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羅·聶魯達,生于智利,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被譽為“人民的詩人”“20世紀偉大的詩人”。主要著作有《船長的詩》《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疑問集》等。1945年獲智利國家文學獎,197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聶魯達一生懷著對人民、對自然、對和平的熱愛,反抗壓迫與暴行,在嚴酷的現實和斗爭中,被迫一次次流亡。給詩人帶來溫暖和愛的是馬蒂爾德·烏魯蒂亞的出現。1946年,兩人在圣地亞哥的一次花園音樂會上不期而遇,繼而彼此追尋、逃避、別離、重逢、墜入愛河,像是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另一個自己。兩位戀人之間的愛戀深沉、閃耀、神秘又不可預料,尤其是在那不勒斯卡普里島上的一段難得的平靜浪漫的生活成為詩人生命中最明麗的時光。
本書以真實的歷史事件、文學的詩意,展現了聶魯達詩歌創(chuàng)作背后撲朔迷離的人生經歷和遼闊澎湃的心路歷程,宛如一曲古老的意大利歌謠,在每一個渴望愛與自由的人的心中久久回蕩。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文學愛好者 1、聶魯達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船長的詩》《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疑問集》等。被譽為“人民的詩人”“20世紀偉大的詩人”。1945年獲智利國家文學獎,197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2、本書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基礎,涉及的時間跨越二十多年,以愛情的傳奇和歷史的嚴酷作為交織的兩條線索展開敘事。同時結合了散文、詩歌和戲劇的表現特點,以文學的詩意再現了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背后撲朔迷離的人生經歷及心路歷程。
3、聶魯達和馬蒂爾德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卡普里海島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詩人的著名愛情詩集《船長的詩》就寫作于此,而且是為馬蒂爾德寫下的。這些美妙的詩句穿插在書中,不僅表達著詩人的愛情,更展現了他對自然、對祖國深切的愛。
4、本書的中文譯本出版之年,正值聶魯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五十周年紀念。我們想邀請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在閱讀這本書時,一起懷念這位為了人民的自由與幸福而奮斗一生的偉大詩人,并“勇于成為自己”。
《聶魯達的第一道光》譯序
“我偏愛詩人筆下的歷史,更勝于記載于歷史中的詩人!
——魯杰羅·卡普喬
我對這位活躍在意大利戲劇界、創(chuàng)作和執(zhí)導了大量當代戲劇、創(chuàng)立了“隱秘的劇場”,并常年擔任那不勒斯戲劇節(jié)藝術指導的卡普喬先生早有所聞,初次讀到他創(chuàng)作的這部小說令我十分欣喜。他的語言具有極為細膩浪漫的抒情性、帶著淡淡的凄美的色調,并能借小說人物的口吻輕快而真摯地展開對人生哲理的探討,每每在不經意間便能引發(fā)讀者心中的共鳴與思考。因此我很慶幸有機會受商務印書館之托,將這部小說譯為中文,與更多的讀者分享。
關于作者的這一選題,相信與意大利人尤其是那不勒斯人對詩人聶魯達特殊的感情有關。聶魯達在被智利政府驅逐流放期間,得到意大利政界、文藝界的支持,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卡普里海島,在馬蒂爾德的陪伴下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并在這里為馬蒂爾德寫下了《船長的詩》這本愛情詩集。小說的兩位主人公一位是詩人,一位是歌者,他們的詩和歌點綴在小說中,交相輝映,根據故事發(fā)展和人物感情的變化,時不時變幻和豐富著敘事的節(jié)奏。
然而,我更愿意將卡普喬的這一小說看作是對聶魯達真實經歷的詩化表達。小說中提及的重大事件及其發(fā)生的時間、處所,大多從史實中擷取。如民眾聚集在羅馬火車站抗議意大利政府驅逐聶魯達的一幕,又如智利總統(tǒng)阿連德最后的廣播講話等等。小說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大多是真實存在的——從多位意大利重要的左派知識分子,到為聶魯達提供流亡期間在卡普里島住所的傳奇人物埃德溫·切里奧等。
