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了著名學者孫郁先生的三十八篇散文隨筆,字里行間蘊含著濃厚的文化色彩,反映了作者的學術(shù)成果與思想見解。
《秋夜閑談》系作家出版社“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精品工程”叢書之一! ”緯侵麑W者孫郁先生的最新散文選本,反映了作者的學術(shù)成果與思想見解,盡顯文化之光,思想之美! ≡诎贌o聊賴的世界倘能開一綠洲,種著自己的園地,既不欺人,也不騙己,豈不是一種快慰?于是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做一點有益的事,從古老歲月的遺緒里打撈一點精神之火,照著昏暗的路,也是幸福吧?——《秋夜閑談·從“度苦”到“順生”》 從一個邊遠的群落,讀到歷史的脈息,那是大中華文化輻射的緣故。如果只是中原意象的描寫,小說就沒有什么意義了。此老鎮(zhèn)與中原老鎮(zhèn)的不同,在于聲音的起落,旋律的強弱,我在此聽到了久違的聲音。比如方言的意象,就是我想尋找的東西!肚镆归e談·老鎮(zhèn)》
孫郁,本名孫毅,1957年10月1日出生于大連。1988年畢業(yè)于沈陽師院中文系,文學碩士。曾任北京日報文藝周刊主編,魯迅博物館館長,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魯迅研究月刊》主編。
主要著作有《魯迅與周作人》(1997年)、《百年苦夢》(1997年)、《魯迅與胡適》(2000年)、《文字后的歷史》(2001年)、《周作人和他的苦雨齋》(2003年)、《在民國》(2008年)、《魯迅藏畫錄》(2008年)、《混血的時代》(2008年)、《魯迅與陳獨秀》(2009年)、《張中行別傳》(2009年)、《走不出的門》(2011年)、《魯迅憂思錄》(2012年)、《寫作的叛徒》(2013年)等。
古道西風
穿越法蘭西
非洲的眼神
復州拾遺
杭州小記
金寨
徽州民居
咸亨酒店
越風
老鎮(zhèn)
明末遺民申涵光
詩人錢謙益
無畏的文字
身后的寂寞
雪日讀聶詩 古道西風
穿越法蘭西
非洲的眼神
復州拾遺
杭州小記
金寨
徽州民居
咸亨酒店
越風
老鎮(zhèn)
明末遺民申涵光
詩人錢謙益
無畏的文字
身后的寂寞
雪日讀聶詩
沉重的穿越
從“度苦”到“順生”
志怪與錄異
謠俗譜
頑皮之舞
在德、俄版畫之間
畫廊間的魯迅
游民圖譜
超人與禪
回憶錄
又見坂東玉三郎
尺牘之音
關(guān)于苦雨齋群落
談曹禺
談沈從文
談張愛玲
談韋君宜
木心之旅
汪曾祺與黃裳
憶周海嬰先生
看不見的詩文
提問者史鐵生
莫言小記
雪日讀聶詩
北京今日大雪,忽想起十七年前冬日的一個雪日,我去萬壽寺參加聶紺弩的一個追思會。那次到會的老人很多,吳祖光、尹瘦石、舒蕪、黃苗子等談了許多北大荒時期的往事。印象是香港的羅孚先生也來了,會上給大家?guī)硪粌浴侗被牟荨贰D鞘俏业谝淮谓佑|聶紺弩的詩,新鮮、冷峻、肅殺,一些句子過目難忘。讀今人的舊體詩,一般不會生出這樣的感覺。完全沒有老氣,如幽默的雜感,或是多趣的野狐禪,意外之音繚繞著。人在無聊的時候和這樣的詩句相逢,麻木的神經(jīng)似乎因之而有了痛感。舊體詩在今日還有這樣的魔力,是少見的。
聶紺弩的文字一直以奇險、峻急誘世。散文與隨筆都暗藏玄機,但唯有舊詩別開洞天。近六十年間,他的舊體詩大概是最好的。偶從一些讀書人的文章里看到引用他的詩句,是新奇的感覺。酣暢、飄然、不拘禮俗,卻妙意自成。他是個不為舊文體所囿的人,詠物吟人,任意東西,上下自如,一般瑣事皆可為詩,染風塵卻自潔如玉,誰能做到呢?閱讀他的文字,才知道什么是天馬行空的樣子。死文字和死套路,因一種性靈而得以蠕活,近代以來大概只有魯迅、郁達夫可以做到。
我后來才知道世間的聶迷不可勝數(shù)。常可以在一些沙龍文字里了解一些信息。有趣的是,去年初收到一位陌生的老人來信,夾著兩冊他編輯的注釋聶詩的書。寫信者是侯井天,才知道他是聶詩的研究者。書是自印的,樸素極了。一看注解,驚嘆其爬疏之細,考釋之詳,都是學院中人沒有做的。據(jù)說程千帆當年看到他自印的書,嘆其功力不淺,以為有墨子的氣象。此后他的注釋本一直在民間默默流傳;蛟S是他的虔誠感動了出版人,直到年底《聶紺弩舊體詩全編注釋集評》得以正式出版,這部悄聲流傳的研究之作才浮出水面。
從民間讀本到正式出版物,其間的故事一定是多的。侯井天為了印書,把全家的積蓄都用上了。幾十年間他四處尋覓關(guān)于聶紺弩的墨跡,暗訪諸多學子,史料背后的甘苦種種,而快慰是有的。他的注釋聶詩,細致真切,互感的情思噴涌著,可謂詩人的知己。我有時候奇怪,像聶紺弩的詩,學院派的人為什么不去深究呢?一般學者不太去研究他的遺墨,是否是不中規(guī)矩的原因也未可知。民間的熱與學界的冷,映照了今日的世態(tài)。聶紺弩寫文章也好,做詩也罷,看似嬉戲筆法,實則大的哀怨于斯。讀書人默然于此,實在也是積習所然,麻木的神經(jīng)是不能觸摸到圣潔的靈魂的。
