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錄了作者在從事腫瘤科護士和癌癥晚期患者心理咨詢工作的三十余年間,與臨終人士及其家人之間的二十個故事。通過分享生命終了時刻那些真實感人的經歷,作者提供了實用的方法,教給大家正面肯定的力量和新的思維方式,從而促成從恐懼到接受、從無助到滿懷希望、從悲觀到充滿勇氣的心理轉變。生活中總會經歷很多失去,直面終點,珍惜活著的意義,恰恰是對心靈深深的療愈。
★ 關于活著這件事,死亡是極好的老師。知名臨終關懷師,近40年臨床及心理咨詢經驗集結,20則真實細膩的敘事,書寫人生終了時安然、無憾、有尊嚴的告別!短┪钍繄蟆贰队^察者報》《衛(wèi)報》高分好評。
★ 我們的身體知道如何死去,就像知道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一樣有關死亡與衰老,你必須知道的故事。
★ 一本撼動你人生觀的療愈之書,寫給可能離開我們的人,寫給依然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一個害怕離別的人。
本書以慈悲、細膩而溫馨的故事,訴說人生中唯獨可以確定的事。──斯蒂芬·韋斯塔比,英國心臟外科泰斗、熱銷書作家
以一本關于用許多方法與死亡和解的書來說,本書對生命的價值給予崇高的肯定。它不只讓你思考自己想要如何面對死亡,也讓你思考要如何活著。這些臨終的真心對話不但勇敢、優(yōu)雅,經常流露機鋒,而且充滿了愛。這些對話能在黑暗中陪伴你,讓光亮照進來。──杰基·凱,蘇格蘭桂冠詩人、劇作家
布朗展現(xiàn)了一本書轉化(其實是扭轉乾坤)的力量。她用二十個照見死亡的驚奇故事,化死亡為生命,化絕望為希望,化憂傷為喜樂,化痛苦為愛……智慧、仁慈而美好,令人難忘。──斯蒂芬·弗雷,英國知名演員、作家與主持人
這是一本驚奇又美麗的旅程指南,記錄我們終將踏上的旅途。本書作者布朗陪伴了許多美好的靈魂在人間度過臨終的日子,她現(xiàn)在用這本書寫生命精致的書,把學到的交給我們。──克里斯?克利夫,毛姆文學獎獲得者、《紐約時報》熱銷書作家
前言
個在我面前去世的人是奶奶,那年我十九歲,她八十一歲。她是我父親的母親。在生命的后幾年里,她和我們一家住在格拉斯哥郊外的一間小村舍里,就在我和三個兄弟姐妹一起長大的砂巖屋旁。奶奶死于食道癌,過去大量吸煙的人很多,這種病更常見,而且她每天還要喝威士忌。我記得曾跟著媽媽走進奶奶明亮的白色臥室,在她身后看著她給奶奶擦洗、更換弄臟的床單。我想幫她照顧奶奶,但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做什么盡管那時,我已經在醫(yī)院工作了兩個夏天。奶奶是我的親人,不是病人,這在當時對我影響很大。
我不記得自己那時害怕死亡,只是好奇房間里為什么會有不尋常的氣味,也不知道奶奶為什么總咳嗽、不怎么講話。媽媽做得很好。她似乎也不害怕,只顧著忙忙碌碌。她也當過護士,多少知道該怎么做。在奶奶的病床邊,沒有發(fā)自肺腑的促膝長談,也沒有長長的遺愿清單。對于床榻上的奶奶和照顧她的母親來說,有的只是生命的垂暮。
我了解到大多數(shù)死亡都是一個自然而平淡的過程,絕非輕易,但也不一定可怕;不會帶來創(chuàng)傷性的記憶,也沒有過度醫(yī)療;既不浪漫也不光榮。死亡通常普普通通,在可控制的范圍內,人們終也會接受,但是過程總是悲痛異常。大多數(shù)老人像我奶奶一樣,都是在家里去世的。那時,在醫(yī)院里度過生命的后幾天或幾周還是稀罕事。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六十歲以下的人從沒親眼見過一個人死去,因此對死亡產生了深深的恐懼;自己怕死,也害怕他們所愛之人死亡。沒有人給他們示范如何照顧垂死之人,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嬰兒潮一代推動了助產士回歸和分娩非醫(yī)學化,我希望他們也能恢復人們面對死亡的方式。這本書是我的貢獻,為了讓我們所有人重新獲得掌控自己生死的權利。記住,我們的身體知道如何死去,就像知道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一樣。我們也知道如何治愈傷痛,知道如何在離世前過好生命后的時刻。在我看來,這是我們能給愛人好的禮物:當我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做好準備,敞開心扉,接受現(xiàn)實。
