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相巧、巫克里*的《歌曲旋律寫作基礎教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以科學發(fā)展觀“以 人為本”(即以學生、教師為“本”)的核心思想為指 導,重新探索、構建了一整套嶄新的課程建設理念和 教學模式,這也是作者在長時期的教學和創(chuàng)作實踐中 ,探索并總結出來的歌曲寫作教學階段性訓練“三部 曲”的理念和模式。包含臨摹寫作的起步階段,技術 發(fā)展的磨煉階段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提煉階段。
本教材的教學模式具有教學思路方面的獨特性與 清晰性,具有明確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從而為教 師提供了便于課堂操作、對于教學而言非常關鍵的教 材硬件條件。
本教材所提供的大量的具有趣味性、針對性的習 題庫資源,以及深入淺出的理論概念講述均來自作者 長期的教學研究和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因此,本書可供學 生進行有意義、有價值的技能訓練。
本教材充分借鑒名家、名作的創(chuàng)作思路和手法, 尤其是著重地挖掘大量的歌曲名作取得成功,而又不 容易被人們歸納和應用的“秘訣”“捷徑”,有助于 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施展自己的創(chuàng)作才能。
第一章 緒 論
一、歌曲體裁的誕生和它在社會音樂文化領域的地位和作用
二、歌曲寫作課程開設的重要意義
三、歌曲旋律寫作的基本技術要求
四、本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特色
第二章 簡單的歌曲曲式及臨摹
一、曲式的概念與曲式規(guī)范對于歌曲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
二、對一段曲式的認識與臨摹
三、復樂段的結構與臨摹
四、“起、承、轉、合”結構類型的樂段及I臨摹
第三章 節(jié)奏音型與旋律進行的寫作訓練
一、節(jié)奏音型對于音樂表現的重要作用
二、專門進行節(jié)奏寫作訓練的意義
三、節(jié)奏寫作的訓練方法
四、旋律的進行形態(tài)與人的情緒變化之間的關系
五、旋律進行中的各種形態(tài)分類
六、具有某種旋律進行形態(tài)特征的樂句寫作訓練
七、“限制音高材料”的旋律寫作教學嘗試
第四章 各種不同結構類型的旋律樂句及寫法
一、樂句的構成
二、樂匯與樂節(jié)的劃分與界定
三、樂句的結構類型
四、不同結構類型旋律樂句的寫作訓練
第五章 歌曲音樂主題的藝術表現特性
一、音樂主題及其對歌曲創(chuàng)作的特殊重要性
二、音樂主題的藝術表現作用和構思寫作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歌曲主題樂句構思寫作中的角色定位
一、演唱者的角色定位
二、常見的歌曲角色定位類別
第七章 歌曲風格韻昧的設定與調式手法的運用
一、歌曲的風格韻味及設定
二、調式手法途徑
第八章 民族調式體系中的“五聲性’’音調特色及應用
一、民族調式體系的“五聲性”特色
二、從技術手法上體現五聲性音調特色
三、五聲音調音樂心理定勢的產生
四、五聲調式音調在我國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領域中的廣泛運用
五、“廣義”的民族五聲性音調的調式手法
六、從技術手法上體現廣義的民族五聲性調式旋律風格
七、廣義的民族五聲調式手法技巧的寫作訓練方式
八、歌曲風格韻味設定的調式選擇
第九章 歌曲風格韻昧設定中民族民歌音調的運用
一、民族民歌音調的概念
二、民族民歌音調的藝術表現作用和風格韻味
三、民族民歌音調的實際運用
四、在歌曲創(chuàng)作把握音樂形象人物的“形似’’和“神似”性格特征
第十章 歌曲主題旋律的發(fā)展和重復手法的運用
一、旋律發(fā)展手法的概念和意義
二、旋律發(fā)展手法的類別方式與藝術表現擅長
三、旋律發(fā)展的重復手法
第十一章 模進手法及其運用
一、模進的概念和方法
二、自由模進與嚴格模進
三、自由模進手法的實例分析
四、模進手法在歌曲寫作中的廣泛運用
五、反向模講羊法
第十二章 音調的沖高、回落手法和承遞手法的運用
一、旋律音調的沖高、回落手法及運用
