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李敖精編:龔自珍全集·盛世危言 “李敖主編國學(xué)精要18”選錄了龔定庵的《龔自珍全集》和鄭觀應(yīng)的《盛世危言》!洱徸哉淙肥且槐疚膶W(xué)類書籍,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價值。龔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學(xué)家。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了清統(tǒng)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盛世危言》全書貫穿著“富強救國”的主題,對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文化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在當時是給甲午戰(zhàn)敗以后沮喪、迷茫的晚清末世開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藥。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縣人,臺灣作家、中國近代史學(xué)者、文化學(xué)者、歷史學(xué)家、作家、時事批評家。臺灣無黨派人士,曾任臺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鐵、斗志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杰出的批評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上山·上山·愛》等100多本著作。 龔自珍全集 導(dǎo)讀 / 002 第一輯 / 003 乙丙之際著議第一 / 003 附:乙丙之際塾議一 / 004 乙丙之際塾議三 / 005 乙丙之際著議第六 / 006 乙丙之際著議第七 / 008 乙丙之際著議第九 / 008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六 / 009 乙丙之際塾議第十七 / 011 乙丙之際著議第十八 / 012 乙丙之際著議第十九 / 013 乙丙之際塾議第二十 / 013 乙丙之際塾議第二十五 / 014 壬癸之際胎觀第一 / 015 壬癸之際胎觀第二 / 016 壬癸之際胎觀第三 / 017 壬癸之際胎觀第四 / 018 壬癸之際胎觀第五 / 019 壬癸之際胎觀第六 / 020 壬癸之際胎觀第七 / 020 壬癸之際胎觀第八 / 022 壬癸之際胎觀第九 / 022 古史鉤沉論一 / 023 古史鉤沉論二 / 024 古史鉤沉論三 / 028 古史鉤沉論四 / 030 明良論一 / 032 明良論二 / 034 明良論三 / 036 明良論四 / 037 六經(jīng)正名 / 040 六經(jīng)正名答問一 / 042 六經(jīng)正名答問二 / 042 六經(jīng)正名答問三 / 043 六經(jīng)正名答問四 / 043 六經(jīng)正名答問五 / 044 五經(jīng)大義終始論 / 045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一 / 