我的份暑期工作是在格拉斯哥兒童醫(yī)院骨科病房做護士助理。傷筋動骨的格拉斯哥孩子滿臉沮喪地吊在牽引支架上,大聲使喚我拿東西,如果搞砸了就取笑我。盡管他們的要求經常嚇到我,但在十六歲時,我喜歡這種能幫助別人的感覺。第二年夏天,我在一家老年精神病院工作,許多病人已經在醫(yī)院住了三四十年了。我記得有一個可怕的老婦人,無論我走到哪里,她都拖著腳跟在我后面,盯著我的一舉一動,就像一只貓頭鷹盯著獵物一樣。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被迫去嘗試理解崩潰的人性。
進入圣安德魯斯大學后,我計劃學習地理。我一直都很喜歡地圖,現(xiàn)在依然如此。但在大三時,我決定主修心理學,研究人類行為的愿望壓倒了我對地形的興趣。我于1980年畢業(yè),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然后在第二年春天又作為一名學生去愛丁堡皇家醫(yī)院學習護理。我想去旅行,做一份所有國家、所有文化都會需要的工作,我想找到一種方式來改變世界。
二十二歲時,我已經當了六個月的見習護士,被分配去照顧一個將要死于白血病的四十多歲的男人。醫(yī)院有兩間包房,他剛從兩邊各有十五張床的主病房搬到其中一間。那天晚上,我緊張地站在他的房間外,心怦怦直跳,想著自己該說些什么:
晚上好,史蒂文斯先生,我是布朗護士,今天值夜班。你感覺怎么樣?
經歷過奶奶的逝去,又在護理學校上過學,不知道這些經歷是否能幫我做好準備。
我深吸了一口氣,輕輕敲了敲史蒂文斯先生的房門。應門的聲音比我預想的更有力:進來。
走進去時,房間里的黑暗包圍了我,我的眼睛花了一些時間才適應。
你好,你一定是今晚負責照看我的護士。就叫我杰克吧,好嗎?所有這些繁文縟節(jié)在我生命的這個階段沒有多大用處了。
晚上好。我是布朗護士。我說。醫(yī)院不允許我們告訴病人自己的名字,也不能喊他們的名字盡管我一直想這么做。他光禿禿的頭頂和濃重的黑眼圈嚇住了我。
杰克床邊的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張海邊全家福,是在有風的日子拍的。照片上的女人滿臉喜色,海風吹起她的黑發(fā),遮住了大半張臉。還有兩個孩子:一個八歲左右的男孩,一臉頑皮,滿頭紅發(fā);一個五歲的小女孩,手里拿著濕漉漉的餅干,害羞地望著鏡頭。
暑假照的嗎?我問,很高興找到了開啟話題的由頭。
就在去年夏天,伊萊島,杰克回道,風很大,但我們喜歡那里,從阿利斯泰爾還是個嬰兒那會兒我們就常去。以后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假日了,至少我們四個人沒法一起去了。
啊。我不知道說什么好。眼淚快要流下來了,但現(xiàn)在不行。我在房間里忙忙碌碌,整理整理平裝書,折折《衛(wèi)報》,然后把幾張皺巴巴的紙巾塞進粘在桌面邊緣的垃圾袋里。
我給你再倒些冰水好嗎?我問。
謝謝。止痛藥讓我口渴得要命。
我拿起塑料杯,很高興有了走出房間的借口。站在制冰機前,冰塊掉到空杯子里發(fā)出咔啦咔啦的聲響。這日常的響動使我平靜。
我感到不知所措,也沒有能力幫助杰克排解死亡帶來的悲痛與恐懼。但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他開誠布公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讓我輕松不少。他為自己將要離開孩子和妻子感到非常內疚,盡管他知道癌癥不是自己的錯。他還擔心自己的死會給孩子們帶來痛苦。
