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葉總關情:揚州八怪》一書描繪了清代活躍于揚州地區(qū)的八位風格桕近的畫家形象,通過對他們生平事跡的描述,將八位大家不隨時俗的氣度和特立高標的品行星現(xiàn)給了讀者。文字優(yōu)美,結構嚴謹,適合大眾讀者閱讀。
第一章 我今不肯從人法,寫出龍須鳳尾來——鄭板橋傳
第一節(jié) 成長經歷
第二節(jié) 外面的世界
第三節(jié) 仕途征程
第四節(jié) 為官經歷
第五節(jié) 為官不易
第六節(jié) 宦海歸來的晚年生活
第二章 三朝老民,終身布衣——金農傳
第一節(jié) 青年才俊
第二節(jié) 漫游四方
第三節(jié) 揚州老畫師
第三章 兩革科名一貶官——李鮮傳
第一節(jié) 少年得志
第二節(jié) 入值皇室,匹馬離京
第三節(jié) 浪跡江湖歸又去
第四節(jié) 為官兩余載,來去何匆匆
第五節(jié) 薄宦歸來
第四章 知我平生清苦癖,清愛梅花苦愛茶——汪士慎傳
第一節(jié) 科場失意
第二節(jié) 茶仙居揚
第三節(jié) 畫梅圣手的晚年
第五章 秋山明凈人共尊——高翔傳
第六章 清貧一世,漂泊半生——黃慎傳
第一節(jié) 青年畫師的成長
第二節(jié) 惟見邗溝外,垂楊翠可親
第七章 波濤宦海幾飄蓬,借園終日賣梅花——李方膺傳
第一節(jié) 父子銜恩遭際殊
第二節(jié) 波濤宦海幾飄蓬
第三節(jié) 借園終日賣梅花
第八章 五分人才,五分鬼才——羅聘傳
第一節(jié) 揚州新秀
第二節(jié) 北上京師
第三節(jié) 晚年得意
《一枝一葉總關情:揚州八怪》:
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三朝有禮佛之舉。順治曾自云前身是僧,取號“行癡”,曾經數(shù)次表示出家,以示虔誠對佛之心;康熙一生奉佛,為寺廟題寫匾額樂此不疲,所拜名剎古寺遍及大江南北。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曾經在揚州召見石濤和尚,石濤作詩表達了對圣上的感激之情;雍正以熟諳佛理自詡。所以當時社會上參禪奉佛之風尤盛,清初揚州廟宇多達200多處,而寺廟里也是香火鼎盛,有時也養(yǎng)些窮書生。鄭板橋曾自署“板橋居士”,一生與和尚、方外之士交往密切。流落佛門寺宇中的他曾戲稱自己是“乞食山僧廟”。
揚州經濟繁榮,文化氛圍濃厚,文入云集,巨商大賈附庸風雅,小商小販也不惜重金求購名家字畫聯(lián)匾,裝點門面,書畫需求量隨之不斷增加,這些元素也推動了繪畫藝術的商品化。這時的揚州書畫市場魚龍混雜是難免的,名家名作受人追捧,無名小卒的畫作自然是無人問津,而鄭板橋的作品就屬于后者,不登大雅之堂,畫壇這池“深水”中,他就是只小蝦米。當時的揚州書畫可以說是深受石濤影響,這石濤就是前面提到的曾經為康熙皇帝召見的僧人。
石濤本名朱若極,乃朱元璋重孫靖江王的后裔。幼年時,適逢清軍入關,明朝危難之際,從小就流離失所,東躲西藏,被迫出家為僧,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他游走半生,大江南北皆是羈旅所經之地,晚年倦于漂泊,決定“孤鴻落葉下?lián)P州”,于是在揚州定居度過了人生最后的15年。
石濤在藝術領域獨樹一幟,與清廷欣賞的主流畫派截然不同,以至于正統(tǒng)派中堅力量“四王”之一的王原祁評價畫圣石濤時如是說:“海內丹青家不能盡識,而大江以南當推石濤為第一……”石濤聲譽日隆,潤筆價位很高,受邀出門作畫需要雇轎子接送。即便如此,石濤的畫作依然熱度不減,他的盛名籠罩著揚州畫壇。因此時人有“八大開江西,石濤開揚州”之說。
也正是石濤這樣劍走偏鋒的革新者,才能突破所謂“崇尚摹古”的正統(tǒng)畫派的壓制,提出“筆墨當隨時代”、“我自用我法”的見解,成為不拘一格的揚州畫派的開創(chuàng)者。
揚州不似北京、南京等城市那樣政治氣息濃郁,文藝方面的正統(tǒng)主流勢力強大,這里新生觀念相互碰撞,人們的思想相對開放,表現(xiàn)在書畫上就是大膽創(chuàng)新,絕不因循守舊,而買主的品位更是干奇百怪,難以捉摸,總之是越不平常的畫越受歡迎。而眾買家也不再是唯求買貴的多金冤大頭,他們其中很多人都是所謂的“儒商”,對書畫作品有一定甚至較高鑒別能力,板橋畢竟不夠資歷被入推上書畫市場的風口,其作品也委實難以稱作上乘佳品,所以處境艱難也是理所當然的。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這是板橋回憶起在揚州的落魄所詠嘆的詩句。當然魚龍混雜的情況在買家中更是司空見慣,有些不太懂行的富人為了標新立異、突顯自我品位,往往提出一些不可理喻的要求,也因此鬧出了很多笑話。
據(jù)丁家桐、朱福炷所著《揚州八怪傳》記載:有暴發(fā)戶弟兄三人要板橋寫塊匾,為新砌的華堂題名,但是態(tài)度十分倨傲。鄭板橋受氣,但不好發(fā)作,給他們寫了個“竹苞堂”,“苞”的上端,用隸法寫了個“帥”字。三人得意地懸匾堂上,大宴賓客。飲宴中,有個明眼人說:“這匾上寫的,不是‘個個草包’嗎?”眾人細看,果然如此,惹得哄堂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