050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二 / 050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三 / 051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四 / 051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五 / 052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六 / 052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七 / 052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八 / 053 五經(jīng)大義終始答問九 / 053 農(nóng)宗 / 054 農(nóng)宗答問第一 / 058 農(nóng)宗答問第二 / 059 農(nóng)宗答問第三 / 059 農(nóng)宗答問第四 / 060 農(nóng)宗答問第五 / 060 春秋決事比答問第一 / 061 春秋決事比答問第二 / 063 春秋決事比答問第三 / 064 春秋決事比答問第四 / 066 春秋決事比答問第五 / 068 大誓答問第一 / 071 大誓答問第二 / 071 大誓答問第三 / 072 大誓答問第四 / 072 大誓答問第五 / 072 大誓答問第六 / 073 大誓答問第七 / 074 大誓答問第八 / 074 大誓答問第九 / 074 大誓答問第十 / 075 大誓答問第十一 / 075 大誓答問第十二 / 076 大誓答問第十三 / 077 大誓答問第十四 / 078 大誓答問第十五 / 078 大誓答問第十六 / 078 大誓答問第十七 / 079 大誓答問第十八 / 079 大誓答問第十九 / 079 大誓答問第二十 / 080 大誓答問第二十一 / 080 大誓答問第二十二 / 081 大誓答問第二十三 / 081 大誓答問第二十四 / 082 大誓答問第二十五 / 083 大誓答問第二十六 / 084 平均篇 / 084 尊史 / 087 尊史三 / 089 尊命 / 091 尊命二 / 092 尊任 / 093 尊隱 / 094 宥情 / 097 涼燠 / 098 論私 / 099 抱小 / 101 臣里 / 102 廬之推 / 103 保甲正名 / 104 地丁正名 / 106 撰四等十儀 / 106 祀典雜議五首 / 108 西域置行省議 / 113 北路安插議 / 120 御試安邊綏遠疏 / 120 對策 / 122 京師樂籍說 / 125 主客司述略 / 126 家塾策問一 / 128 家塾策問二 / 130 述思古子議 / 131 葛伯仇餉解 / 132 說中古文 / 133 釋魂魄 / 134 辯知覺 / 135 表孤虛 / 136 釋風(fēng) / 136 闡告子 / 137 非五行傳 / 138 說月晷 / 140 捕蜮第一 / 141 捕熊羆鴟鸮豺狼第二 / 141 捕狗蠅螞蟻蚤蜰蚊虻第三 / 142 說京師翠微山 / 142 說昌平州 / 144 說天壽山 / 144 說居庸關(guān) / 145 說張家口 / 146 第二輯 / 149 資政大夫禮部侍郎武進莊公神道碑銘 / 149 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兩廣總督謚敏肅涿州盧公神道碑銘 / 152 王仲瞿墓表銘 / 154 工部尚書高郵王文簡公墓表銘 / 155 