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高山有多少?從北極到南極,分布著大大小小、數(shù)不勝數(shù)的高山:積雪覆蓋著的雪山、熔巖流淌的火山、黃土堆積的沙山……
人類與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高山之間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如將高山視為防御屏障,把山間峽谷當作貿易通道,讓山間草地成為牧場,甚至將高山當作一種信仰……
本書運用大量精彩的圖片,向人們展示世界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宏偉高山,同時講述了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征服這些高山的故事。
把世界裝進書柜,足不出戶,親近自然!
300余幅珍藏級攝影作品,
呈現(xiàn)世界70余座宏偉高山,
感受世界的起伏,體會征服高山的樂趣!
中國國家地理美麗的地球系列,帶讀者領略世界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風景。
探索全球70多座知名的雄偉高山,感受世界起伏的自然之美,體會人類征服高山的樂趣。
16開精裝,特選進口啞粉紙印刷,高品質展現(xiàn)不可多得的精彩照片,值得收藏。
序言
時至今日,人類對高山的熱愛究竟持續(xù)了多長時間?登山是一項在具有一定難度的登山路線上挑戰(zhàn)攀爬巖石和冰面以翻越高山并從中獲得樂趣的運動。這項運動誕生于1786年的夏天,當時,沙莫尼原住民、撒丁王國(King of Sardinia)臣民雅克·巴爾馬特和米歇爾-加布里埃爾·帕卡德不畏艱險,成功登頂勃朗峰。盡管他們當時更像是探險家,但這段寒冷、艱苦且布滿危機的攀登之旅,被正式記錄在科學史上(帕卡德的溫度計記錄了勃朗峰峰頂?shù)臏囟葹?75℃,氣壓計記錄了勃朗峰峰頂?shù)暮0未笥?998米,而非實際的4807米)。
一位富有而有文化的日內瓦紳士霍勒斯-本尼迪克特·德索緒爾,根據(jù)這段攀登之旅完成了一部創(chuàng)作,使這次征服歐洲屋脊的事件享譽歐洲。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zhàn)爭結束之后,隨著和平的回歸,阿爾卑斯山脈及其冰川成為游客們大旅游(源于英國,由富有階層進行的歐洲環(huán)游,目的地主要是法國、意大利和希臘等)中最受歡迎的一站。登山運動由英國發(fā)展至整個歐洲,尼斯與維也納之間的山脈也成了登山愛好者的天堂。英國登山俱樂部(British Alpine Club)首任理事長之一的萊斯利·斯蒂芬就是登山運動的狂熱支持者之一。
然而,在帕卡德和巴爾馬特使用登山杖、帶著科學儀器成功登頂勃朗峰之后的200多年里,很多人都在懷疑他們的登頂是否真正標志著登山運動的誕生。事實上,早在幾個世紀前,眾多有文化的人士,如皮特拉克(甚至羅馬皇帝哈德良可能也在其列),就已經(jīng)通過登頂高峰,對人類和世界進行了反思。
另外,在1492年,安托萬·德維爾率領一群法國士兵克服了巖壁上的重重閑難,征服了位于韋科爾山脈的艾吉耶山的巖峰。不過他們的這次攀登并沒有技術難度,而且攀登陡峭的巖壁并不是為了尋求樂趣,只是服從法蘭西國王查理八世的命令。
這些爭論在一定程度上是徒勞的。因為人們對阿爾卑斯山脈以及比利牛斯山脈、塔特拉山脈、斯堪的納維亞山脈、蘇格蘭的眾多高山、巴爾干山脈和亞平寧山脈等歐洲其他山脈的探索,確實是在巴爾馬特和帕卡德的登頂之后。時至今日,一年四季都會有數(shù)百萬歐洲人帶著徒步鞋、繩索或滑雪板等前往這些山脈。采爾馬特、沙莫尼、加米施-帕滕基興和科爾蒂納等地也已經(jīng)從沉寂的村莊轉變?yōu)闅W洲最獨特的度假勝地。
