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5 年, 在 廈 門 大 學 王 亞 南 經 濟 研 究 院(The Wang Yanan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conomics,簡稱 WISE)建院 10 周年的時候,我寫了一本小冊子《中國經濟學教育轉型——廈大故事》,介紹 WISE 和廈大經濟學院的發(fā)展歷 程。2020 年,在 WISE 建院 15 周年之際,廈門大學經濟學科《商道》編輯部將 2005 年 WISE 創(chuàng)立以來我接受一些媒體訪談的文章以及個人撰寫的一些隨筆、建言整理編撰成書,希望能透過書中篇章呈現(xiàn) WISE 建院 15 年來以及廈大經濟學院近 10 年的發(fā)展理念與軌跡。過去的 15 年是我學術生涯之中的黃金時期,這本書也是對我多年來參與中國經濟學教育與研究實踐探索的一些思考和一次階段性總結。
本書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第一部分“成長”,主要敘述我從中學時代到赴美留學,再回到母校廈門大學主持經濟學科學術管理工作的經歷;第二部分“開創(chuàng)”,主要反映 15 年來廈大經濟學科在學科建設和學術管理制度的開拓與創(chuàng)新;第三部分“理念”,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我對新時代中國經濟學教育和研究所秉持的理念;第四部分“建言”,總結了我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以及經濟政策制定的若干思考。
2005 年,我受到時任母校領導的感召,辭去工作了 3 年的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職位,回到廈門大學著手創(chuàng)辦 WISE。作為 WISE 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我有幸親歷她的誕生、成長和壯大。如今,這本書即將出版,我不由感慨萬千。
首先感謝母校的厚望,為我和我的同事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報效母校和國家,并實踐教育理念的平臺。WISE 在創(chuàng)立之初,便立下宏愿要建設成為亞太一流、國內領先,并與國際接軌的現(xiàn)代經濟學研究機構及國際交流中心。萬事開頭難。時任母校領導頂著巨大壓力,將撥給經濟學科“985”工程二期建設經費 2000 萬元,全部用于 WISE 頭 3 年的創(chuàng)院經費,并從經濟樓騰出 35 間辦公室,WISE 就是這樣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直至今日,我依然深信,如果不是時任母校領導的勇于擔當與堅定支持,WISE 不可能走到今天,也不會有日后經濟學院的改革與發(fā)展。經過十多年的努力,WISE 初步實現(xiàn)了預期目標,F(xiàn)在的 WISE 可以說是廈門大學一個國際化的學術高地,也是中國經濟學教育和研究接軌世界,以及對外學術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廈門大學經濟學科過去 15 年的一個標志性變化就是它的現(xiàn)代化與國際化辦學體系。廈大經濟學科的國際化辦學正是從 WISE 開始的,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廈大經濟學科有過輝煌的悠久歷史,傳統(tǒng)優(yōu)勢曾經十分明顯。特別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共和國老一輩教育家王亞南所創(chuàng)立的具有鮮明廈門大學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科,在國內經濟學界長期享有崇高的聲譽。但到了 20 世紀 90 年代末、21 世紀初,廈大經濟學科特別是理論經濟學科出現(xiàn)了整體下滑跡象,學科研究范式跟國際不接軌,跟現(xiàn)代經濟學也不接軌,在國內經濟學界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WISE 的創(chuàng)立恰逢其時,對廈大經濟學科及時扭轉弱勢局面,并在此后闊步改革發(fā)展,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過去的15 年也是中國經濟學教育與研究轉型和國際化的重要時期。WISE 的創(chuàng)立,為推動中國經濟學教育與研究轉型和國際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百舸爭流,廈大經濟學科在這一輪激烈競爭中不但沒有落伍,甚至勇立潮頭,這為廈大經濟學科向世界一流學科邁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WISE 的發(fā)展以及 WISE和經濟學院的交叉融合,更是體現(xiàn)了廈大經濟學科鮮明的特色。
建立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機構,一定要敢于破舊立新。只有在一張白紙上作畫,才能畫出最新最美的畫卷。因此,WISE 創(chuàng)立之初,我便向母校領導提出,改革必然有阻力,要推動經濟學科全面改革,只能由易入難。WISE建院之初需要相對獨立,在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學術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后,再為經濟學科全面改革與發(fā)展提供范本。??
