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識途的老馬一樣,直奔他的目標(biāo)。他也不知道為什么他會那么熱愛這個《晚禱》,他來在它面前,站住了,那靜謐,從畫作中布滿晚霞的天空,從正在收獲的秋天的田野,從那低頭祈禱的年輕農(nóng)夫和農(nóng)婦的身上,穿透出來,氤氳、彌漫、擴(kuò)散,籠罩住了“大叔”的世界。那是多么莊嚴(yán)和神秘的靜謐,他想,是“靜謐”的靈魂。
《晚禱》收錄了蔣韻的中短篇代表作《琉璃》《水仙眼》《春生萬物》《心愛的樹》《晚禱》《行走的年代》。其中《心愛的樹》獲第四屆魯迅文學(xué)獎。
《晚禱》中的每篇文章凝聚著動人的真誠,彰顯著出眾的才情。蔣韻的小說人物命運(yùn)跌宕起伏,歷史跨度縱深感強(qiáng),文字古典、浪漫、優(yōu)美,且富于力度。閱讀她的作品,不啻是精神洗禮和藝術(shù)享受。
蔣韻,1954年生于太原,籍貫河南開封。山西省太原市文聯(lián)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隱秘盛開》《櫟樹的囚徒》《紅殤》《行走的年代》等,中短篇小說集《心愛的樹》《失傳的游戲》《完美的旅行》等,散文隨筆集《春天看羅丹》《悠長的邂逅》等。獲魯迅文學(xué)獎、趙樹理文學(xué)獎等獎項。
琉 璃/1
水仙眼/55
春生萬物/71
心愛的樹/89
晚 禱/154
行走的年代/218
琉璃
一表姐麗莎
1
海棠十六歲那年,去了一趟北京,在她二姨家住了一些日子。她二姨家在柳蔭街一座四合院里,離中國音樂學(xué)院不遠(yuǎn),表姐麗莎告訴她,說那里原先是一座王府。
那是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初葉,一九七〇年春天。離現(xiàn)在久遠(yuǎn)得如同傳說。
雖然,二姨家的四合院,早已變成了一座大雜院兒,前前后后住了不少人家,和她自己在龍城的家相差無幾,可那畢竟是偉大的北京啊!一抬頭,就能看見王府;一拐彎兒,不多遠(yuǎn)就是銀錠橋、后海……副食店里,有珍奇的芝麻醬賣;糧店里,大米白面也不是月月只供應(yīng)百分之三十,龍城哪里能比?還有,麻葉兒也不叫麻葉兒,叫“油條”,北京人在早晨吃“油條”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啊,在后來的歲月里,北京的早晨永遠(yuǎn)是和“油條”的香氣纏繞在一起的,讓她眼睛一陣濕潤。
幾十天后,海棠回到龍城,家里人發(fā)現(xiàn)了她的改變——她口音變了。海棠開始說京腔的“普通話”,拋棄了與她如影隨形十六年的龍城方言?墒撬目谝,真是怪得要命,又古怪又生硬。海棠是那種辨音力很差的人,這是她生來的缺陷,可她不知道。她努力地學(xué)說普通話,但每個字的發(fā)音都陰差陽錯地不在調(diào)兒上。她一開口,把家里人都嚇住了,愣怔好一會兒,突然哄堂大笑,幾乎笑岔氣。
“哈,學(xué)會‘撇京’了——”她弟妹們歡快地戲謔她。
她有些悲憫地、寬容地望著他們,她說:“小市民!”
這是從表姐那里學(xué)到的一個標(biāo)志性的詞匯。生長在胡同里的表姐,正在和一個京城大院兒里的男孩兒交往,是這個男孩兒讓表姐深刻地意識到了自己“小市民”的身份。他總是不經(jīng)意地提醒著表姐這一點(diǎn),他說:“麗莎,你讓我想起屠格涅夫的小說《貴族之家》……真奇怪,你怎么會叫這個名字?誰給你起的?”表姐是文藝青年,知道這話里的潛臺詞,她有些悲哀地回答說:“我該讓你想起契訶夫的小說才對,比如《跳來跳去的女人》,是不是呢?”海棠不知道屠格涅夫,也不知道契訶夫,他們的對話讓她一頭霧水,那是一些遙遠(yuǎn)的、和她的生活無關(guān)的事物,可是,多么文明,多么有趣和迷人,多么美!
