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度量先天稟賦 把握自身健康
中醫(yī)注重先天稟賦。
稟賦是個體在先天遺傳的基礎上及胎孕期間與出生時內外環(huán)境的影響下所呈現(xiàn)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綜合特征。這種特征可表現(xiàn)在體態(tài)結構上的區(qū)別,也可表現(xiàn)在生理功能與體能上的不同;或表現(xiàn)為心理狀態(tài)和性格差異;或表現(xiàn)為易患疾病的傾向等方面。這是構成人體體質的重要因素。其形成于出生之前,決定于出生之時。先天稟賦因人而異,所以中醫(yī)在治病過程中需要了解各人的先天稟賦特征,或“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辨證論治、辨質論治,以達到最佳療效;或“不治已病治未病”,通過飲食起居等個體生活習慣改變而起到良好的預防疾病作用。
《靈樞·經脈》寫道:“人始生,先成精!薄鹅`樞·決氣》又進一步指明:“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薄鹅`樞·天年》稱人“以母為基,以父為楯”。張景岳注曰:“人之生也,合父母之精而有其身,父得乾之陽,母得坤之陰,陽一而施,陰兩而承,故以母為基,父為楯!睆埦霸烙址Q“人之始也,本乎精血之原”。所以人之生命是自父母之陰陽交合媾精而始,以父母精血為物質基礎,方能身形發(fā)育,構成臟腑組織、身體結構、神志活動等生命特征,F(xiàn)代遺傳學認為,人類通過生殖細胞的物質與信息傳遞,將親代的個體體質特征給予子代;蚴沁@種信息傳遞的基本單位,它由DNA序列來承載,以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信息。這一點,古今所說意義相同,而現(xiàn)代醫(yī)學更能精確地進行基因檢測。
“命之所有,先天也!薄端貑·寶命全形論》說:“人生于地,懸命于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意思是說,人雖然出生于“地”,但是生命來源于“天”,而且人是經由“天地合氣”所生成的。也就是說,人是“天”與“地”共同作用下的產物。《中藏經·人法于天地論》認為:“人者,上稟天,下委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天地順則人氣泰,天地逆則人氣否!边@都說明人出生時刻與天地、陰陽的關系密切。《素問·寶命全形論》開篇就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边@“天地之氣”“四時之法”,也即出生時的時空特征,來自于父母精血的胎元,于母體中得到滋養(yǎng),孕育十月而成形。然而,在降生一瞬間,需呼吸交流大自然元氣、感應時空地理物質元素,才脫離母體而成為自主循環(huán)、代謝的生命,真正成為天地人“生命共同體”的一員。出生時空特征對個體先天稟賦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也可認為是另一種“基因”密碼。
如何判析與度量不同個體之先天稟賦呢?通常還都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臨床上只是根據某些臨床表現(xiàn)與舌脈體征,來推斷先天稟賦的盛衰。雖然《靈樞·通天》以陰陽含量多少(少陽、太陽、陰陽和平、少陰、太陰)而分成5態(tài);《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更全面提出了25種體質分類,但在現(xiàn)代臨床上應用甚少。國醫(yī)大師王琦教授提出中國人的9種體質學說,為現(xiàn)代中醫(yī)開辟了一個新局面。體質秉承于先天,得養(yǎng)于后天。所謂先天,主要指先天稟賦,它包括種族、家族遺傳、婚育、種子,以及養(yǎng)胎、護胎、胎教等。中醫(yī)體質學說使人們對先天稟賦有了進一步認識。
陸致極博士是著名文化學者。長期以來,他以深厚的國學修養(yǎng)、現(xiàn)代科學理念和方法,獨辟蹊徑,對出生時間與健康、疾病的關系做了深入的研究。他博覽群書,探賾索隱,又不斷實踐求證,《又一種“基因”的探索》(2012年)是第一本研究報告。它參考王琦教授9種體質學說,對100多例體質測試與相應出生時空進行計量分析,發(fā)現(xiàn)其具有某種關聯(lián)性,并創(chuàng)造性地歸納出8種體質11小類先天體質傾向的基本模式圖,這是對“時空基因”密碼的最初解讀。
數年后,他以其累積的1085條案例為樣本,用數理統(tǒng)計相關分析的方法檢測出生時空結構特征與體質的對應關系,創(chuàng)建了五臟氣機模式圖,并進一步將先天體質與五運六氣學說聯(lián)系起來,探討了個人先天稟賦與變遷的自然大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其研究成果見于《解讀時空基因密碼:輕松知道你的先天體質》(2017年)。
近年來,中醫(yī)界已有開展出生時間對疾病、健康影響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從目前發(fā)表的數篇論文來看,雖調查樣本量不小,但均以出生時五運六氣特征來加以分類描寫。與之相比,陸先生的研究直接以出生時空(年、月、日、時)之陰陽五行做出計量分析,顯然更為精細,也更為精確。他還兼顧五運六氣做出動態(tài)分析?梢赃@樣說,陸先生在這一領域的探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17年底,陸先生再傳捷報:新作《解讀時空基因密碼(續(xù)集)——疾病早知道》已定稿。這是他相關研究的第三本著作,從疾病入手,以所收集的七類常見病案(986例)以及癌癥病案(238例)為樣本,使用模糊聚類和邏輯回歸算法和計算機程序,展示了個體出生時間的時空結構與后天多種疾病之間的相關性;也揭示了各類先天疾病模型特征,并應用計算機程序對先天稟賦之潛在疾病信息進行預測。陸先生發(fā)現(xiàn),先天五臟能量分布的偏頗性是后天發(fā)生疾病的重要條件,五臟相克關系是潛在疾病發(fā)生的主要線索。他還發(fā)現(xiàn)了五臟內部陰陽關系的偏頗性與疾病的關系,許多癌癥病案顯露了這樣的特殊性。這為進一步解讀時空基因信息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本書基于對疾病患者先天稟賦的分析,在臨床上更有意義,據此制訂的個體化健康指導方案更有針對性。
陸先生的研究工作繼承了中華先哲的智慧,結合現(xiàn)代大數據,運用統(tǒng)計學和計算機程序,用“時空基因”的概念,使先天稟賦成為能計量的數組,探討它與體質、疾病的相互關系。這雖然只是嘗試,還有需完善之處,但這項研究從中醫(yī)本源出發(fā),運用現(xiàn)代科學的思想與方法,以現(xiàn)代醫(yī)學“金標準”的循證思維,使“模糊”的中醫(yī)概念有了“定量”或“半定量”的數學模式,為中醫(yī)研究開辟了一條新路。
鄙人才疏學淺,承蒙陸先生垂青,三邀為其著作寫序,盛情難違,備感榮耀。數年來目睹陸先生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砥礪前行的探索過程,敬佩不已,衷心期待他的研究在實踐應用方面有新的成就!