我對聶紺弩的了解都是皮毛。讀過他的文集,印象深深。他年輕的時候?qū)懴碌淖髌,都有一點火氣。文字是火爆的,而且很激進的樣子。比如和曹聚仁的關(guān)系緊張,不喜歡非左翼文人的那些腔調(diào)。曹聚仁那時侯和魯迅、周作人的關(guān)系都深,是自由人的身份,不喜歡單一的價值判斷。而聶紺弩則有確信的東西,絕不騎墻,那就離自由主義者遠了。他的文章都是爽快的聲音,絕不偽飾自己。雜文風骨很硬朗,真有點魯迅的意味。那篇《韓康的藥店》,嬉笑怒罵之間,是憂思的閃爍,好玩與悲憤都有。讀后真的讓人喜歡。
五十年代后他命運多舛,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淪落之苦使其和舊體詩連在一起。右派與反革命的生涯,刺激了生命的體悟,遂有奇句飄來,血淚之跡里是飄忽的夢幻。好像是鐘敬文曾說他是“人間地獄都歷遍,成就人間一鬼才”,真是切中之言。聶紺弩不是悲觀絕望的人,喜歡在日常中發(fā)現(xiàn)詩意,在一般人看來不可能入詩的句子都能神氣地呈現(xiàn)出來,南社之后的詩人,大凡寫舊詩,多沒有這樣的本領(lǐng)。
早就有人說,舊體詩已經(jīng)難以翻出新意了。但聶紺弩卻創(chuàng)造了奇跡。他隨意翻動句子,許多俗語經(jīng)由他的手而生出新意。在此方面有才華的還有啟功、楊憲益等。啟功是以幽默的口語入詩,白話的背后是雅的東西,多少有點士大夫的意味吧;楊憲益則灑脫磊落,是大的智慧,可謂獨步文壇。聶紺弩比他們多的是底層的諸多受難的體驗,他的舊體詩里沒有舊式文人的那一套,詞語都是現(xiàn)代的。借著古韻來說今人的思想,且反轉(zhuǎn)搖曳,嘲人嘲己,明末文人的那些飄逸、放誕之舉,我們在此都可以看到一二。
聶紺弩的不凡乃是其目光銳利,不為俗事所累。他在苦難里的自語,很有意思,大氣得很!侗被牟荨穼憚趧拥脑娋,真的妙如天音,如有神助。比如《搓草繩》描繪的場景本來枯燥得很,可是經(jīng)由其筆,神乎其技,有天地氣象:“一雙兩好纏綿久,萬轉(zhuǎn)千回繾綣多”,真乃絕唱。他在雅士們所說的不可入詩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詩意,我們看了只有佩服。他經(jīng)常有些奇句入詩,都非生湊,而是隨口涌出,水到渠成!稓w程》有句云:“文章信口雌黃易,思想錐心坦白難”,在世間流傳傳很廣!皻w從地獄無前路,想上天堂少后門”,有笑里的無奈,刺世之音暗藏其間!稛o題柴韻詩八首》之八云:“也曾幾度上吹臺,張吻學吹吹不來。從此改途吾拍馬,一躬到地為背柴。道逢醉漢花和尚,口唱猥歌倘秀才。我喊姐夫他不悅,貧僧尚未惹塵埃!贝嗽娫溨C多姿,反諷的地方和戲耍的因素都在,是作者真性情的刨示,不似市井的俚俗,卻有智者的閃光。書齋中人,真的寫不出這些詩來。
人在放逐里,倘還有自由的心緒,一旦寫下什么,總要有些別樣的意味的。我的父親和聶紺弩有相似的經(jīng)歷,在農(nóng)場的十幾年的改造里,早年創(chuàng)作的靈感都淹沒了,那原因是思想不能起飛的緣故。但聶紺弩卻沒有熄滅心靈的火,在逆境里還能笑對天下,自如往來在精神天地間。他的詩句是飛起來的,人被囚禁,而靈趣種種,萬千心緒跳成彩色之舞,其詩見證了一個通達之人的心魂。有骨氣和睿智的人,才能有此奇音。與六朝人的詩句比,聶詩絕不遜色。
歷史真的巧合,十七年前也是這個時候,我在雪日里讀到聶詩,今日重溫舊句,不禁生出感嘆。現(xiàn)在我們總算有了一部詳細的聶詩詩解。為這樣的詩人作品作注,要有廣博的學識才行。后代人接觸這些,沒有注釋要費力氣無疑。侯井天先生集多年之功,寫下這本簽注,可謂祥備已極。對人物地圖,時代因緣,文化沿革,多有心得。如果不是他的辛勤搜求,考釋探究,現(xiàn)代的年輕人大約不易理解這些詩句了。我們看這本詩集,會想起許多事情。歷史的恩怨,淪落的煙塵,四散在這里,給我們久久的感懷。我有時看到一些雅士寫下的舊體詩,覺得多是無病之吟?偸窃谙,把舊體詩搞死的正是他們,無病之音有什么意思呢?聶紺弩以噴血的聲音寫下的妙句,那才是藝術(shù),而舊體詩也由于他,重新活起來了。只有精神飛起來的人,才會抵達思想的圣界。在我們疲勞的人生里,能飛翔起來的人,真的讓人羨慕。
沉重的穿越
在大學讀書時,看到趙園的《艱難的選擇》,曾被深深地震動過。她對“五四”以來中國知識分子心態(tài)的把握,是很有特點的。那種憂患感和文中時常流露出的苦澀的自我意識,至今想來,仍使人心神為之一動。我想,在中青年學者中,像她那樣富有詩人氣質(zhì)、帶有沉郁的直覺特點的研究人員,是不多見的。她的這種非學院化的研究個性,對后來的一些青年學者,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
近幾日閱讀她的新著《北京:城與人》,越發(fā)使我感到她的學術(shù)個性的魅力!侗本撼桥c人》所選擇的研究對象與方式,似乎與以往的趙園精神有著不小的差別。它已由內(nèi)心的沖動、焦慮,轉(zhuǎn)向一種沉靜和肅穆的審美觀照。她對文學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北京生活方式、文化風貌的細膩、獨到的發(fā)現(xiàn),可以看到她不衰竭的理論功力。但是,如果把她的這種選擇的轉(zhuǎn)換,看成價值尺度的更迭,那顯然是一種誤解。在這部描述城與人關(guān)系的論著里,何嘗不會感到她已有的那種探索的孤獨!與那些沉醉于京都文化的“紳士氣”文人相比,趙園的《北京:城與人》是沉重的。