然而,人類對高山的探索并不只為了娛樂。1991年夏天,人們在意大利與奧地利邊境的山脊上發(fā)現(xiàn)了冰人奧茲(生活在青銅器時代,死于5000年前),這起事件成為國際上的頭條新聞,也讓公眾意識到一個對考古學家來說早已熟知的事實人類自史前時期就開始頻繁出入阿爾卑斯山脈。在第四紀間冰期冰川消退時,在高海拔地區(qū)也分布有草場和林地,人類也就開始在海拔較高的山谷地帶定居。
奧茲的裝備(包括皮革外衣和墊有干草的鞋子、一把燧石匕首、一把銅斧、一張弓和裝有14支箭的箭袋、一個裝著木炭碎片和一塊風干野山羊肉的樹皮背包)向人們展示了人類祖先為了應對高海拔地區(qū)的生活而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的技能。
這種情況在地球的其他山脈也同樣存在。在氣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亞洲的高山居民會在高山谷地中耕種,在海拔高達5029米的地方放牧,依靠馬車、騾車或牦牛車的商隊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的隘口,以實現(xiàn)印度、中國與中亞諸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這種情景與在世界另一端的安第斯山脈和其他南美洲高山也極為相似。1520年,征服者埃爾南·科爾特斯派士兵攀登墨西哥第二高的火山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向當?shù)卦∶裾故練W洲人的優(yōu)越性。因為自遠古時代起,周圍山谷的居民就登上海拔5465米的山頂進行祈禱。人們在阿空加瓜山海拔5502米處發(fā)現(xiàn)了一具被用來祭獻山神的男孩木乃伊。
然而,不只是安第斯山脈能讓人產(chǎn)生崇拜之情。數(shù)千年來,世界各地的宗教都將巨大的巖石和冰川視為通往天堂的階梯。當耶和華將方舟安置在阿勒山山頂時,他指揮摩西登上西奈山以接受神授十誡。古希臘人相信他們的神靈居住在能俯瞰愛琴海的奧林波斯山山頂。
在亞洲,被視為圣山的有印度尼西亞火山群、日本的富士山、加里曼丹島(舊稱婆羅洲)熱帶雨林中的基納巴盧山等。坐落于青藏高原的岡仁波齊峰是一座由巖石和冰組成的金字塔形高山,被佛教徒、印度教徒、耆那教徒和雍仲本教的追隨者視為世界的中心。喜馬拉雅山脈的許多高山,包括安納布爾納峰和珠穆朗瑪峰等,也都被視為圣山。在整個印度次大陸,遠至炎熱的斯里蘭卡和喀拉拉邦,成千上萬的廟宇穹頂都像遠山一樣的指向天空。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還有另一個原因激發(fā)了人們對高山的興趣。長久以來,高山不僅因其獨特的動植物資源而聞名于旅行者和學者之間,還是許多江河的源頭,如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是雅魯藏布江)、格爾納利河和薩特萊杰河等都發(fā)源于中國西藏的岡仁波齊峰附近。隨著人類活動遍及丘陵和平原后,世界上的高山逐漸變得更為珍貴。
自19世紀末約翰·繆爾提出要保護美國約塞米蒂的花崗巖壁、科羅拉多大峽谷和紅杉林,人類對地球上高山地區(qū)的保護工作開始擴展到全世界大多數(shù)地區(qū)。雖然如今山地的公路、滑雪道和天線等設施都在不斷發(fā)展,但全球幾乎所有最高、最美麗的山峰都已受到保護。諸如安納布爾納峰、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麥金利山、托雷峰和庫克峰等高山都已設立了國家公園或保護區(qū)予以保護,不過勃朗峰卻是個例外(令人意外)。
設立這些保護區(qū)的目的是保護熊、雪豹和北山羊等野生動物,控制登山者和旅游者的數(shù)量,并通過動物學家、植物學家、冰川學家和地質學家的研究工作,加深人們對世界的認識。這些保護區(qū)不僅確保了人類飲用水源的純凈,它們的存在也使我們在擁擠的城市外還能擁有一片純凈而神秘的冒險地帶。所以,保護荒野高山對全世界人類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