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獻夫(1485—1544),字叔賢,號西樵。明正德、嘉靖間人,以參與“大禮議”而顯貴,官至大學士,是嘉靖朝早期革新運動的主要當事者之一。其人亦為王陽明早期弟子!斗将I夫集》收入《西樵遺稿》、《古文周易傳義約說》兩種,前者為方獻夫詩文結集,后者為其易學著作,是研究方獻夫生平及其思想的主要資料。兩書分別以清康熙三十五年方
收錄并梳理梁從誡先生歷年來的隨筆,雜談以及訪談資料,更加全面地介紹梁從誡先生對文化,環(huán)保領域的理念和貢獻,讓讀者對梁從誡有更加客觀地認識與評價。
??本書為明代潮州具文獻價值的大型文選之一——《潮州耆舊集》的點校本,原書為清道光年間順德人、潮州府學教授馮奉初所輯,共37卷,收錄了明代宣德至明清鼎革兩百多年中潮州地區(qū)20家的著作。點校底本選用20世紀70年代末香港潮州會館影印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藏道光原刻本,道光原刻本?陛^精,且影印時又做了一些?薄|c校者花費十
“線裝中華國粹”系列精選流傳千年的中國古代國學名著,立足原文精髓,加以全面、細致、通俗易懂的解讀,幫助讀者更深入理解原著的精髓,使讀者輕松接受國學的熏陶,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感悟千年前先賢們的思想精華,并從中有所領悟和收獲。本系列共有20冊。
《批牘》是舊時高級官員對下級官員來文的批示公文。曾國藩寫作批牘的對象,有省級文職高官布政使以至道臺、太守與縣令、縣丞,有省級武職高官提督以至總兵、副將與參將、游擊,也有平民百姓、訟棍地痞;有的是軍紀督察,有的是官風糾察,有的是官德教導,有的是軍務指示,還有稅務征收、漕糧催繳以及洋務交涉、教案處置與海防籌劃。這里有經驗體
《曾國藩全集---文集》收錄了曾國藩的文稿、雜著、鳴原堂論文、孟子要略以及詩詞聯(lián)語、墓志銘、壽序。從為人、為官、為將等多方面介紹了曾國藩。從文集中收錄的內容,可以看出曾國藩居官做人,處處虛心體察,從細微處入手,有條不紊。其中雜著中收錄了一些曾國藩親自制訂的條規(guī)章程,這些內容既是考訂史實的絕佳史料,又是后人處理常務的良好
《要攬》包括功業(yè)、事略和年譜三個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曾國藩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家書》收錄了曾國藩從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寫給父母、兄弟、子女等的一千多封家書。家書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從修身養(yǎng)性到洞察對手,從戰(zhàn)勝絕境的膽略到培養(yǎng)與眾不同的氣質,從巧處人際關系到為官之道,從追求學識到養(yǎng)生經驗,可謂應有盡有,而且見解深刻,讀起來扣人心弦。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一部
宋育仁先生被譽為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是重慶維新運動倡導者。為使更多專家、學者深入研究利用宋育仁先生的著作,本書收集了宋育仁的相關作品,本書所收文獻分“《國學月刊》外的宋育仁著述”和“《國學月刊》中的宋育仁著述”兩大類,如此分類,主要著眼于以下考慮:《國學月刊》是宋育仁晚年與四川國學會同仁主編的刊物,其中宋育
《百柱堂全集(套裝上下冊)/荊楚文庫》為王柏心的詩文集,包括王氏生前曾刊行的《樞言》《子壽詩鈔》《漆室吟》《百柱堂詩稿》,和沒有刊行的《螺洲近稿》《文稿》《導江三議》《壬癸編》《甲乙編》等,由其門人在王氏逝世二十余年后重加編校而成。整理本為張俊綸據(jù)光緒十九年刻本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