我在她那細致、冷峻的筆觸里,感受到了這種沉重。關(guān)于北京的文化情趣,可以找出許多說不完的話題。趙園大約不喜歡名士化的情趣,面對北京這個極富誘惑力的文化都城,她選擇的是另外一種角度:“經(jīng)由城市文化性格而探索人”,這多少帶有尋找中國知識者“心靈史”的意味吧。她好像沒有完全擺脫中國知識者的那種自審意識,在理解對象世界時,時常把自我的困惑與自信,傳染給讀者。但趙園在這里還是盡力節(jié)制自己的情感,努力客觀地審視客體。這使全書散發(fā)著較濃的文化學的氣息。她的審美意識,較之過去更成熟和學沉了。
北京確實是一座頗有誘惑力的城市。元、明、清以來,各民族在這里匯聚、碰撞,產(chǎn)生了特殊的文化模式。和古都西安相比,北京既有渾厚、典雅的氣派,又充盈著宏闊的威嚴,頗有“胡氣”的風韻。清末與“五四”前后,外來文化的沖擊和畸形的社會形態(tài),使這兒的文化變得特別起來!拔逅摹币詠淼淖骷覍哦硷L情的描摹,記錄了這一歷史過程。趙園清楚地把握了這一文化特征,對古城的世態(tài)、人情是較熟悉的。但趙園所關(guān)心的,并不僅僅是北京的禮儀文明、人文景觀,而恰恰主要是作家作品中表現(xiàn)的人與城的復雜聯(lián)系。在人與城多種形式的關(guān)聯(lián)里,可以看出更深層的文化情結(jié)。國民的心理狀態(tài)、行為方式等,都在這里被外化出來了。
吸引趙園的,首先是描寫北京生活的小說里那種地域性特征,和內(nèi)的在文化品位。她在“京味”小說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有價值的研究內(nèi)容。我感到她對“京味”小說的把握是有分寸的。她說:“‘京味’是由人與城間特有的精神聯(lián)系中發(fā)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的文化意味!┪丁绕涫侨藢τ谖幕捏w驗和感受方式!壁w園在北京文化與北京人之間,發(fā)現(xiàn)了這座古城的“內(nèi)在于人生”的那種格調(diào)。由作家創(chuàng)作態(tài)度、風格、設(shè)計,推導并發(fā)掘“京味”內(nèi)在的風韻,不失為一條好的研究途徑。作者對老舍很有興趣,她在以老舍為代表的“京味”小說里,發(fā)現(xiàn)了京城文人獨有的風格特點。比如對京城人的“理性態(tài)度”、“自足心態(tài)”、“非激情狀態(tài)”、“介于雅俗之間的平民趣味”、“幽默”等問題的總結(jié),可以說是對“京味”小說所涵蓋的文化哲學最好的注解。從文學形象折射的情感邏輯方式,尋找北京的市情風貌,趙園是下了苦功夫的。她以良好的悟性,捕捉到了“京味”小說所涵蓋的文化哲學,使我們對“京味”小說某些零散的印象,排列組合成一個有序的系統(tǒng)。我覺得,作者對北京人的情趣和精神模式的概括是準確的。例如,她說:“老舍是太成熟的人,太成熟的中國人,太多經(jīng)驗,以至抑制了感覺,抑制了瓷肆的想象和熱情!眲⑿奈涔P下的胡同,汪曾祺的淡泊有味的文化神態(tài),陳建功對京城人“找樂”的審視,在趙園看來,構(gòu)成了“京味”小說多樣化而又神情相近的總體風格。這里既有老舍式的“由經(jīng)驗、世故而來的寬容鈍化了痛感”,又有古代文人那種“蕭疏澹遠”的精神。從這些作家以文學而與城市聯(lián)系的方式中,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人與現(xiàn)象界的某種奇妙的溝通吧。
“京味”小說純凈優(yōu)雅的美學風格,是北京特定文化的產(chǎn)物。由“京味”小說推及到北京文化,對作者是件饒有興致的課題。正如作者所說,導致京味小說的原因,一方面是清末“貴族社會帶有頹靡色彩的享樂氣氛造成了文化的某種畸形繁榮”,另一方面是清朝覆滅后,“宮廷藝術(shù)、貴族文化大量流入民間”,加之“滿漢文化的融合”,北京人在多元文化的包容下,形成了特殊的生活方式,將世俗生活審美化了。“小情趣寄寓樸素溫暖的生活感情”,這是北京人精神樂天的一面。趙園對這一現(xiàn)象的分析是很有深度的,她在對家庭文化、商業(yè)文化、建筑文化以及人對痛苦與享樂的分析里,看到了中國人身上潛在的、某種原型的東西。作者以自己敏銳的嗅覺,體味到古都頗有代表性的文化風韻。北京文化既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智慧,又隱藏著國民精神某種畸形的東西。長久以來儒、道、釋模式禁錮下的國民文化性格,在北京人身上的表現(xiàn)是典型的。胡同中的人生之夢雖然帶有祥和之氣,但在那些個性委頓、精神封閉的自我滿足里,你會感到,這種過于節(jié)制的、人工化的世俗生活,把人的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和生命意志,統(tǒng)統(tǒng)弱化了。難怪老舍在對北京風情進行有滋有味的審美打量時,時常表現(xiàn)出對市民的某種憂患。趙園將此理解為“理性與情感的剝離”。北京傳統(tǒng)文化給人帶來的興奮與失望,不能不說具有悲劇的意味。