和杰克在一起,我懂得了我的責任不是帶走他的悲傷和憂慮,而是為他的感情提供一個柔軟的落腳點。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傾聽,不怎么說話,杰克就會暢談自己的感受,直到傾盡一切,深深的寂靜將我們籠罩。我們之間的空間似乎將兩人與某種更宏觀的東西聯(lián)系在了一起。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明白這種視角可以在語言失去作用的時刻撫慰心靈。
杰克的坦誠和脆弱讓我想要了解人們如何度過垂死的日子,以及醫(yī)療專業(yè)人員如何更好地支持人們度過情感和精神上的困難時期。他教會我,如果想讓照料發(fā)揮作用,那就要有一個安靜、鎮(zhèn)定、不會品頭論足的人在身邊,這個人也要堅信,病人有能力找到自己的方式來度過生命后的旅程。
在我看來,這種陪伴人的品質發(fā)自內心;不是實體的心臟,而是一個情感中心,它由特殊感受聚集起來也許是愛或憐憫,在回應他人痛苦時產生。這種通過痛苦建立的羈絆可以在兩個人之間創(chuàng)造一種博大而完整的感受,我相信這就是潛在的治愈空間。
與杰克的故事促使我向深層次探索如何創(chuàng)造出喚起這種完整感的條件。我將永遠對他充滿感激,是他讓我開始從事這項對我日后生活至關重要的工作。
幾年后,二十六歲的我想花一年時間出國生活、工作,所以我去了加拿大。十二個月的短暫停留變成了三十多年的常駐:我在溫哥華做了十年腫瘤科護士。正是在那段時間,我越來越熱愛這份工作,但也對這套體系愈發(fā)不滿。我對這種醫(yī)療模式感到沮喪,它更關注于治療癌癥,而不是治愈病人。我想要更多關注一個人的心靈和精神,還有他們所愛的人。
這種文化與死亡的割裂,讓我感到沮喪。我看到醫(yī)護人員和腫瘤醫(yī)師連與病人討論死亡時都這么害怕,更別說提供工具來幫助病人消除恐懼和憂慮了。
回想起來,我意識到自己也在努力應對所選職業(yè)帶來的痛苦。我不知道如何哀悼我關心的那些人,我也不知道該沖誰、沖什么事發(fā)泄怒火。我覺得自己要對發(fā)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負責,也要對沒有發(fā)生的事負責。我把癌癥視為敵人,親自加入了戰(zhàn)斗。堅定信念是腫瘤科護士的日常工作,但我還沒有學會如何在做到這一點的同時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
我想改變自己,改變這套體系。
回到大學并完成護理碩士學位后,我成為一個全職?谱o士,這使我能夠繼續(xù)以咨詢師的角色直接與病人、家庭和護士打交道。我對投身教育、研究和管理事業(yè)的護士懷有的敬意,但我知道自己的職業(yè)道路將是直接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我對綜合醫(yī)學這一新興領域越來越感興趣,這是一種關注整個人(包括身體、思想和精神)的治療方法,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強調個人和醫(yī)生的治療關系,利用所有科學的支持療法,包括常規(guī)療法、輔助療法和替代療法。
我花了十年向紐約大學的退休護理教授德洛麗絲·克里格學習,每年夏天都去。她和多拉開發(fā)了觸摸治療一種基于古老按手療法的能量治療技術,人們可以用它緩解疼痛和焦慮,減少死亡過程中的痛苦。兩位女士在治療過程中指導我,啟發(fā)了我對靈性的理解畢生求索,在人類經驗的普遍性中尋找意義、目的和安慰。她們教會了我如何與一個人建立深厚的聯(lián)系,同時不用擔心被自己的感情吞沒。她們幫助我相信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相信人們可以為自己的療愈和幸福負責。
1993年,比爾·莫耶斯制作的一部電視劇《治愈與心靈》給了我靈感。這部劇的第六集介紹了邁克爾·勒納和蕾切爾·內奧米·萊梅在加州博利納斯為癌癥患者舉辦的一周靜修會。第二天,我打電話給癌癥公益項目(CCHP),詢問如何才能更多地了解他們的靜修活動。恰巧,他們會在兩個月后舉辦次研討會來教醫(yī)護人員如何運營癌癥靜修項目,我報名參加了。
