進入。這些騙子還斥資在所租用的辦公樓樓頂安裝了“聽黨指揮、建設海疆”等字樣的標語牌。連警方試圖進入調查,都被站崗“士兵”以軍事禁區(qū)、閑人免進為由拒絕。 騙子打造這樣一個高度仿真的環(huán)境,對外聲稱有大型基建工程對外招標,欺騙前來投標的企業(yè)支付各種費用。案件破獲之后,檢方已查證的涉案金額達數千萬元。 不論使用哪種刺激方法,刺激源一旦生效,行為人會做出相關的大量反應。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篩查這些反應。因為行為人給出的反應中,可能會包括社交行為、情緒行為和生理行為,它們復合在一起出現(xiàn)。根據不同行為的特征,一旦找到情緒行為和生理行為,就可以開展對行為人的心理分析了。 最后這步的心理分析,實際上是嘗試建立應激反應和刺激源之間的因果關聯(lián)。 舉例而言,如果對面的嫌疑人涉嫌連環(huán)殺人,那么接下來的一組刺激源與反應就可能具有重大偵查價值。 偵查人員展示最近幾起殺人案件的現(xiàn)場照片和尸檢照片,給嫌疑人看過后說:“最近這幾起案子的殺人手法,比起前面的案子來說,雖然都是用刀,但感覺行兇手法粗糙了很多啊!” 嫌疑人此刻雙手十指交疊,舒展身體后將軀干靠在椅背上,雙腿疊放并輕微伸展,臉上顯現(xiàn)出一絲輕蔑,但還不到厭惡的程度。 盡管嫌疑人沒有說話,但是我們通過對微反應的分析可知,他給出了如下反應: 、偈附化B是較高的自我控制姿態(tài); ②舒展身體和軀干倚靠是心態(tài)放松的外在表現(xiàn); 、垭p腿交疊和晃動,是優(yōu)勢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 、茌p蔑表情,映射了內心的優(yōu)越感和否定評估; 、莶徽f話,是社交反應,明確表達了嫌疑人不想回應的決定。 而這一系列的反應,都源自于案發(fā)照片和偵查人員的評價。 什么人會在這樣的刺激源之后,出現(xiàn)輕松、優(yōu)越和否定的主觀認知呢?有一種邏輯解釋得通,這些案子不會增加他的罪責,所以輕松;作案手法和結果不如他自己認為的水平高,所以他會輕蔑。如果這種因果關聯(lián)成立的話,那么這名嫌疑人的嫌疑程度就會大幅提升。盡管他沒有用言語回應,并進行了自我抑制,但流露出來的情緒反應,還是提供了重大的偵查線索。因為,這兩種情緒反應,不會同時出自一個無辜之人。 女車模VS女主持 兩個優(yōu)雅女子在對話。 女車模(下面用s簡稱)基本上全程保持了職業(yè)姿態(tài),面帶微笑、雙手放在腹前腿上,呈端莊狀,上身一開始始終沒有向后靠在沙發(fā)上,基本保持挺直,雙腿在坐姿的時候,交疊在一起,保持二郎腿姿態(tài)。 但是,另外一名女子正在以主持人的身份發(fā)問,問的問題指向隱私,并不客氣。女人在不客氣的時候,通常也能保持優(yōu)雅的姿態(tài)和笑容,但這一切對方心知肚明。 s的姿態(tài)發(fā)生了3次輕微的變化,體現(xiàn)了她在錄制過程中3個不同階段的心態(tài)。 一開始,大家和顏悅色,彼此心照不宣地聊聊時尚、模特、穿衣、吃飯等家常話題,s的坐姿盡管呈明顯職業(yè)修養(yǎng)狀態(tài),但通過交疊在一起的小腿傾斜姿態(tài)可以判斷,她的精神相對而言是放松的。 隨后,主持人刻意轉入敏感話題,并且提問的方式越來越刻薄,讓s產生了一系列的反應變化,除了數次睜大雙眼 “瞪”對方、鼻孔輕微擴張向外噴氣的經典憤怒表情,以及雙臂抬起想要做抱臂動作(但因為要保持儀態(tài)的習慣而作罷)外,還有一個微妙的變化就是,一雙小腿從傾斜姿態(tài)變成幾近直立角度了。雖然仍然保持著二郎腿的交疊狀,但鑒于這是她 個人的儀態(tài)習慣,這個角度的變化,已經屬于逃離準備反應。 到最后一個階段,由于女主持人實在咄咄逼人,s已經無法在鏡頭前保持微笑儀態(tài)了。當時她的經紀人和現(xiàn)場導演爭吵起來后,s憤怒的情緒越來越多,之前保持優(yōu)雅的她居然把身體向后靠在了沙發(fā)上。這一個動作,和前面近半個小時的保持儀態(tài)相比較,是最明顯的厭惡性逃離反應,變化的原因肯定不是累,而是強烈的厭惡導致的逃離欲望。果然,很快大家不歡而散。 所以,厭惡性逃離至關重要。 無論是坐姿還是站姿,厭惡性逃離都映射了行為人的厭惡心理。出現(xiàn)這種反應,價值非常重大,因為把行為人的反應翻譯出來變成臺詞,就是“走開”“離我遠點”“真討厭”“我不想再交流了”,等等。這樣的心態(tài)屬于強勢心態(tài),表達了行為人拒絕接受的強勢,是交流難度增加到峰值的表現(xiàn)。 如果這個時候,負面刺激不斷持續(xù)甚至加強,會不斷積累行為人的厭惡感。想象一下在你青春期的時候,如果有個喋喋不休的角色在你耳邊不斷說著你不喜歡聽的話,你會作何感受? 所以,在商業(yè)服務中,在合作談判中,乃至于在訊問或談話取證的過程中,出現(xiàn)這個反應是非常關鍵的時機,需要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來處理。 第一種,雙方正在談的話題,與核心利益訴求關聯(lián)不大。被談話對象認同與否,對事情的推進沒有什么意義,常見的是干澀無聊的說教或閑談,那么對方一旦出現(xiàn)厭惡心理,最佳處理方式是“不動聲色地改換話題”。因為繼續(xù)積累對方的厭惡感,很有可能造成“私人恩怨”,導致最后對方因為討厭說話的人而拒絕合作。 第二種,雙方正在談的話題,如果正是本案的核心利益訴求,那么必須消除對方的這種反應,不要讓他通過身體形態(tài)和言語來拒絕交流,否則,此時一旦真的讓他逃避成功,再回到相同重要的問題上時,攻克的難度會倍增。例如,在刑事偵查訊問中,可以通過增加言語力度和威懾,以及要求嫌疑人取消厭惡逃離姿態(tài)等形體約束來強行要求對方回歸交流。 ……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