表姐很漂亮,那是一種明媚嘹亮的漂亮,大嘴大眼,唇紅齒白,漂亮得一覽無余。而海棠則不同,海棠也是好看的,卻是小橋流水一樣有回味的好看。對這個小表妹,表姐是愛惜的,甚至,有些憐惜,海棠臨走前,她帶海棠去了一次“老莫”——莫斯科餐廳,請她吃了一頓西餐。她們面對面坐在高大如宮殿的餐廳里,聞著那種陌生食物的香氣,表姐忽然紅了眼圈兒,她溫柔地凝視著手里的刀叉,它們在迷離的燈光下有一種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不真實的明亮,表姐說道:
“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優(yōu)雅的生活……”
那是海棠生平第一次吃西餐,土豆沙拉、紅菜湯、罐燜牛肉、莫斯科烤魚,還有令她印象無限深刻的一種叫“黑森林”的蛋糕,銷魂而莊嚴(yán)的美味。不錯,那是一頓莊嚴(yán)的晚餐,有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似乎,是在和舊日的、以往的一切訣別。
一年多后,身在龍城的海棠聽說了表姐麗莎自殺的消息。她是在插隊的陜北切腕死的。原因很多,最要命的不用說是失戀:那個大院兒里的男孩兒參軍入伍,愛上了一個文工團(tuán)里拉小提琴的姑娘。他們,他和表姐之間的戀情,在他,也許只是蜻蜓點(diǎn)水,是一段插曲,而在表姐,則是她生命的全部希望和夢想,是她為之獻(xiàn)身的圖騰……海棠想起了莫斯科餐廳的送行,想起表姐的話,“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優(yōu)雅的生活……”表姐波光瀲滟的眼睛里的悲傷和莊嚴(yán),還有,那種寧死不屈的執(zhí)拗,此刻,讓知道了結(jié)局的海棠心痛如割。海棠在心里一遍一遍叫著她的表姐:“表姐呀!表姐呀!”卻不知道該說什么,因為,她比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看到了,她和表姐,是這樣的相似。
2
那時,海棠已經(jīng)在河灘的磚窯上做工了。從前,窯上背窯推坯的,大多是從五臺、定襄一帶招來的農(nóng)村合同工,或是無業(yè)游民。招收城里的年輕人,“社會青年”,是這幾年的事。河灘上,百八十號人,各有各的口音,五臺話、定襄話、南郊北郊話,以及純正的龍城方言,五花八門,就是鮮有人說“普通話”。
所以,海棠很孤獨(dú)。
起初,她就像一個笑料,走到哪兒,人家笑到哪。她一開口,人人臉上一片愕然;她一轉(zhuǎn)身,竊笑的、哄笑的,驟然而起。人們捧著肚皮,“哎喲——哎喲——”笑得直不起腰?瘫⌒┑,在身后模仿著她的口音,夸張著它的南腔北調(diào)和不準(zhǔn)確,夸張著它的古怪:“你呲(吃)得剩饃(什么)飯?”她也因此得了一個外號——“撇京”,簡稱為“老撇”。起初是在背后叫,叫著叫著,就叫到了她臉前,漸漸地,她的本名海棠,倒不大被人提起了。
可是,她不放棄。海棠不放棄。
她坦然又辛酸地堅持著,努力使自己的發(fā)音變得準(zhǔn)確一些,每晚下班回來,她堅持收聽半導(dǎo)體里的廣播,學(xué)習(xí)著、模仿著播音員的腔調(diào)。不能說沒有效果,有了一些改變,明顯的改變,但仍舊是荒腔走板的,就像五音不全的人唱歌,那其實是無法戰(zhàn)勝的。她和自己與生俱來的缺陷斗爭著,不屈不撓。那些譏笑、嘲諷、挖苦,她覺得,那就是她命運(yùn)的一部分,那是她的人生。
那是她從“小市民”的人生中掙脫而出的代價。也是她對表姐麗莎,那個與屠格涅夫小說的女主角同名的姑娘永遠(yuǎn)的紀(jì)念。
其實,在河灘上,會“撇京”說“普通話”的,還有一個人,劉耘生。
劉耘生是在校園里長大的孩子,他父親是一所學(xué)院里的教授,母親則是校醫(yī)院里的校醫(yī)。這種家境的孩子,流落到了河灘上的磚窯,做一個風(fēng)吹日曬的苦力——推坯工,也算是公子落難了。而一個落難的公子“撇京腔”,人人都覺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何況,他的普通話,聽來跟廣播里的播音員相差無幾。
然而,在河灘這片方言的海洋里,劉耘生卻漸漸感到了自己的“普通話”既孤苦伶仃又軟弱無力,它在粗暴的、粗糙的、毫無修飾的生活面前顯得蒼白和沒有表情。看來它是一種嫌貧愛富的語言,他有些自嘲地這樣想。這是他放棄它的原因,改說龍城方言。他的龍城方言自然不很地道,摻雜著普通話學(xué)生腔和書面語的痕跡,但,他在努力吸收和學(xué)習(xí)。
他推著沉重的坯車,從機(jī)房門口的長坡道上呼嘯著沖向姑娘們的坯行,千斤重的坯車,在年輕的、熟諳技巧的推坯工手中,竟有一種壯麗而輕盈的飛翔感。他如同一只大鳥一樣飛翔而下,超過了前頭的車輛,回頭對人家咧嘴一笑,潔白的牙齒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色映襯出了某種凜冽的耀目。他用龍城方言說道:“嗨!斷(追)你了!”這種時候,他覺得內(nèi)心有一種酸楚而歹毒的快樂,他在心里對自己說道:“劉耘生,你干得不錯!