陳業(yè)孟
2019年2月于紐約中醫(yī)學院
前言│
自2010年以來,我一直關注著這個課題:個人的出生時空與其健康之間的相關性。事實上,個人出生時空聯(lián)系著他的生命信息,是根植于東方古老文化沃土中的一個偉大假說。
2012年初出版的《又一種“基因”的探索》,是我最初的研究手記。當時收集的案例雖少,但已經可以觀察到自然時空給每一個新生兒打上的“印記”與其先天體質的構成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不能不由衷地贊嘆中華先哲的天地人合一的智慧。因為《黃帝內經》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故我把個體初始狀態(tài)下這種天地“合氣”的結果,稱之為“時空基因”,以區(qū)別于現(xiàn)代生物學意義上的遺傳基因。
由于多年案例的積累,時空基因與體質的相關性研究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應用現(xiàn)代大數據的科學理念和方法,不僅可以證明出生時空里確有先天體質的信息,同時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和計算機程序,還可以根據出生時空特征去預測個人的體質類型,這為在現(xiàn)代去實踐古中醫(yī)“治未病”的理想打開了廣闊的天地。這是2017年出版的《解讀時空基因密碼:輕松知道你的先天體質》的主要內容。
本書是上述工作的繼續(xù),它的主題是時空基因與疾病的相關性。
它以收集到的七類常見病案(心臟病、腦血管病、肝系病、肺系病、腎系病、胃病和糖尿病)以及三種癌癥病案(肝癌、肺癌、胃癌)為樣本,使用數理統(tǒng)計(模糊聚類和邏輯回歸)算法和計算機程序,展示了個體出生時空結構與后天多種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在深入挖掘和描寫各類先天疾病模型特征的基礎上,實現(xiàn)計算機程序對先天稟賦之潛在疾病信息的預測工作。接著,將它們與《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學說聯(lián)系起來。這種先天時空與后天運氣推移的結合,內因條件與動態(tài)的外部環(huán)境的結合,進一步完善了作者提出的因時制宜、與時俱進的個性化保健策略。
在時空基因與先天潛在疾病關系的具體探究過程中,作者有不少新的發(fā)現(xiàn)。比如,先天五臟能量分布的偏頗性是后天發(fā)生疾病的重要條件;五臟相克關系是潛在疾病發(fā)生的主要線索;不僅要重視五臟之間的五行生克的偏頗性,還要更深入地挖掘五臟內部陰陽關系的偏頗性,許多癌癥病案顯露了這樣的特殊性等。這為進一步解讀時空基因密碼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作者認為,時空基因的研究應該是一個承繼中華優(yōu)秀文化智慧,并能在現(xiàn)代科學方法和工具的幫助下使之發(fā)揚光大、服務于人類健康事業(yè)的大項目。它凸顯了東方生命觀的重要特征。囿于作者個人有限的資源和學識,不可能獨自去完成這樣的大項目。作者之所以殫精竭慮,反復實驗,鍥而不舍,完全是出自對中華先哲那種超越時代的睿智的由衷敬仰。事實上,本書只是為開展這樣的項目提供一個理論分析模型,提供一個如何實施它的雛形框架,期盼有志于復興中華文化的讀者(或單位)一起來參加這種探索。目前引用的僅1000多個案例,如果我們有上萬個臨床分類案例作為分析的基礎,讓數據來說話,那將是怎樣的景象!
作者在本書的實驗和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朋友的幫助和鼓勵,他們中有:盧津源、王永成、鮑卿、戴理宏、何重建、莊圓、胡志強、金曉常、吳道平、吳本榮、吳春暉、徐飛、安廣青、龔啟明、梁知、洪大德、秦瑋、祁漢群、奚頌華等。作者要感謝全美華裔中醫(yī)藥總會會長、紐約中醫(yī)學院院長陳業(yè)孟博士再次為本書寫了序言;邢斌醫(yī)師閱讀了部分初稿,提了有益的意見;我的學生們?yōu)檫@項研究提供了很多幫助:孫曉龍為本書制圖和校對做了大量工作,他是我的數據與程序的工程師;統(tǒng)計學博士夏林、張楠為本書的統(tǒng)計程序提供了意見;謝平、王建濤、陳安定、沈志齊、汪涓提供了資料,秦敏禾則直接在臨床治療方面參與了本書的實踐(見附錄)。作者還要感謝妻子魏曉明的支持。最后,要向本書的策劃編輯華中健女士,為她一如既往地熱情支持和辛勤勞動,致以衷心的謝忱。
已近歲暮,窗外的殘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此時我想起了英國詩人雪萊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陸致極
2018年12月18日于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