武顯將軍福建海壇鎮(zhèn)總兵官丁公神道碑銘 / 158 江南安慶府知府何公墓表銘 / 160 明按察司僉事金君石闕銘 / 161 刑部主事番禺黃君妻周墓碣銘 / 163 徐泰母碣 / 164 孔憲彝母碣 / 164 附:闕里孫孺人墓志銘 / 165 朱殤女碣 / 165 潘阿細碣 / 166 曹尚志碣 / 166 海門先嗇陳君祠堂碑文 / 167 鳳山知縣常州湯公父子畫像記 / 168 顧學(xué)士像題辭 / 169 杭大宗逸事狀 / 170 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撫陽湖吳公文 / 171 金侍御妻誄 / 172 送〔歙〕吳君序 / 173 送夏進士序 / 174 送徐鐵孫序 / 175 送廣西巡撫梁公序三 / 176 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 / 179 附:復(fù)札 / 181 縱難送曹生 / 181 宋先生述 / 182 敘嘉定七生 / 183 記王隱君 / 185 吳之癯 / 186 書果勇侯入覲 / 187 書番禺許君 / 188 書葉機 / 189 書金伶 / 191 松江兩京官 / 193 第三輯 / 195 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 / 195 病梅館記 / 196 問經(jīng)堂記 / 197 京師悅生堂刻石 / 198 禮部題名記序 / 199 附:國朝春曹題名記序 / 200 徐尚書代言集序 / 201 江子屏所著書序 / 203 陳碩甫所著書序 / 205 陸彥若所著書序 / 207 邵子顯?瘖鋿|雜著序 / 208 劉禮部庚辰大禮記注長編序 / 209 錢吏部遺集序 / 210 江左小辨序 / 211 袁通長短言序 / 211 上海張青雕文集序 / 212 上海李氏藏書志序 / 213 附:慈云樓藏書志序 / 214 金孺人畫山水序 / 215 江南生橐筆集序 / 216 張南山國朝詩征序 / 217 績溪胡戶部文集序 / 218 四先生功令文序 / 219 鴻雪因緣圖記序 / 220 蒙古像教志序 / 222 蒙古水地志序 / 224 蒙古臺卡志序 / 225 蒙古聲類表序 / 227 蒙古寄爵表序 / 233 蒙古字類表序 / 233 蒙古氏族表及在京氏族表總序 / 234 蒙古冊降表序 / 235 青海志序 / 235 烏梁海表序 / 236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 / 237 懷寧王氏族譜序 / 242 徽州府志氏族表序 / 243 長短言自序 / 243 春秋決事比自序 / 244 附:春秋決事比目錄 / 246 升平分類讀史雅詩自序 / 247 干祿新書自序 / 248 太倉王中堂奏疏書后 / 250 識某大令集尾 / 251 書湯海秋詩集后 / 253 題白石山館詩 / 253 跋王百谷詩文稿 / 254 跋少作 / 255 跋破戒草 / 255 最錄尚書古文序?qū)懚ū?/ 256 最錄古經(jīng)群書 / 258 最錄穆天子傳 / 259 最錄列子 / 260 最錄司馬法 / 261 最錄易緯是類謀遺文 / 262 最錄尚書考靈耀遺文 / 262 最錄春秋元命苞遺文 / 263 最錄漢舊儀 / 263 最錄漢官儀 / 264 最錄漢詩三種 / 264 最錄急就 / 266 最錄中論 / 266 最錄歸心篇 / 267 最錄李白集 / 267 最錄南唐五百字 / 268 最錄平定羅剎方略 / 269 最錄邦畿水利圖說 / 270 最錄西藏志 / 271 