但北京人的這種生活的藝術(shù)化,并不單純地顯現(xiàn)著一種優(yōu)雅與平和。在那些持重、圓熟、非沖動的生活情境里,的確有著更深刻的人生體驗。趙園在“京味”小說中的棋迷、戲迷、遛鳥者的自我行為里,也看到了其中的鄭重與人性的深。這種熟透了的文明,體現(xiàn)著人在自我限制中的適應(yīng)性與自塑性。這使人想起中國的微雕和藝人的絕活。北京文化中的那種小玩藝中的奧秘,實際上正是人的精神的對象化的一種表現(xiàn)。這里不乏智慧與創(chuàng)造、悟性與體驗。特別是在北京的方言文化里,你會感到,北京人實在是很有藝術(shù)情趣的。在聲音意象與說唱的藝術(shù)里,融會了多少精巧、細致、富有聲象特質(zhì)的美的東西。北京人在有限之中,創(chuàng)造了無限,于平凡中體悟博大,從寧靜中擁有永恒,這不能不說是“京味”的魅力所在。
北京文化精神的這一矛盾的特點,對當代知識者來說,是有很高的認識價值的。中國國民的弱點與執(zhí)著的生命力,在這里表現(xiàn)得極為完備。如果對此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文藝的更新是困難的。在經(jīng)歷了時光的磨礪后,人們越發(fā)感到超越這種文化品位的必要性。因為前工業(yè)社會所留下的中世紀式的封閉的藝術(shù)格調(diào),與生活的、充滿生命強力的人生狀態(tài)是格格不入的。成熟就是衰落的開始,國民性的改造與文化的更新,對當代中國人來說,仍是多么艱難的任務(wù)。趙園深深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從她的悵然、悲慨的敘述里,我看到了這種憂患。
把北京城作為一個文化標本,來研究中國人的精神走向,對人的啟示恐怕要超過本書題目自身。從城與人的多種形式的關(guān)聯(lián)中,尋找人的意義,這在國內(nèi)是不多見的。趙園把本書寫作意圖歸結(jié)為“搜索城與人的關(guān)系的文學表達式”,是很聰明的做法。因為這一方面避免了某種空泛的宏觀大論,將文化問題具體化了;另一方面,找到了適合她個性特點的研究視角。研究對象必須加以限制,限制意味著具體化。可惜日前這種書還太少了。城與人的關(guān)系,從某種意義上說,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人的某種本質(zhì)的東西。與鄉(xiāng)土社會的文化形態(tài)不同,城市文明更清晰地跳動著精英文化與世俗文化的脈息。三十年代的上海與北京的不同風格,再典型不過地記下了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的足跡。趙園對北京的考察,或許是出于對現(xiàn)當代文化結(jié)構(gòu)與人的心理結(jié)構(gòu)深層體味的需要吧。實際上,從城與人的關(guān)系的文學表達式中,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東西。限于資料和興趣,趙園對北京生活的政治意識,和新派青年的現(xiàn)代式的心態(tài),注意的還不夠。不過,在限定的范圍中,作者還是提供了許多有啟示的觀點。尋找城與人的對應(yīng)性,也就是對意義與價值的尋找,和對人自身潛能的認識。趙園在后記中寫道:
對于北京文化的興趣,也仍然是由專業(yè)勾起的。清末民初的歷史,北京特有的文化氛圍,是“五四”一代人活動的時空條件。這條件中的有些方面卻久被忽略了。我期待著由近代以來北京的文化變遷,北京學界的自身傳統(tǒng),去試著接近那一代人,說明為他們塑形的更具體的人文條件。我想,為了這個,包括北京胡同在內(nèi)的北京的每一角隅都是值得細細搜集的。在上述可以堂而皇之的“緣起”之外,純屬個人的沖動,是探尋陌生,甚至尋求阻難,尋求對于思維能力、知識修養(yǎng)的挑戰(zhàn)。北京,北京文化是這樣的挑戰(zhàn)。對此,我在剛剛開始進入本書課題時就已感覺到了。
不管作者寫作時充滿了怎樣的艱辛與困惑,從《北京:城與人》中,我們還是高興地感受到作者頑強地接近“斯芬克斯之謎”的努力。本書最有分量的地方,正是體現(xiàn)在“我在哪里”這一現(xiàn)代人文主義主題的獨到的把握上。
