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藝術史學者呂澎幾十年來所撰文集,共分為兩個部分:上篇為《歷史、寫作與問題》,主要涉及20世紀和當代藝術史的研究與寫作,不少是針對當時藝術與史學領域討論的問題,例如當代如何成史什么是當代史等。下篇為《參與藝術史》,是作者對若干年來參與新藝術討論和藝術項目實踐的思考與記錄,例如策劃廣州雙年展給馬可波羅的禮物改造歷史溪山清遠等新藝術史上具有實驗意義的展覽。
作者認為歷史是書寫的結果,就像作為藝術史基礎的古典學是不斷探險、不斷思考與不斷詮釋的結果一樣,藝術史同樣是在理解與寫作的過程中逐漸成形的。正是在不同作者書寫藝術史的實踐中,構成了讓人不斷去領略的藝術史的風景。
1.作者呂澎是50年代出生的藝術史學者,幾十年里翻譯和寫作出版了大量關于近現(xiàn)代中國藝術史方面的作品,包括關于藝術史觀念、寫作方法、史學理論的討論,如今重新編排,結集成書。
2.本文集中包含了作者對改革開放以來參與新藝術的文章,即在新藝術發(fā)生現(xiàn)場進行觀察得來的看法與記錄,這些文章里的大部分藝術事件和人物,都已經(jīng)成為當代中國藝術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實際上,作者的這種寫作本身也構成了當代藝術史的研究文獻。
序 言
上 篇 歷史、寫作與問題
什么是當代史?
歷史的合法性
新繪畫的歷史上下文
當代藝術史的微觀敘事
85新潮的遭遇
從西方藝術史的歷史看方法論的產(chǎn)生與針對性
中國新藝術三十年:歷程、語境與問題
什么是我們討論當代藝術史的基礎?
對中國當代藝術院的歷史陳述
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史書寫的語境問題
歷史之路
涉及晚清藝術史寫作的問題
藝術史的風景
歷史書寫是問題書寫
當代藝術:歷史的代碼
當代藝術史究竟寫不寫?
自然風景如何成為藝術?
存在著19世紀中國繪畫的歷史嗎?
下 篇 參與藝術史
85情結與當代問題
從廣州雙年展看大陸90年代藝術發(fā)展的基礎及方式
展開90年代
批評與權力
四十小結
在賀蘭山留下永久的記憶
中國當代藝術的語境
形而上學的妄想應該終止
從瘋人島到阿瑪爾菲
改造歷史的含義
溪山清遠
《走向市場》的當初
消失的溫馨時光
呂澎,藝術史學者、批評家、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四川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現(xiàn)代藝術史:19791989》(合著)、《中國當代藝術史:19901999》、《溪山清遠:兩宋時期山水畫的歷史與趣味轉型》、《20世紀中國藝術史》、《美術的故事:從晚清到今天》、《中國當代藝術史:20002010》等,主要譯作有《塞尚、凡高、高更書信選》、《論藝術里的精神》、《風景入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