最錄段先生定本許氏說文 / 271 第四輯 / 274 說宗彝 / 274 說 / 275 說刻石 / 277 說碑 / 278 說衛(wèi)公虎大敦 / 278 說印 / 280 商周彝器文錄序 / 280 金壇方言小記 / 281 說文段注札記 / 282 江沅后敘 / 292 秦漢石刻文錄序 / 292 自晉迄隋石刻文錄序 / 293 漢器文錄序 / 294 鏡錄序 / 295 瓦錄序 / 295 兩齊侯壺釋文 / 296 附:齊侯罍釋文 / 297 跋商仲尊 / 298 跋周癸豐觚 / 299 跋商內(nèi)言卣 / 299 跋商七月爵 / 300 跋周睘卣 / 300 跋周卣 / 301 跋周父癸角一 / 301 跋周父癸角二 / 302 跋周師敦 / 302 跋周伯箕父簠 / 303 跋韓侯白鼎 / 303 跋周兵史鼎 / 304 跋周冏鼎 / 305 跋周晉姬鬲 / 305 跋周宵旅彝 / 306 跋周兮中鐘 / 306 跋周虢叔編鐘 / 306 秦天禽四首鏡拓題字 / 307 跋明拓石鼓殘本 / 307 宋拓孤本漢婁壽碑跋尾 / 308 秦泰山刻石殘字跋尾 / 308 書張子絜大令所藏玲瓏山館本華山碑跋后 / 309 跋宋拓本裴岑紀功碑 / 310 跋北齊蘭陵王碑 / 310 上清真人碑書后 / 311 跋張司直從申元靖先生碑 / 312 跋浯溪題名殘刻 / 312 跋宋拓蘭亭定武本 / 313 重摹宋刻洛神賦九行跋尾 / 313 跋唐人臨晉本黃庭經(jīng) / 314 跋十三行白玉本 / 315 書蘇軾題臨皋亭子帖后 / 315 跋某帖后 / 316 跋趙文敏小真書赤壁賦 / 316 書文衡山小真書諸葛亮出師表后 / 317 跋傅征君書冊 / 317 第五輯 / 319 擬進上蒙古圖志表文 / 319 擬上今方言表 / 322 上鎮(zhèn)守吐魯番領(lǐng)隊大臣寶公書 / 323 上國史館總裁提調(diào)總纂書 / 326 上大學(xué)士書 / 333 在禮曹日與堂上官論事書 / 341 與番舶求日本佚書書 / 344 答人問關(guān)內(nèi)侯 / 345 答人求墓銘書 / 346 與徽州府志局纂修諸子書 / 347 附:復(fù)札 / 349 與人箋一 / 350 與人箋二 / 351 與人箋三 / 351 與人箋四 / 352 與人箋五 / 352 與人箋六 / 353 與人箋七 / 354 與人箋八 / 355 與人箋九 / 355 與人箋十 / 357 與江居士箋 / 359 與徐廉峰書 / 360 與陳博士箋 / 360 與江子屏箋 / 361 與吳虹生書一 / 362 與吳虹生書二 / 363 與吳虹生書三 / 364 與吳虹生書四 / 364 與吳虹生書五 / 365 與吳虹生書六 / 365 與吳虹生書七 / 366 與吳虹生書八 / 366 與吳虹生書九 / 367 與吳虹生書十 / 367 與吳虹生書十一 / 367 與吳虹生書十二 / 369 與何子貞書 / 370 附:復(fù)箋 / 370 與秦敦夫書 / 371 論京北可居狀 / 371 第六輯 / 373 正譯第一 / 373 正譯第二 / 374 正譯第三 / 374 正譯第四 / 375 正譯第五 / 376 正譯第六 / 378 正譯第七 / 378 妙法蓮華經(jīng)四十二問 / 379 中不立境論 / 387 法性即佛性論 / 388 以天臺宗修凈土偈 / 389 五重證義 / 390 釋二門三點同異 / 391 二十三祖二十七祖同異 / 392 簡煉法 / 393 定庵觀儀 / 393 通明觀科判 / 394 南岳大師大乘止觀科判 / 396 六妙門科判 / 398 重輯六妙門序 / 398 支那古德遺書序 / 400 重刊圓覺經(jīng)略疏后序 / 402 助刊圓覺經(jīng)略疏愿文 / 403 國清百錄序 / 404 禮龍樹齋結(jié)鬘都序 / 405 為龍泉寺募造藏經(jīng)樓啟 / 406 誦得生凈土陀羅尼記數(shù)簿書后 / 408 發(fā)大心文 / 409 知歸子贊 / 413 南岳大師像贊 / 414 雙非雙亦門頌 / 415 附:重定雙非雙亦門頌一首 / 416 最錄八識規(guī)矩頌 / 417 最錄三千有門頌 / 418 最錄七佛偈 / 418 最錄達摩大師說四行 / 419 最錄壇經(jīng) / 420 最錄大乘止觀 / 420 最錄禪波羅蜜門 / 421 最錄覺意三昧 / 422 最錄四念處 / 422 最錄法界觀 / 423 最錄原人論 / 423 最錄禪源諸詮 / 424 最錄永嘉集 / 424 最錄黃檗大師傳心法要 / 425 最錄念佛三昧寶王論 / 426 最錄金剛錍 / 426 最錄天臺傳佛心印記 / 426 最錄神不滅論 / 427 第七輯 / 429 水仙華賦 / 429 燕昭王求仙臺賦 / 430 哀忍之華 / 431 別辛丈人文 / 432 戒將歸文 / 432 皇朝碩輔頌二十一首 / 433 天琴頌 / 434 寫神思銘 / 435 黃山銘 / 435 紙冢銘 / 436 定庵七銘 / 436 金釧銘 / 437 定庵八箴 / 437 石言 / 439 第八輯 / 441 語錄 / 441 第十輯 / 459 己亥雜詩 / 459 附錄某生與友人書 / 469 盛世危言 導(dǎo)讀 / 492 商務(wù)二 / 494 商務(wù)三 / 497 商務(wù)五 / 501 商船下 / 505 開礦上 / 511 開礦下 / 517 電報 / 521 鑄銀 / 524 紡織 / 530 船政 / 534 火器 / 537 盛世危言后編 / 544 上晉撫胡靳生中丞條陳 / 544 古史鉤沉論一 朱刻本題《覘恥》。 龔自珍曰:史氏之書有之曰:霸天下之孫,中葉之主,其力一本“力”作“才”。弱,其志文,其聰明下,其財少,未嘗不周求禮義廉恥之士,厚其貌,嫗其言,則或求之而應(yīng),則或求之而不應(yīng),則必視一本“視”作“示”。祖之號令以差。史氏之書又有之:昔者霸天下之氏,稱祖之廟,其力一本“力”作“才”。強,其志武,其聰明上,其財多,未嘗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號令,去人之恥,以嵩一本“嵩”作“崇”。高其身;一人為剛,萬夫為柔,以大便其有力一本“力”作“才”。強武;而胤一本“胤”作“允”。孫乃不可長,乃誹,乃怨,乃責(zé)問,其臣乃辱。榮之亢,辱之始也;辨之亢,誹之始也;使之便,任法之便,責(zé)問之始也。氣者,恥之外也;恥者,氣之內(nèi)也。溫而文,王者之言也;惕而讓,王者之行也;言文而行讓,王者之所以養(yǎng)人氣也。籀其府焉,徘徊其鐘簴焉,大都積百年之力,以震蕩摧鋤天下之廉恥;既殄、既狝、既夷,顧乃席虎視之余蔭;一旦責(zé)有氣于臣,不亦暮乎! ——《定庵續(xù)集》 古史鉤沉論二 又題《尊史二》,或題《尊史》。 龔自珍曰:一本無“龔自珍曰”四字。周之世官句①大者史。史之外無有語言焉;史之外無有文字焉;史之外無人倫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殷紂時,其史尹摯抱籍以歸于周;周之 初,始為是官者,佚是也。周公、召公、太公,既勞周室,改質(zhì)家躋于文家,置太史。史于百官,莫不有聯(lián)事,三宅之事,佚貳之,謂之四圣。蓋微夫上圣叡美,其孰任治是官也?