就在他能夠熟練地駕馭這個城市的方言的時候,他遇上了海棠。
那年,他二十二歲。
3
河灘叫澗河灘。澗河,是夾在山澗中的一條河流、山溪,聽來幾乎不算一個正式的名字。
山叫東山,在他們這個多山的省份,不清楚東山究竟屬于什么山脈,也沒有人想弄清楚。澗河從東山上奔流而下,沖刷出一條深深的河槽。只不過,如今這河槽里,流淌的不再是山水,而是大大小小的石頭。澗河如今是一條干涸的、石頭的河流。
他們的廠,就守著這條枯河,綿延著。河灘上,十幾座磚窯,河槽里,十幾座石灰窯,溯河而上,東山上,則是他們的采石場。從前,這廠,叫“白灰社”,現(xiàn)在,壯大了,有了一個以“廠”命名的名字,有了規(guī)模,來了新工人,是城里的年輕人,騎著自行車,呼嘯著來,呼嘯著走。河灘熱鬧起來,有了喧騰的氣味,青春的氣味。
和東山遙遙相對的,則是西山。西山也有他們的人馬,為電石廠采石。起初,劉耘生他們這一批城里招來的新工人,百十號年輕人,都聚集在西山上,吃大鍋飯,睡大通鋪,朝夕在一起。那似乎是一段光輝歲月,有著嘯聚山林的那種不羈和熱鬧。年輕人聚集的地方,自然是生長故事的,于是,就有了“四大美人”,有了“八大金剛”,有了一段一段戀情,有了悲歡離合,有了茂盛的逸聞和傳說。
一年多后,他們的廠和電石廠解約,百十號年輕人被重新安置,沿著一條澗河流散開來。有人到了磚窯,有人到了灰窯,有人去做麻刀,有人則到東山上開山。西山上的“光輝歲月”,風(fēng)流云散,但那些故事,卻沿著一條澗河,流傳開來。故事越傳越夸張,越傳越演義,不再真實,卻使后來者如海棠們,心生羨慕,覺得自己錯過了一段迷人的好時光。
常常有人向劉耘生求證某件傳聞的真?zhèn)。劉耘生差不多總是回答:“你說那件事?當(dāng)然是真的!”言之鑿鑿。然后就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從頭講起。他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尋常的一件事,他娓娓道來,就像一朵花,毫不張揚(yáng)地在夜色中慢慢舒展,然后出其不意地給你一個驚艷的結(jié)局。在所有的聽眾中,劉耘生注意到了一個人,一雙眼睛,那是一雙姑娘的眼睛,當(dāng)這雙眼睛全神貫注凝望著劉耘生的時候,劉耘生覺得,這姑娘身體深處,似乎有一種吸納聲音的神秘的力量。
有一天,午后,突然下起了雷雨。那天海棠的坯行,在遠(yuǎn)離車道的僻靜地方,她讓搭檔燕子先去躲雨,自己用草墊葦簾苫好新碼起的磚坯,冒雨跑進(jìn)最遠(yuǎn)處磚窯的窯道里時,身上已經(jīng)淋濕了。她摘下破草帽抬頭,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人站在那里了。
是劉耘生。
劉耘生挪挪身子,讓她站定。他們并排站在窄窄的窯道里,看雨。雨越下越大,此刻,坯場上一陣忙亂的歡騰之后,不見了人跡。轟鳴的機(jī)器聲停息了,白茫茫的雨中,河灘突然變得靜謐。那靜謐是溫柔的,一種遼闊而肅穆的溫柔,從蜿蜒的、被炸藥炸成殘疾的山坡,從那些點(diǎn)火和沒有點(diǎn)火的磚窯,從一排排遮蓋著葦簾的坯行、零星的野草和方圓多少里唯一的那棵楊樹上,彌散開來,使它們擁有了某種新鮮的、安寧的表情。
“這雨真大,”劉耘生突然開口說了一句,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和海棠搭話,“好雨啊!
“是好雨,”海棠覺得自己有義務(wù)回答,“下它個七天七夜才好!