不能不佩服作者對北京文化與北京人的領(lǐng)悟。在對北京人的“禮儀文明”、“理性態(tài)度”、“散淡人情”、“旗人現(xiàn)象”等方面的考察里,她的目光是深沉、尖銳的。趙園習慣于對蒼涼人生的體驗,很少稚氣的理想主義。她的文章單刀直入,沒有迂回婉轉(zhuǎn)的躊躇。她往往直觀地抓住事物外在的特征,將其形態(tài)形象地概括出來。比之周作人、汪曾祺等人,趙園的筆鋒更多的還是含著冷靜的反省。即使面對最精湛的藝術(shù)樣式,你仍然無法尋到沉湎于世俗文化的那種價值趨向。這與以往人們談到京派藝術(shù)時的那種津津樂道之情相比,的確是太嚴肅了。趙園似乎一直保持著對現(xiàn)象界的某種警惕,在對文學以及文化現(xiàn)象的梳理、分析時,常常帶有感情凝重的批判意識。這種批判意識不是建立在對理論的形而上的演繹上的,而是深深地植根在自己的體味之中。憑著女性縝密、精靈的觸覺,她在瑣碎的、司空見慣的藝術(shù)細節(jié)中,總能把握住常人忽略的東西。在這部專著里,我感受到了她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那種冷氣和熱力。選擇這個頗有文化學意味的選題,對她的確是一個挑戰(zhàn)。這種近于古玩式的品評賞析,與她內(nèi)心的孤苦和冷酷的清醒,有著怎樣的反差!我感到《北京:城與人》交織著她內(nèi)心某種不和諧的顫音。在文化眷戀與文化批判之間,她的心在惶悚不安地飄泊著。傳統(tǒng)文化的引力是巨大的,多少文人未能抵住它的誘惑。當人們反顧過去審視塵跡的時候,會不會因依戀而停住腳步?趙園深味歷史輪回的可怕,她急速地穿過歷史的舊路,好像走得很累,絲毫沒有停下歇息的輕松。在對北京文化的反芻里,她始終被復雜的情感折磨著。在這里,仍可以找到她在《艱難的選擇》中所表露出的情緒,它不斷糾纏著我們的作者,以至使全書蒙上了郁悶之情。這使我想起聞一多從創(chuàng)作轉(zhuǎn)向古文化研究時那種心境地。當他從激情沖動的狀態(tài)轉(zhuǎn)向平靜、單調(diào)的沉思時,內(nèi)心何嘗不想踏破這種平靜!魯迅當年抄古碑的苦寂,難道不也是內(nèi)心角斗的外露嗎?寫北京,寫文化學色彩很深的文章,大概也隱含著趙園的一種苦衷吧?一杯苦酒喝下去,是痛苦的,但卻換來了一種清醒、一種自慰。趙園的嘗試,是值得的。
從“度苦”到“順生”
四十年代后期的北平,京派文化日漸式微。但《世間解》的問世,似乎像京派文人最后的余暉,留住了那個時期精神的碎片。該雜志的發(fā)起人是張中行,地點在廣化寺,F(xiàn)在無法了解雜志醞釀的具體過程,只知道事情由他新認識的續(xù)可法師張羅、廢名等人曾到寺里熱烈的討論過辦刊思路。至于資金的籌劃等細節(jié),據(jù)說是天津的一位居士贊助,在張中行后來的回憶里談得簡略,我們也無從知曉!妒篱g解》在沉悶的舊都出現(xiàn),想來也沒有多少讀者關(guān)顧的?傆嫵霭媪耸黄,發(fā)行量并不太多,知識界后來很少提及于此,似乎并不存在過?墒俏易x過這本雜志后,還是頗有興趣。因為無論學識的深還是文筆的好,都是頗讓人感念的。
《世間解》第一期出版于1947年7月15日,是以佛教文化為題旨的雜志。張中行是唯一的編輯。從初版的情況看,很有雄心壯志。他在創(chuàng)刊號編后記中明確地說:“本刊是一個討論人生之道的刊物,其目的與其說是致知,無寧說是致用。所謂致用尤著重普遍。以是,我們希望由下期起,談人生之道和生活經(jīng)驗的文章能夠比本期多!睆堉行泻髞砘貞浾f,辦這個雜志時,對學術(shù)的興趣是超出對宗教的興趣的,即通過人生的思考去解決心靈的問題。那時他對佛學的興趣旨在對苦楚的超越上,想借此開一個園地,聚來同道,闡佛學之幽微,釋玄學之廣大。第一期的作者都不錯,有來自印度的師覺月《佛教在印度人民生活中之地位》,廢名的《孟子的性善與程子的格物》,顧隨的《揣龠錄》,俞平伯的《今世如何需要佛教》等。第二期的作者增加了任繼愈、吳曉玲、慧清等,任繼愈寫的是《理學探源序》,吳曉玲則是《奈都婦人畫像》。后來熊十力、朱自清、金克木、趙景深、丁文雋、王恩洋、南星等都成了他的作者。文字都很溫潤儒雅,學識和趣味交織著,在精神的深和文采的平實上,都高于一些人文雜志。文章都很好讀,即便是熊十力的《讀智論抄》,也仍然亮光閃閃。泰戈爾的詩,禪宗的語錄等,都在流動著心緒的亮色,照著人間的灰色。我相信編出第一期時,張中行是暗自高興的,他終于可以按照自己的理念設(shè)計出一種思想的平臺,可以說,京派的意緒和學院里的高妙匯聚在一起了。
當時的佛學雜志很多。浙江《海音潮》,漢口《正信》,上!队X群》《弘化》《覺訊》《覺有情》,鎮(zhèn)江《中流》,湖北沙市《佛海燈》,廣州《圓音》,新加坡《人間佛教》,臺灣《臺灣佛教》等,在佛學界都有影響,是專門化的雜志。不過張中行辦刊,有一點雜色的意味,也將非佛教的學說引進來。比如文學作品,譯介與佛教文化有關(guān)的詩與散文。還有談科學與宗教及社會關(guān)懷的雜感之類。像吳曉玲對甘地的介紹,南星對文化理論的翻譯,王恩洋《知識與文化評論》,丁文雋《自由平等新解》等文字,加進了現(xiàn)代的感受,科學理念的隨感也夾雜其間,顯然是有些生氣的。哲學與佛學的理念,還有詩人的內(nèi)覺,悠然而岑寂地流在字里行間,比文學的期刊多了理性,比理論雜志又多了趣味。文章呢,有冷有熱,可作美文來讀。顧隨的高遠遼闊,熊十力的玄奧深思,廢名的苦澀和靈動,朱自清的清澈雋永,俞平伯的古拙老成,對讀者的吸引是不必說的。