小說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基礎,同時作者依據藝術表達的需要進行了虛構,結合了散文、詩歌和戲劇的表現特點,這也成為本書的特色之一?ㄆ諉淘谡劦竭@部小說創(chuàng)作時提到,他“隱略了時間和空間的定位,因為就歷史長河而言,沒有什么是會真正死去的。我們不僅存在于此時此地,更存在于人們的意念之中,這種存在能給人以勇氣,令更多的人堅定他們的信念。聶魯達和馬蒂爾德就像是兩位安撫者,他們生活中的愛與斗爭,能撫慰更多的心靈” 。
作者語言優(yōu)美,奔涌熱烈,就某些事件甚至某些短暫的時刻暈衍出豐富的對景物、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人物的所思所悟的感性描寫,像詩歌一般營造出優(yōu)雅而又浪漫的意蘊,對現實構成一種若即若離的呼應和超越。如聶魯達和馬蒂爾德初識后在圣地亞哥街頭的一段同行,又如兩人再次邂逅時的共舞,甚至幾乎沒有語言交流,卻留給讀者無盡的審美想象空間。
同時,小說通過主人公知性的對話或獨白,試圖探究人物的精神和情感空間,融入了對人生哲學層面的思考。對共產主義、文學、愛情與死亡等宏大且難以把握的主題,作者也通過聶魯達精煉而極具生活趣味的話語,做出了看似輕盈而又意味深長的詮釋。
詩化的敘事也體現在一些根據史料并無交集可能的人物,在作者的“安排”下相遇并展開對話。作者坦言朱塞佩·帕特羅尼·格里菲與馬蒂爾德、聶魯達的相遇是他的杜撰,“我非常了解朱塞佩的溫暖”,小說中馬蒂爾德倍受思念折磨孤單落淚之時,朱塞佩給她遞上了一塊藍色的小絲帕,“朱塞佩是多么勇敢而自由”,于是又由朱塞佩向兩人點出相愛的人應該結婚。這模糊了現實與虛構的創(chuàng)作,或許正是作者借小說嘗試對詩化浪漫敘事的探索。
文中還描寫了許多精彩的小人物,例如“押送”聶魯達去羅馬火車站的兩位那不勒斯警員、卡普里島上的車夫、釣魚的小孩等等,對他們的外貌和行為看似僅有寥寥數筆勾勒,但在他們和詩人間簡短的幾句對話之中,人物的形象瞬間鮮活起來,讀者讀到時會很自然地站在詩人敏銳而具有洞察力的觀察角度,品味出平凡卻又令人贊嘆的生活道理。
小說的另一特點是多處運用詩歌意象的象征和隱喻,聶魯達的詩集《船長的詩》中反復出現的“島”,正是指小說中的卡普里島,其他大量出現的代表性意向,如海、光、風、巖石、花、樹木、鳥、女性的身體等,也同樣是小說特別關注的描寫對象,如“!毕笳髦鴮ψ杂傻淖非蠛蛯拸V的胸懷,“光”象征著正義、希望和永恒。此外,對于鐘愛聶魯達愛情詩的讀者和研究者而言,如從文本間性的視角去欣賞兩個作品,定能有一番獨特的閱讀體驗。
談到隱喻,值得關注的是作者對小說中兩種有特殊所指的“背景空間”的安排,一是花園,二是臥室。聶魯達和馬蒂爾德的初次相遇、分別之后的邂逅都發(fā)生在花園,此外還有在卡普里島,在羅馬都有對兩人花園漫步的描寫。作者對花園的選取,應與“花園”在西方哲學中的意味有關。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希爾曼認為,花園是心靈的隱喻。在花園里,野性與理性交織共生,正如我們的內心;▓@中交織的小徑、充滿生機的噴泉和灌木、交相輝映的花叢、草地與綠樹,四季流轉、樹葉掉落、新芽萌發(fā)紛繁而又復雜,與我們的內心同質?ㄆ諉坦P下的聶魯達和馬蒂爾德,在花園中的交流大多是無語言的,這一安排或許是因為此時大自然中的語匯已經替他們實現了心靈之交。在全書中一共出現了五處不同的臥室(準確而言應是“有床的房間”),分別位于那不勒斯、羅馬、卡普里島和圣地亞哥,以及圣瑪麗亞醫(yī)院的病房(在此聶魯達在馬蒂爾德的陪伴下直面死亡,奔向他的“第一道光”)。對“床”這一符號的選取也頗有深意,因為“人一生中的最本源的幾件事都在此發(fā)生:出生、死亡、做夢和做愛”。
此外,作為戲劇導演和編劇的卡普喬,巧妙地將戲劇的藝術手法用于小說創(chuàng)作;蛟S是受到《麥克白》中經典的四次敲門的啟發(fā),小說以不明來客的敲門聲開場,伴隨著對詩人名字急促的叫喊,令讀者瞬間沉浸到故事的緊張氣氛之中;此后這樣的敲門聲多次出現,戲劇中“敲門聲響”這一轉場手法被巧妙用于小說,預示著情節(jié)的重大推進或突發(fā)變故,敲門的“命運之手”,令讀者感到恐懼而又期待的同時,也凸顯出此刻人物的無力又無助。而在羅馬火車站的一幕,聶魯達在混亂之中錯過了馬蒂爾德在幾個月臺之外遙遙相望的目光,于是當晚他特意與她返回火車站,站在彼此當時所在的位置,重新體驗了遠遠相望的畫面和心境!霸佻F”是戲劇藝術的核心元素,借用場景和人物行為的復現以表達詩人細膩的情感:在那個特定的場景中,他不愿錯過與她的相互遙望。
小說涉及的時間跨度約二十多年,以愛情的真摯和政治斗爭的殘酷作為交織的兩條線索展開敘事,以文學的詩意再現了詩人在這一時期的經歷及心路歷程。小說以特色鮮明的敘述方式,將此刻與回憶交錯,戲劇般的場景鋪陳和情節(jié)張力使得讀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優(yōu)雅浪漫的抒情、凄美的悲觀色彩和洞穿時空的現實主義,組成了小說復調交響的三個旋律。不僅表達了詩人的愛情,更展現了他對祖國、對大自然深切的愛。
本書的中文譯本出版之年,正值聶魯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五十周年紀念。我想邀請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在閱讀這本書時,自由地生發(fā)和感受你心中的回響,并“勇于成為自己”,這或許便是聶魯達和馬蒂爾德、卡普喬、譯者及這部作品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