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古希臘羅馬、中世紀基督教、文藝復興、俄羅斯“新精神哲學”、存在主義、世俗和生命倫理等人道主義理念一路梳理過來,對照評析了陸翎、魯彥周、劉克、張弦、張賢亮、戴厚英、蘇童、賈平凹、余華、韓天航、方方、嚴歌苓等代表作家和作品中的人道主義因素以及演變趨勢,在熱情并充分肯定其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指出其與世界大師經典中的人道主義理念的差異。指出:同情是人道主義的邏輯起點。同情是人類的高貴情感,它不僅要施愛施善于弱者、受苦受難者、被侮辱被迫害被冤屈的不幸者,還要引領他們超越“此在”的困境而走上精神發(fā)展之路。惟其如此,同情才具有超越性,才能作為人道主義的本源性、正極性和普世性的價值觀念。
第一部中國當代人道主義文學史,揭示了中國文學與世界大師、經典文學作品的距離和進步。
王達敏,本名王大明。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教學名師、當代文學評論中心主任、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
出版學術著作《第三價值》、《穩(wěn)態(tài)學》、《新時期小說論》、《余華論》、《論文學是文學》、《理論與批評一體化》等。主編參編《中國當代文學史簡編》(上下冊)、《安徽作家報告》(上下卷)、《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精品選》(三卷)、《臺港文學精品選》等。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小說評論》等刊物發(fā)表論文100 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省社科課題多項;獲安徽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 2 等獎多次、安徽省文聯(lián)首屆文藝評論 1等獎。近期主要研究“中國當代人道主義文學思潮史”和“中國文學現(xiàn)代傳統(tǒng)的形成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自序
導論 關于人道主義的三個問題
引 言 人道主義難題
問題一 人道主義是什么
問題二 人道主義的歷史演進及其形態(tài)
問題三 人道主義不是什么
第一章 中國現(xiàn)代人道主義文學思潮概述
第一節(jié) 邵伯周《人道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
第二節(jié) 劉衛(wèi)國《中國現(xiàn)代人道主義文學思潮研究》
第二章 第一階段(1949—1966年)
第一節(jié) “十七年文學”人道主義思潮
第二節(jié) 路翎
第三章 第二階段(1978—1989年)
第一節(jié) 啟蒙人道主義文學思潮
第二節(jié) 魯彥周、劉克、張弦
第三節(jié) 張賢亮
第四節(jié) 戴厚英
第五節(jié) 蘇 童
第六節(jié) 汪曾祺等世俗人道主義小說
第四章 第三階段(1990—2010年)
第一節(jié) 世俗人道主義文學思潮
第二節(jié) 賈平凹等
第三節(jié) 余 華
第四節(jié) 韓天航
第五節(jié) 方 方
第六節(jié) 嚴歌苓
第五章 中國當代同情人道主義文學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