在第二期,張中行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度苦》,述說著他喜歡談佛的原因。那是十一年前與楊沫婚姻失敗后,他在絕境里與佛學的一次意外的相逢。而這,改變了他的生活,思維方式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在極度絕望和灰色里,佛的語錄像微弱而亮亮的火,把他死去的心溫熱了:
大約十一年前,正當我的生活經(jīng)歷一次變動以后,我開始看到心經(jīng)。那是同學李君給我送來的。那時我借住在大學宿舍的樓上。正如同學李君所言,我當時是有煩惱,所以他送來心經(jīng),他說心經(jīng)可以去障。那是一個紅紅的小褶本,字印得清楚而大。我第一次念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菠蘿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心里竟覺得大受感動。但對五蘊皆空的事毫無所知,度苦厄云云自然就更談不到了——但這也是比較而言,李君是信佛法甚篤的人,他是懷著度苦的大心愿常到我屋里來。那時我的心情正在寂寞動搖的時候,他走來,穿著藍布長衫,坐在窗對面的小凳上,看我一會,于是又重復一次:“打破那個煩惱障吧!”我也看看他,也看看放在床頭的心經(jīng),心里感到一些溫暖。這溫暖一部分從友情來,一部分由佛法來,我覺得這個世界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可怕。
開篇的寥寥幾句頗為動人。他的佛學因緣就是由此所得的吧?在張中行看來,人的苦有兩類,一類來自本性,一類來自社會。社會之苦遮蔽了本性之苦。那是更大的苦。而要滅這個苦,就要有安身立命之道。這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宗教。在他心的深處,宗教的力量似乎可以觀照到內(nèi)心之苦。從死滅和絕境里走出,佛的力量也許是最重要的。不知為什么,喜歡西洋哲學的他,沒有走向基督教的世界,而是從東方的哲學里找到慰藉。他快慰于這一慰藉,因為思想的樂趣,是可以驅(qū)走悲涼的心緒的。
有趣的是,編者對己身的體驗,只是個案地處理,并不特意搜求類似的文章,對別的作者寫什么是不強求的。這一本雜志的問世,對廢名這樣的人來說是個新的平臺。自周作人入獄后,京派文人的陣地是萎縮的,他的寂寞也自不必言。不僅幫助設(shè)計內(nèi)容,還對編輯理念出了諸多思路。他給張中行的信里,多是鼓勵的話,顯然還帶有二十年代時的熱情,似乎回到了與周作人、俞平伯討論問題時的興致。廢名對佛學的看法很怪,與熊十力的觀點還每每相反。他在《世間解》發(fā)表的《佛教有宗說因果》《〈佛教有宗說因果〉書后》《體與用》等文,偶爾與熊十力開點玩笑,鋒芒是可見的。廢名的文字里流出的思想渺乎如林中云煙,冷徹的凝視里不乏詩情的閃動。對俗世的冷嘲也含著周作人的風骨。他研究佛學,不是張中行那種從己身的苦出發(fā)的詰問,純粹是精神的靜觀,討論問題是有點神秘的色彩的,玄學的東西頗多。他甚至把孔孟、程朱的思想也放入佛學的語境里討論,把哲學與宗教的話題一體化了。廢名在文章上的特異與這種玄學的低語有關(guān),他在對存在的因果問題的思考上走得很遠,與當時讀書人的興奮點是大為有別的。連張中行也頗覺奇怪,孟子不知佛,程子反佛,放在一起討論真會拓展思維的空間么?
《世間解》的作者里,顧隨是個有分量的人物。按輩份,顧隨是張中行的老師,張中行認識他,卻是大學畢業(yè)后。因為那時需要談佛的文章,談佛,就不能不涉及到禪宗,而在張氏接觸的學者范圍里,還沒有這類的人物。他們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前海北岸南關(guān)口。張中行第一眼看見他,就有了良好的印象:
顧先生身材較高,秀而雅,雖然年已半百,卻一點沒有老練世故的樣子。我說明來意,他客氣接待。稍微談一會話,我深受感動。他待人,幾乎是意外的厚,處處為別人設(shè)想,還惟恐別人不滿足,受到委屈。關(guān)于寫稿的事,他謙虛,卻完全照請求地答應(yīng)下來。這之后連續(xù)一年多,他寫了十二章,成為談禪的大著《揣龠錄》。許多人都知道,中國的子部中,禪宗的著作是最難讀的,有關(guān)禪的種種是最難索解的。我又是這樣比喻,子部許多著述同是高妙,可是性質(zhì)有別:就說《莊子》《荀子》吧,像似四大名旦演出,雖然高部科技,卻都有個規(guī)矩;禪就不然,像是變戲法(新稱呼是魔術(shù)),看了也覺得高不可及,卻莫名其妙。莫明要使之明,先要自己能明,然后是用文字來表明。在這方面,顧先生的筆下真是神乎其計矣,他是用散文,用雜文,用談家常的形式說了難明之理,難見之境。