是故儒者言六經(jīng),經(jīng)之名,周之東有之。夫六經(jīng)者,周史之宗子也。《易》也者,卜筮之史也;《書》也者,記言之史也;《春秋》也者,記動之史也;《風(fēng)》也者,史所采于民,而編之竹帛,付之司樂者也!堆拧贰俄灐芬舱,史所采于士大夫也。《禮》也者,一代之律令,史職藏之故府,而時以詔王者也。小學(xué)也者,外史達之四方,瞽史諭之賓客之所為也。今夫宗伯雖掌禮,禮不可以口舌存,儒者得之史,非得之宗伯;樂雖司樂掌之,樂不可以口耳存,儒者得之史,非得之司樂。故曰:五經(jīng)者,周史之大宗也。孔子歿,七十子不見用,衰世著書之徒,蜂出泉流,漢氏校錄,撮為諸子,諸子也者,周史之小宗也。故夫道家者流,言稱辛甲、老聃;墨家者流,言稱尹佚;辛甲、尹佚官皆史,聃一本“聃”下有“之官”二字。實為柱下史。若道家,若農(nóng)家,若雜家,若陰陽家,若兵,若術(shù)數(shù),若方技,其言皆稱神農(nóng)、黃帝。神農(nóng)、黃帝之書,又周史所職藏,所謂三皇、五帝之書者是也。老于禍福,熟于成敗,絜一本“絜”作“挈”。萬事之盈虛,窺至人之無競,名曰任照之史,宜為道家祖。綜于天時、明于大政,考夏時之等,以定民天,名曰任天之史,宜為農(nóng)家祖。左執(zhí)繩墨,右執(zhí)規(guī)矩,篤信一本“信”作“謹”。謙守,以待彈射,不使王枋弛,一本“弛”作“陁”。不使諸侯驕上,名曰任約劑之史,宜為法家祖。博觀群言,既跡其所終始,又跡其所出入,不蒙一物之譏,不受諸侯蹈抵,使王政不清,庶物奸生,名曰任名之史,宜為名家祖。臚引群術(shù),愛古聚道,謙讓不敢刪定,整齊以待能者,名曰任文之史,宜為雜家祖。窺于道之大原,識于吉兇之端,明王事之貴因,一呼一吸,因事納諫,比物假事,不辭矯誣之刑,史之任諱惡者,于材最為下也,宜為陰陽家祖。近文章,妙語言,割榮以任簡,養(yǎng)怒以積辨,名曰任喻之史,宜為縱橫家祖。抱大禹之訓(xùn),矯周文之偏,守而不戰(zhàn),儉而不奪人,一本無“人”字。名曰任本之史,宜為墨家祖。五廟以觀怪,地天以觀通,六合之際,無所不儲,一本“儲”下有“無所不語”四字。謂之一本“謂之”作“名曰”。任教之史,宜為小說家祖。劉向云:道家及術(shù)數(shù)家出于史,不云余家出于史。此知五緯、二十八宿異度,而不知其皆系于天也;知江河異味,而不知皆麗于地也。故曰:諸子也者,周史之支孽小宗也。夏之亡也,孔子曰:“文獻不足征。”傷夏史之一本“史之”作“之史”。亡也。殷之亡,一本“亡”下有“也孔子”三字。曰:“文獻宋不足征。”傷殷史之一本“史之”作“之史”。亡也。周之東也,孔子曰:“天子失官!眰苤吠鲆。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一本“之”下有“人”字。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周之東,其史官大罪四,小罪四,其大功三,小功三。帝魁以前,書莫備焉,郯之君知之,楚之左史知之,周史不能存亡,故傳者不雅馴,而雅馴者不傳,謂之大罪一。正考父得商之名頌十二于周,百年之間亡其七,太師亡其聲弦焉,太史又亡其簡編焉,謂之大罪二。周之《雅》《頌》,義逸而荒,人逸而名亡,瞽所獻,燕享所歌,大抵斷章,作者之初指不在,瞀儒序《詩》,以斷章為初指,以諷諫為本義,以歌者為作者,一本“者”下有“三者”二字。史不能宣而明,謂之大罪三。有黃帝歷,有顓頊歷,有夏歷,有商歷,有周歷,有魯歷,有列國歷,七者,周天子不能同,列國赴告,各步其功,告朔怠終,乃亂而弗從;周享國久,八百余祀,歷敝不改,是以失禮,一本“禮”作“理”。是失官之大者,謂之大罪四。