CCHP的研討會結束后,我召集了一群對癌癥靜修感興趣的醫(yī)療保健專家,第二年卡蘭尼什協(xié)會就在溫哥華誕生了。在我寫這篇序言的時候,卡蘭尼什已經舉辦了近百期一周靜修會,成為備受歡迎的治療中心,幫助癌癥家庭療傷,給他們帶癌生存或是走向死亡的力量。這是一個專門為那些被癌癥永遠改變生命之人而設的地方,讓他們來這里參加靜修活動,重新與生命中重要的東西相聯(lián)。我們致力于幫助他們與親人開誠布公地談論死亡,解決過去的痛苦和創(chuàng)傷,讓他們平靜地接受死亡。
我希望《終須一別》能讓讀者對死亡的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無論是面對自己的死亡,還是遭遇所愛之人的離去。正如我們小心翼翼地為分娩做準備一樣,我們也可以有意識地為死亡做準備,并在其中給予別人信心與安慰,畢竟,死亡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確定無疑的結局。有些家庭想在收到絕癥通知后的短暫時光里盡其所能地去生活、去愛,我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他們希望。
本書提到的家庭數(shù)目有限,他們的經歷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我知道,有些讀者可能沒有在這些故事中找到與自己相似的經歷,對此我感到遺憾。
為了保護書中人物的隱私,我改變了一些可能識別出身份的特征,也編寫了幾個合成故事。我把故事發(fā)給還在世的家庭成員,請他們核對內容。與他們的交流深深打動了我,也讓我確信真愛長存。
我把這本書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包含四至七個小故事,照亮一段旅程:對死亡敞開心扉,做好準備,療愈過去,處理未竟之事或接受未決之心,選擇按自己的節(jié)奏死去,學會從自然中找到安慰,認識到死亡的普遍性。
我的克里族朋友莫琳·肯尼迪告訴我,按照她們那兒的傳統(tǒng),長者們會從多年的生活經歷中收集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總有一天,她說,長老們必須把這些故事公布于眾。簡妮,當那個時刻來臨,你會知道的。你現(xiàn)在已經有很多教育故事了,是不是?
至少是三十年的精華。我點點頭說。
我相信現(xiàn)在是發(fā)布這些故事的時候了。
為死亡做準備是對我們自己徹底的愛,也是對那些在我們死后仍然活著的親密家人的愛。讀者們,我希望這些故事能為你們提供一個地圖,讓你們了解我們生活中重要卻鮮有討論的經歷之一。希望這些別人贈予我的故事,能夠治愈、滋養(yǎng)你們的心靈,讓它更加堅強,也能揭示生死本質的可怕之美,這是你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前言……001
向死亡敞開心扉
卡倫:金子般的愛……014
丹尼爾:記憶之盒……022
蕾切爾:一群虎鯨……033
約翰:戰(zhàn)勝恐懼……043
丹:按自己的節(jié)奏死去……056
接受心中未決之事
布里基德:方案……072
吉姆:莫談死亡……080
帕特:決定……089
喬治:拒絕死亡……098
治愈受傷的心
貝拉:修補靈魂……114
安妮莉絲:釋懷……125
柯爾斯滕:有目的地寫作……136
露易絲:寬恕的可能……153
棲于寬廣的心
菲利普: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168
羅納德和馬爾科:心靈成長……180
希瑟:躍入大洋……188
比爾:十三周……191
珍:贊嘆生命……199
凱特:翩翩起舞……205
莉茲:磨人的美麗……213
致謝……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