這個評價確不為過。顧隨的學生周汝昌、葉嘉瑩也有類似的描述,對老師的印象幾乎一致的。學識高又有善良的心,自然是很有引力的。由于他的催促,顧隨寫出了驚世之作。他催稿是熱而急的,兩人的交往留下了許多故事,成了《世間解》背后的最讓人懷念的一頁。顧隨在那篇大作的結(jié)尾篇里就這樣說: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大約民十頃發(fā)表于《北京晨報》之副刊。而副刊的編者則是孫伏園。后來,魯迅追紀當時的情形曰:“那時伏園雖然沒有現(xiàn)在這么胖,然而已經(jīng)笑嘻嘻地頗善于催稿子了”?雌湔Z氣,頗若有憾于孫公者然!墩齻鳌飞袥]有登完,這之間,孫公不知為了什么事而告假回南了。代理編輯的一位某公,史無明文,其胖與瘦雖不可得而知,我想定是不那么笑嘻嘻地善于催稿子,于是魯迅就將阿Q槍決了,而《正傳》也就以“大團圓”收場。魯迅于此曾說:倘若伏園不離開北京(那時當然還沒有“北平”這個名稱),他一定不讓阿Q被正法。現(xiàn)在,我們感謝孫公之善于催稿,同時,我們也憾于其告假,以致阿Q竟在《正傳》之第九章綁上了法場;如其不然,阿Q底壽命一定更為長些,而《正傳》也將有第十章或第十七章了。然而過去底事究竟是過去底事,說什么也挽救不回來,正如人死之不可復生。如今且說苦水之寫《揣龠錄》,自其開端之“小引”,一直到現(xiàn)在寫著底“末后句”,沒有一篇不曾受過中行道兄之督促,就是道兄自己也說苦水寫此錄是“逼上了梁山”。于此我必須聲明:中行道兄永遠瘦,過去是,現(xiàn)在是,而且將來也永遠一定是,雖然苦水并不懂得麻衣相法。在編輯的途中,道兄積勞成疾,還生了一次不輕底。悍窝住S浀梦胰タ此臅r節(jié),雖已十愈八九,但他仍須躺在床上和我說法,看其面貌較之平時也并不算瘦;其時我想道兄大概平時早已瘦到不能再瘦的程度了罷。至于道兄之善于催稿子則絕不弱于孫公伏園,即使苦水并非魯迅,而且他也并不笑嘻嘻。他底面貌永遠那么靜穆,語音永遠是那么平和,總而言之,一句話:他永遠不著急,不起火。這使我想:道兄真不愧有道之士也。其靜穆底面貌與平和底氣語卻有一種“逼人力”,即是說:他讓你寫稿子,你便不能不寫,不好意思不寫;即使是擠(魯迅所謂擠牛奶之擠)也罷。多謝道兄:以苦水之無恒與無學,拙錄竟托了談禪之名出現(xiàn)于佛學月刊底《世間解》上,得與天下看官相見;而且一年有半的期限之中,竟寫出了十有二篇。
顧隨是出色的鑒賞家,在三十年代已頗有些名氣。他長年生病,寫的文章不多?膳家粸橹,便有不俗的氣象。因為是外語專業(yè),對域外文化的了解較深?墒菬o緣出國,興趣也漸漸向國學轉(zhuǎn)移。他談舊詩詞,靈思閃閃,冷觀深切,道他人未道之言,比王靜庵毫不遜色。言佛理與儒學,亦深思灑脫,目光如炬。他本來能寫很好的小說,舊體詩詞亦佳。可是后來退到書舍,以教書為業(yè),遂放棄創(chuàng)作,埋頭到教案的寫作了。不過他似乎不怎么看重自己的文字,動筆漸少,許多思想都消失于精神的空洞里了。張中行對他的印象一直很好,也很深。自己也多少受到顧隨的影響。多年后寫那本《禪外說禪》時,多少還是能看到《揣龠錄》的影子的。
同是出身于北大,顧隨喜歡魯迅,張中行偏愛知堂。兩人對周氏兄弟的看法有同的一面,也有異的地方。顧隨文字婉轉(zhuǎn)清俊,亦熱氣騰騰,似乎學魯迅;張中行平淡幽微,乃知堂筆法。不過在對傳統(tǒng)的看法和詩詞的鑒賞方面,兩人相近的地方多。前者對宋詞有精妙的體悟,后者浸于唐人的清幽流暢的意蘊里,可謂古風習習。他們都在傳統(tǒng)文化里用力,卻又沒有方巾氣,意識里是現(xiàn)代人的灑脫。對國民的批評和反省,是異乎尋常的。顧隨熱的一面,是張中行少的地方。所以一個憂憤過深,以至傷體。一個不溫不火,就岑寂得很,竟得高壽。張中行回憶自己的友人時,常常惦念的是這位高雅而熱心腸的人,因為彼此在對精神的幽怨存在的看法,畢竟還是有諸多相近的地方。這就是人生來大苦,唯有藝術(shù)能超凡入圣。他們對舊的詩文的敏感和有趣的闡釋,現(xiàn)在能與之比肩的不是很多。
《揣龠錄》是難得的奇文,張中行對此評價很高。我一直覺得它對張氏的影響是內(nèi)在的;蛘弑舜嗽趯Ψ鸬目捶ㄉ闲挠衅萜菅。比如書中對懷疑問題的感受,就非禪似禪,似哲非哲。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學佛要信;參禪須疑!闭媸俏虻乐浴6乙舱J為,一切歸創(chuàng)造:“佛佛不同,祖祖各異。則亦以其為是創(chuàng)作故,非模擬故,非剿襲故。”這就把佛學的存在流動化了,絕無教條的痕跡。他看經(jīng)典,思緒是動的,乃智者的內(nèi)省,時見耀世之靈光。如:“竊為凡一切為學,必須有兩種精神:一曰取,一曰舍。而且取了舍,舍了取。舍舍取取,如滾珠然;取取舍舍,如循環(huán)然!敝劣谌绾稳∩,顧隨回答得大氣淋漓,即倜儻分明也,往來自如也,不為物所累也!洞з咪洝肥钦苋说莫毸迹馓N僅在周氏兄弟之下,有時亦多奇思,翻滾搖蕩于江河之上。他從佛的意蘊里,看見的不是靜止的遺存,而是動的精神!耙环N語言中,倘若沒有了否,則便只剩下是;而只有是的語言只有印璽和保守,而更不會有革新與創(chuàng)造了。”此種觀點,張中行都心以為然。你看他的文章,不也多是類似的意識么?