古之王者存三統(tǒng),國有大疑,匪一祖是師,于夏于商,是參是謀;今《連山歸藏》亡矣,三《易》弗具,孔子卒得坤乾于宋,亦弗得于周,史之小罪一。列國小學(xué)不明,聲音混茫,各操其方,微孔子之雅言,古韻其亡乎!史之小罪二。夫史籀作大篆,非一本“非”下有“為”字。廢倉頡也;周史不肯存古文,文少而字乃多矣,象形指事,十存一本“存”作“有”。三四,形聲相孳,千萬并起,古今困之;孔壁既彰,蝌斗煌煌,匪籀而倉,蓋憲章者文、武,而匪憲章宣王,史之小罪三。列國展禽、觀射父之徒,能言先王命祀,而周史儋乃附萇弘為神怪之言,不能修明,巫覡祝宗,不能共鬼神,燕昭、秦皇,淫祀漸興,儋、弘階之,妖孽是征,史之小罪四。帝魁以降,百篇權(quán)輿,孔子削之,十倍是儲,雖頗闕不具,資糧有余,史之大功一?鬃优c左邱明乘以如周,獲百二十國之書,夫而后《春秋》作也,史之大功二。冠昏之殺,喪祭一本“喪祭”作“器服”。之等,大夫士之曲儀,咸一本“咸”作“或”。以為數(shù);夫舍數(shù)而言義,吾未之信也,故十七篇之完,亦危而完者也,史之大功三。周之時有推步之方,有占譣之學(xué),其步疏,其占密,天官有書,先臣是傳,唐都、甘公,一本“公”作“石”。爰及談遷,是跡是宣,史之小功一。史秩一本“秩”作“佚”。下大夫,商高大夫,官必史也;自高以來,疇人守之,九章九數(shù),幸而完,史之小功二。吾韙彼奠世系一本“系”作“系”。者,能奠能守,有歷譜牒,有世本,竹帛咸舊,是故仲尼之徒,亦著《帝系姓》,后千余歲,江介之都,夸族之一本“之”作“始”。甚,史之小功三。夫功罪之際,存亡之會也,絕續(xù)之交也。天生孔子不后周,不先周也,存亡續(xù)絕,俾樞紐也。史有其官而亡其人,有其籍而亡其統(tǒng),史統(tǒng)替夷,一本“夷”下有“故”字?捉y(tǒng)修也,史無孔,雖美何待?孔無史,雖圣曷庸?由斯以譚,罪大亦可掩,功大亦可蒙也?纂m歿,七十子雖不見用,王者之跡雖息,周歷不為不多,數(shù)不為不躋,府藏不為不富,沈敏辨異之士,不為不生,緒言緒行之跡,不為不竢,莊周隱于楚,墨翟傲于宋,孟軻端一本“端”作“瑞”。于齊、梁,公孫龍嘩于齊、趙之間,荀況廢于道路,屈原淫于波濤,可謂有人矣!然而圣智不同材,典型不同國,擇言不同師,擇行不同志,擇名不同急,擇悲不同感,天吝材,材吝志,志吝器,器吝情,情吝名,名吝祖。夫周,自我史佚、辛甲、史籀、史聃、史伯而后,無聞人焉,魯自史克、史邱明而后,無聞人焉,此失其材也。七十子之徒,不之周而之列國,此失其志也。不以孔子之所憑藉者憑藉,此失其器也。三尺童子,瞀儒小生。稱為儒者流則喜,稱為群流則慍,此失其情也。號為治經(jīng)則道尊,號為學(xué)史則道詘,此失其名也。知孔氏之圣,而不知周公、史佚之圣,此失其祖也。夢夢我思之,如有一介故老,攘臂河洛,憫周之將亡也,與典籍之將失守也,搜三十王之右史,拾不傳之名氏,補詩書之隙罅,逸于后之剔鐘彝以求之者。以超一本“超”作“越”。辰之法,穮一本“穮”作“標”。不顯之年月,定歲名之所在,逸于后之布七歷以求之者。為禮家之儒,為小節(jié)之師,為考訂之大宗,逸于后之彌縫同異以求之者。明象形,說指事,不比形聲,不譚孳生,雅本音,明本義,逸于后之據(jù)引申一本無“引申”二字。假借以求之者。本立政,作周官,述周法,正封建之里數(shù),逸于后之雜真?zhèn)我郧笾。誦《詩》三百,篇綱于義,義綱于人,人綱于紀年,明著竹帛,逸于后之據(jù)斷章升諫一本無“升諫”二字。以求之者。嗚呼!周道不可得而見矣,階孔子之道求周道,得其憲章文、武者何事?夢周公者何心、吾從周者何學(xué),逸于后之一本下有“侈道學(xué)”三字。譚性命以求之者。辭七逸而不居,負六失而不恤,自珍于大道不敢承,抑萬一一本無“萬一”二字。