“你可真貪心!眲⒃派旎畹卣f。
他們都笑了。
他們都盼下雨,他們盼下雨比童年時盼過年還要心切,就像大旱之年一個真正的農(nóng)人盼望甘霖。下雨是他們的節(jié)日,可以擺脫苦役似的勞作,可以不干活又掙錢。河灘上的男男女女,人人都會抬頭辨云,看它的走向,人人都會說那幾句民諺,“云往東,一場空;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南,大水漂起船”之類。
“這要在西山上,這么大的雨,能看到汾河漲水。”劉耘生望著白茫茫的雨霧,這么說。
“你很想西山吧?”海棠突然轉(zhuǎn)過臉來,望著他。
他點(diǎn)起了一支煙卷兒,是那種褐色的、味道極其濃烈的劣質(zhì)卷煙,他吐出一口煙霧,煙霧遮住了他的眼睛。
“我恨西山,”他平靜地,但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我也恨這里!
海棠愣了一下,慢慢濕了眼睛。不是因為他話的內(nèi)容,而是那聲腔:他用“普通話”回答了海棠。他用他熟悉的、熟練的、母語似的普通話回答了這個姑娘。多少日子以來,在這片酷烈的河灘上,海棠不屈不撓、荒腔走板的“普通話”是多么悲傷和孤獨(dú),它就像孤魂野鬼一樣獨(dú)自游蕩,像喪偶的大雁一樣被雁群拋棄,形單影只,傷痕累累……此刻,他的普通話,京腔,竟讓她生出一種故鄉(xiāng)的感覺,就像一個游子萬里奔波之后終于看見了家鄉(xiāng)的土地、山川、河流。她眼熱鼻酸,她想,原來你藏在這里,原來你在這里等著我……
雨仍然在下,白茫茫的,一種隱秘的歡騰在雨中彌漫著,那是正在生長的野草、新鮮的黃土,以及麥秸草墊和葦簾散發(fā)出的生命的氣味,清香的氣味,原來,在大雨洗去人的氣味和痕跡之后,河灘竟然是美好的。
4
那是一個默契。從此,只要他們兩人在一起,劉耘生就只說普通話。
從前,革命者憑著《國際歌》尋找自己的同志,而海棠,則是憑普通話。
和十六歲時那個什么都不懂的海棠相比,如今的她,變了很多。她努力學(xué)做一個文藝青年。表姐麗莎是她的啟蒙者,指引她走上了“文藝青年”這條小布爾喬亞的道路。如今,契訶夫、屠格涅夫,再也不是讓她一頭霧水毫不相干的名字,她讀了不少他們的小說,愛上了那些故事中美麗的女人。普天下,文藝青年千千萬萬,那差不多是一種青春期的流行病,可不知為什么,她這個“文藝青年”,卻給人一種慘烈的感覺,她慘烈地愛著那些所謂“優(yōu)雅的事物”,也許,是因為,表姐麗莎年輕而濃郁的鮮血是它們的底色。
他們倆獨(dú)處的時間,其實并不多,只有下雨的日子,他們或許能夠擺脫開眾人躲在窯道里安靜地說話,F(xiàn)在,劉耘生是海棠的第二個啟蒙者了,他總是借書給海棠看,他家里是有書的,雖然破四舊時燒毀了不少,但畢竟還有一些漏網(wǎng)之魚。何況,他還有借書的渠道,那些不見天日的書,托爾斯泰普希金們,誰也不知道,它們藏身何處,只知道,它們?nèi)缤叵鹿ぷ髡咭粯踊钴S地穿行在這城市的深處,就像不散的游魂。
他們的話題,永遠(yuǎn)是書,從書開始,說啊說,最后總是說到眼前的苦悶。這片河灘,這苦役似的勞作,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雨聲中,他們沉默了,然后,劉耘生吹起口哨,那口哨又明亮又憂傷,是一首俄羅斯歌曲:
為什么,我苦難的命運(yùn),
送我到,西伯利亞……
那口哨聲,就像一只云雀(這也是非現(xiàn)實的,因為,海棠從來也沒見過這種叫云雀的鳥)在雨霧中,飛翔,徘徊,無枝可棲。
冬天到了,冬天,河灘變得很寧寂。霜降過后,機(jī)器就停止了轟鳴。他們就像農(nóng)民一樣迎來了冬閑的好時光。每日里清清坯場,抱抱草墊、葦簾,日子開始變得悠閑。機(jī)房里,生起了兩只巨大的火爐,休息時,大家擁爐而坐。爐邊的話題,差不多永遠(yuǎn)是飲食男女間那點(diǎn)茍且的事。那是海棠無法忍受的事情。她寧愿在空曠的河灘上,找一處背風(fēng)的角落,用廢棄的破葦簾,點(diǎn)起一堆旺火。她守著那堆旺火,把凍僵的雙手湊上去,或者轉(zhuǎn)過身,讓明亮的火光去烤暖她的脊背。葦簾畢畢剝剝響著,啵一聲,爆出一串火星來,金黃的小火星,飛舞著,像一群奇幻的小蜜蜂,撲到她臉前,美如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