雖然是佛學類的雜志,但后來有關(guān)佛學的文字卻被文學與人生哲學的話語代替了。因為作者群中,信仰佛教的人太少,只是把此作為話題而已。而張中行的興奮點也漸漸向羅素那類哲學家的路徑靠攏,文章的編輯就與周作人式的趣味接近了。其實在編輯該雜志時,他對佛學的一些基本理論也生出懷疑來,《心經(jīng)》所云“不生不滅”、“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用邏輯學的觀點看,前者違反排中律,后者違反矛盾律。他覺得,重要的也許不在于對與錯,而是引起對生死問題的冥想。佛學大而深,接近它而非迷信之,能入乎其中又超乎其外,在那些人眼里是理應(yīng)如此的。人生是個漫長的度苦之旅,但那力量有時不在外力,而多在自己,回到自身才是悟佛的一個歸程。
廢名談佛有禪宗的意味,不妨說帶著神秘的期許。顧隨則有點禪外的哲思,偶能窺到內(nèi)心的清寂與沖蕩。俞平伯講佛的時候,內(nèi)心卻有孔老夫子的中和之音,自己還在佛門之外的。以顧隨為例,在內(nèi)心深處是最有悲苦意識的,其詩詞里就多有空漠的意象?墒瞧苑钦笪W恼Z氣面對禪學,未被禪意所累。眾人談佛卻不入佛門,乃是對人生有別樣的看法,儒者的智慧也是有的。佛學的吸引張氏,是因為意識到了內(nèi)心的苦,是有動因的。所以他既沒有神靈飛動的一面,也沒有安詳如夢的心緒。看到了佛說的苦的根源,自然有大的欣喜。但人的生命源于欲,竟然以消滅欲望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也是有自身的問題吧。他在與佛學深入地接觸之后,發(fā)現(xiàn)只用釋迦牟尼的思路是不能解決所有的困惑的。于是思路又回到羅素的懷疑主義那里,從笛卡爾式的沉思里直面悖反的難題。他后來寫《順生論》,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即從佛學出來后,怎樣對待“逆”和“順”的問題,這時候他與佛家的距離就很遠了:
從人生哲學的角度看,有三點很值得注意。以佛家的輕視私愛之情,可是不舍“大悲”,修菩薩行,要普度眾生,這即使應(yīng)該算作空想吧,如果所想多多少少可以影響所行,我們就不得不承認,想總不比不想為好。二,逆常人之道以滅苦的辦法,如果真能夠信受奉行,精進不息,禪悟而心安理得,這種可能還是有的;修持而確實有所得,這條路一定不如常人么?似乎也不容易這樣說。三,定名的網(wǎng)羅,疏而不漏,跳出去,大難,不幸有疑而問其所以然,又常常感到迷蒙而冷酷。對這樣冷酷的現(xiàn)實,道家的辦法近于玩世不恭,只是不聞不問地混下去。佛家則不然,他們認真,想人定勝天,沙上筑塔,其精神是“抗”。勝利自然很難,不過,正如叔本華所推崇的,逆自然盲目之命而行之,可以當作人對自然的一種挑戰(zhàn)。這用佛家的話說是“大雄”,結(jié)果是螳臂當車也好,這種堅忍的愿力,就是我們常人,想到人生,自然這類大問題的時候,也不能淡漠置之吧?
上述的思想能看出他的關(guān)于信念與否的核心。前人的信仰,是對外在理念的執(zhí)著,信他。張中行起初也是這樣的。至少辦《世間解》的時候還殘留著這種期盼?墒亲x來讀去,發(fā)現(xiàn)有許多理論和自己的體驗有別。就是說,再好的理論都有一些盲點的。不過這一發(fā)現(xiàn),并不能讓他走向無信的虛無主義之路,或者尼采那樣的孤獨自行的險境,即也隱隱地相信生命能夠自己支撐自己。讀他的文章,總覺得背后是有一種奇異的信念在。幾乎感受不到極度空無的那種存在主義的驚悸。這使他既沒有走魯迅的路,也沒有走胡適的路。和周作人那樣完全書齋化的選擇也是有別的。天底下什么是可信什么是不可信呢?用胡適的觀念,采用實驗主義的方法,什么也得經(jīng)過檢驗才能理會的。張中行在理論的層面,早就解決了價值論的問題,一生都沒有變。可是生命的愛與苦,哲學里沒有解決,佛學也沒有解決。怎么辦呢?莊子的逍遙?陶淵明的歸隱?尼采的流浪?他都沒有選擇。因為他自知不是大哲,沒有莊子的灑脫;也不是陶淵明,沒有明暗之間起落的反差。那是一個小民的獨思與獨樂,困苦而能于衣食住行間消解之,無奈可麻醉于詩文的吟哦間。生是“無常”,而藝術(shù)卻可以使人抵達永恒之路,即“!。他自己是深以為然的。在“無常”與“!敝g,他以舊式文人的情懷和懷疑主義哲學漸漸去解決它了。
小民,也就是布衣之族的信念是什么呢?衣食之無憂,兒女之無患之外,是愛欲的表達與詩意的棲息。詩意的卻不是俗態(tài)的,在他是個閃光的地方。比如玩玩古董,做做舊詩,談?wù)務(wù)軐W,都是。一切為了己身之樂和他人共樂。在百無聊賴的世界倘能開一綠洲,種著自己的園地,既不欺人,也不騙己,豈不是一種快慰?于是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做一點有益的事,從古老歲月的遺緒里打撈一點精神之火,照著昏暗的路,也是幸福吧?回到自己,順生而行,這個信念,后來就從沒有變過。
順生,其實就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小民的生存,一般的情況,要么順從奴態(tài),要么叛逆而行。張中行自己,不選擇這樣的路,而是清醒地順人生的路走。順生,不是奴性,而是尋找自然的狀態(tài)。根據(jù)自己的心緒理性而從容地設(shè)計自己。流行的存在不能吸引自己,卑瑣的享樂也不能占據(jù)內(nèi)心。逆人生的路走是不好的,放蕩的日子自然也該放棄的。關(guān)鍵是充分地顯示個人的價值。一個甘于邊緣的人,生活的簡單卻無法制止其精神的高遠,他從“無!钡氖澜缋,展示了自己的“!,小而漸大,舊而彌新。在存在的方式上,他其實和廢名、顧隨、俞平伯等走著相似的路。不同的是,他把此意從人生哲學里突現(xiàn)出來,說“順生論”是那一代人的一種體悟,也是對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