二、承遞發(fā)展手法及運用
第十三章 貫穿手法和變奏手法的運用
一、旋律發(fā)展的貫穿手法
二、運用貫穿手法的歌曲實例
三、貫穿手法在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靈活運用
四、旋律發(fā)展的變奏手法
第十四章 歌曲的總體構思與一段曲式歌曲創(chuàng)作
一、歌曲創(chuàng)作的總體構思
二、歌曲創(chuàng)作總體構思應該體現的基本規(guī)律法則
三、歌曲創(chuàng)作總體構思實例分析
四、一段曲式歌曲的創(chuàng)作
五、一段曲式歌曲寫作訓練的進一步要求
第十五章 二段曲式歌曲寫作與音域、音區(qū)對比手法的運用
一、二段曲式歌曲的構成及其藝術表現特征
二、二段曲式歌曲寫作的意義
三、音域、音區(qū)的對比與歌曲高潮段落的寫法
第十六章 節(jié)奏、節(jié)拍對比與速度對比在二段曲式歌曲寫作中的運用
一、運用節(jié)奏、節(jié)拍對比手法進行歌曲B段落的構思寫作
二、運用速度對比手法進行歌曲B段落的構思寫作
第十七章 旋律發(fā)展中調式、調性的轉換與對比
一、調式、調性對比的內涵
二、調性的轉換與調性對比
三、調式的轉換與調式對比
四、同宮音系統內部、同一調性內部各調式之間的相互轉換
五、不同宮音系統之間的調式轉換
第十八章 運用調式、調性對比進行歌曲的B段落寫作
一、同音名大調式、小調式之間的相互轉調
第十九章 二段曲式歌曲結構的擴大和復雜化
一、二段曲式歌曲結構的擴大和復雜化
二、二段曲式歌曲帶尾聲的寫法
三、A或B段落采用復樂段結構規(guī)模的寫法
第二十章 三段曲式歌曲的構成及曲式結構界定
一、三段曲式歌曲的構成
二、二段曲式與三段曲式之間的相互轉化
三、把握好有關曲式學界定對于歌曲構思寫作的重要性
第二十一章 三段曲式與二段曲式歌曲在創(chuàng)作構思方面的同和異
一、兩種曲式類型歌曲創(chuàng)作構思方面的相同(或近似)之處
二、兩種不同的曲式類型歌曲在藝術目標追求的側重點
三、把握好兩種不同曲式類型的藝術表現擅長對于歌曲創(chuàng)作的重要意義
第二十二章 三段曲式歌曲音樂段落內容布局的各種寫法
一、三個音樂段落內容布局趨于平衡的傳統寫法模式
二、傳統之外的三段曲式歌曲在音樂段落內容布局上的另外兩種寫法模式.
三、三段曲式歌曲“兩頭重、中間輕”的寫法模式
四、三段曲式歌曲“兩頭輕、中間重”的寫法模式
第二十三章 三段曲式歌曲寫作中各種音樂段落內容布局寫法模式的訓練
一、兩種非傳統音樂段落內容布局寫法模式的教學價值
二、“兩頭輕、中間重”寫法模式的訓練步驟及要領
三、“兩頭重、中間輕”寫法模式的訓練步驟及要領
第二十四章 處理旋律與歌詞在篇幅和“藝術分量”方面的比例關系
一、歌詞與旋律共同塑造歌曲音樂形象
二、歌曲旋律與歌詞之間的篇幅和“藝術分量”的關系
三、增大歌曲旋律的“藝術分量”常用的手法
四、“詞曲(分量)等同”或“詞重曲輕”的處理方式
第二十五章 處理曲式與歌詞在段落結構方面的關系
一、處理詞與曲兩者在結構關系方面的原則方式
二、實際創(chuàng)作中處理詞、曲結構關系的主要方式
第二十六章 處理旋律與歌詞在節(jié)奏、節(jié)拍以及音調、聲調方面的關系
一、歌詞的節(jié)奏、節(jié)拍、聲調
二、處理旋律與歌詞兩者在節(jié)奏等方面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要求
三、歌曲的詞和曲在節(jié)奏、節(jié)拍方面基本保持一致的處理方法
四、讓旋律音調與歌詞基本保持一致的必要性和處理方法
五、漢語四種平仄聲調發(fā)聲的聲調特點以及與旋律音調的對應關系
第二十七章 歌曲的修改和音樂主題的進一步提煉
一、歌曲修改對于進一步提升作品藝術質量的重要性
二、歌曲修改之前對其藝術質量進行比較客觀的評價
三、歌曲修改的步驟
四、進一步提煉歌曲音樂主題
第二十八章 對歌曲旋律進行節(jié)奏、音調方面的進一步精雕細刻
一、歌曲高潮段落精彩樂句的節(jié)奏、音調及曲式句型的調整
二、歌曲旋律節(jié)奏調整中適當引入通俗、流行歌曲風格節(jié)奏音型的手法
第二十九章 整體提升歌曲藝術質量的修改思路方案
一、歌曲修改的“二次回爐”思路方案
二、“人為”地為歌曲構思、增設高潮段落
三、在一段曲式歌曲“成品”的基礎上增設高潮段落
四、在二段曲式(或二部曲式)歌曲“成品”的基礎上“人為”地增設高潮段落
五、重新構思寫作三段曲式(或三部曲式)歌曲中間段落的修改方案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