幸而生其世,則愿為其人歟!愿為其人歟! ——《定庵續(xù)集》 【注 釋】 ① 成都局刻本,據(jù)高洗凡所藏稿本,無“龔自珍曰”首句;“周之世官”句下,側(cè)注一“句”字,蓋恐人誤讀,此為諸本所無。 古史鉤沉論三 朱刻本題《志寫定群經(jīng)》。 龔自珍曰:予大懼后世益不見《易》《書》《詩》《春秋》。李銳、陳奐、江藩,友朋之賢者也,皆語自珍曰:曷一本“曷”作“盍”。不寫定《易》《書》《詩》《春秋》?方讀百家,好雜家之言,未暇也。內(nèi)閣先正姚先生①語自珍曰:曷不寫定《易》《書》《詩》《春秋》?又有事天地東西南北之學(xué),未暇也。嗚呼!姬周之衰,七十子之三四傳,或口稱《易》《書》《詩》《春秋》,不皆著竹帛,故《易》《書》《詩》《春秋》之文多異。漢定天下,立群師,一本“師”下有“師”字。置群弟子,利祿之門,爭以異文起其家,故《易》《書》《詩》《春秋》之文多異。然而文、武之文,非史籀之孳也。史籀之孳,孔子一本“子”作“氏”。之雅言,又非漢廷之竹帛也。漢之徒隸寫官,譯形借聲,皆起而與圣者并有權(quán)。然而竹帛廢,契木起,斠??者不作,凡契令工匠胥史學(xué)徒,又皆起而與圣者并有權(quán),圣人所雅言益微。悲夫,悲夫!將欲更定姬周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圣,其孰當之?將欲更漢氏也,群師互有短長,非深于義訓(xùn),勇于割聞?wù),不一本“不”作“弗”。能也。無已,則我所欲糾虔,姑在夫引書變?yōu)橥綍H乎?以與漢寫官爭;姑在夫竹帛變契木之際乎?以與后世之契令工匠胥史爭;所據(jù)者皆賤,所革者功不大,小賢勉而能為之,庶幾其遂為之,勇改三百字。鬼不相予,乃又言曰:是不足為!今夫《易》《書》《詩》②《春秋》之文,十五用假借焉,其本字蓋罕矣。我將盡求其本字,然而所肄者孤,漢師之泛見雅記者闕;孤則不樂從,闕則不具,以不樂從之心,采不具之儲,聚而察之,能灼然知孰為正字?孰為假借?一本無“借”字。固不能以富矣。諸師籍一本“籍”作“藉”。令完具,其于七十子之所請益,倉頡、史籀之故,孔子之所雅言,又不知果在否焉。則足以慰好學(xué)臚古者之志,終無以慰吾擇于一之志。且吾之始猖狂也,憾姬周之末一本“末”下有“之”字。多岐,憾一本“憾”字作“感”。漢博士師弟子之多岐;今也不然,憾一本“憾”字作“感”。漢寫官之弗廣,憾一本“憾”字作“感”。契木之初之不廣,憾一本“憾”字作“感”。兵燹之不祐,憾一本“憾”字作“感”。俗士之疏而弗嗜古,無以俟予;予所憾,日益下,恧如何,恧如何。龔自珍歲為此言,且十稔,卒不能寫定《易》《書》《詩》《春秋》。生同世,又同志,寫定者:王引之、顧廣圻、李銳、江藩、陳奐、劉逢祿、莊綬甲。 ——《定庵續(xù)集》 【注 釋】 ① 姚學(xué)塽,字鏡堂,歸安人。官兵部郎中。著《姚兵部詩文集》。 ② 祝心淵手校本眉批:“‘今夫《詩》《書》《春秋》之文。’吳刻本《書》《詩》兩字倒置,誤。” 古史鉤沉論四 朱刻本題《賓賓》。 王者,正朔用三代,樂備六代,禮備四代,書體載籍備百代,夫是以賓賓。賓也者,三代共尊之而不遺也。夫五行不再當令,一姓不再產(chǎn)圣。興王圣智矣,其開國同姓魁杰壽耉,易盡也。賓也者,異姓之圣智魁杰壽耉也。其言曰:臣之籍,外臣也;燕私之游不從,宮庫之藏不問,世及之恩不預(yù),一本“預(yù)”作“與”。同姓之獄不鞫,北面事人主,而不任叱咄奔走,捍難御侮,而不死私仇。是故進中禮,退中道,長子孫中儒,學(xué)中史。王者于是一本“是”下有“乎”字。芳香其情以下之。玲瓏一本“玲瓏”作“瓏玲”。其誥令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