WISE 15 年來的發(fā)展基本上實現(xiàn)了我們當初的設想。WISE 從無到有,其學科布局從我個人比較熟悉的計量經濟學這個現(xiàn)代經濟學的方法論學科入手,以點帶面,逐步拓展到統(tǒng)計學、金融學、勞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實驗經濟學、資源環(huán)境經濟學等多個學科,并通過組織一系列高質量學術交流活動,逐漸形成了 WISE 在中國、亞太地區(qū)乃至全球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建院以來,WISE 取得了一批標志性的學術成果。從 2005 年起,WISE 每年舉辦全國計量經濟學研究生暑期學校,已免費培訓超過 3300 人次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師,2018 年暑期學校被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正式列為其官方活動,并向全球相關學科博士生開放;2009 年,全國首個文理交叉的計量經濟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落戶廈大;2016 年,世界著名經濟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鄒至莊伉儷捐資 1000 萬美元,在廈大設立鄒至莊經濟學教育基金和鄒至莊經濟研究中心;2019 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計量建模與經濟政策研究”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花落廈大,這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批準建立的第一個,也是該學部目前唯一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15 年來,WISE 還舉辦了很多計量經濟學與經濟學領域的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其中不少是首次在中國內地舉辦。
2010 年年底,我主持廈大經濟學院學術管理工作后,便與經濟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一道,致力于WISE 和經濟學院的融合發(fā)展,將WISE 的成功經驗逐步復制到經濟學院,最終推動了經濟學院的深刻變革。經濟學院近 10 年來的發(fā)展證明,WISE 的一些創(chuàng)新制度和舉措在經濟學院同樣適用,并且卓有成效。
15 年來,在母校國際化辦學思想的戰(zhàn)略指引和母校領導的堅定支持下,廈大經濟學科全方位、立體化推動學科建設:一是實現(xiàn)師資隊伍來源的多元化和國際化。新聘教師大部分畢業(yè)于歐美、澳大利亞、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與地區(qū)以及國內的頂尖高校,堅決杜絕師資隊伍“近親繁殖”。二是專業(yè)課程參照國外先進研究型大學的學術標準設置。WISE 的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經濟學專業(yè)課程采用全英文授課,在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中注重思想品德,特別是學術誠信教育。三是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借鑒國際通行慣例。在入學考試環(huán)節(jié)與指導教師脫鉤,保證錄取過程透明、公正、公平,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則實行“導師組”制度。四是鼓勵兩院教師在經濟學、金融學和統(tǒng)計學等領域的國際頂尖與主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用“國際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發(fā)出廈大經濟學科的聲音。五是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邀請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內的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前來訪問交流,讓兩院師生有機會接觸到活躍在國際學術最前沿的經濟學者。
廈大經濟學科 15 年來的建設,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莫過于新舊體制的融合。我們選擇了一條漸進式、雙軌制的改革路徑,即先體制外(WISE),再體制內(經濟學院),最終走向兩院融合,從而產生“1+1>2”的互補倍增效應。通過外在的改革力量來推動體制內的改革,以此促進廈大經濟學科的轉型與發(fā)展,這一改革策略是成功的。目前,新舊體制融合已經成為廈大經濟學科的一大特色和突出亮點。
WISE 從廈門大學與自身實際出發(fā),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學術管理制度及其相應的學術管理文化。我們倡導學術面前人人平等。在這里,大家一律互稱老師。沒有官本位,沒有把持山頭的學閥,不搞論資排輩,不分身份等級,不管是享譽國際的學術大家還是初出茅廬的青年教師,大家在學術面前同臺競技,平等對話,平等交流。在學術管理上,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堅決摒棄拉關系、走后門的不良風氣。在 WISE,從行政、技術人員到專業(yè)教師,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人盡其才。
我們注重學術管理文化的培育和學術管理水平的提升,堅持按勞分配、同工同酬、賞罰分明,努力打造了一支團隊精神強、服務意識濃、辦事效率高的行政技術團隊?梢哉f,在 15 年不太長的時光里,WISE 已構筑起自己的學術文化底色。
我們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倡開門辦學,鼓勵廣大教師走出學術“象牙塔”,秉持“知識創(chuàng)造價值,學術服務社會”理念,將理論研究應用服務于社會;我們注重與政府和社會的互動,積極服務于國家重大戰(zhàn)略與區(qū)域發(fā)展需求,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建言獻策,建立廈大經濟智庫品牌。同時,我們也以學術回饋社會,與政府部門和企事業(yè)單位合作開展課題研究,提供各種培訓,將廈大經濟學科強大的教學與研究能力轉換為社會生產力,將學術影響力轉化為社會影響力。
廈大經濟學科 15 年來的變化是深刻而又全方位的。經過 15 年的艱苦努力,廈大經濟學科的研究范式已由原來以定性分析為主,轉變?yōu)橐远糠治鰹橹鳌⒍ㄐ苑治雠c定量分析相結合,實現(xiàn)了研究范式的根本性轉換,真正實現(xiàn)了與現(xiàn)代經濟學的接軌。這一研究范式轉變對包括政治經濟學等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在內的整個廈大經濟學科,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長期以來,政治經濟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直是廈大經濟學科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學科。在新時代,如何繼承、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直是廈大經濟學人思考、探索的重要課題。我們在堅持歷史分析、邏輯分析方法的同時,大膽借鑒現(xiàn)代經濟學有益的研究方法,特別是數(shù)理分析和以數(shù)據為基礎的計量經濟學實證分析,應用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取得初步的成效。一支具有國際視野、具有交叉學科背景、以中青年師資為主體的政治經濟學教學與研究團隊正在形成。我相信,假以時日,廈大政治經濟學必將重新煥發(fā)出新的青春和新時代特色,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如今,廈大經濟學科形成了經濟學院、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和鄒至莊經濟研究中心“三位一體”的整體架構,面貌煥然一新,學科實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2017 年 3 月,廈大社會科學總論進入基本科學指標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前 1%,其中經濟學科的貢獻度為 66%。2019 年 11 月,廈大經濟學與商學進入 ESI 全球前 1%,這是廈大在建設世界一流經濟學科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15 年彈指一揮間。WISE 篳路藍縷,砥礪前行;WISE 全體師生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這是一段激情燃燒的奮斗歲月:建院初期的遠程 QQ 辦公群,三更半夜的越洋視頻會議,每年一度的暑期交流研討活動,申請科研項目的群策群力,面對困難時的萬眾一心……每每想起,所有一切都歷歷在目,令人難以忘懷。事業(yè)是大家一起干出來的!正是母校領導的堅定支持和經濟學科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譜寫了 WISE 這篇無愧于新時代的青春華章! 2020 年是一個歷史性的時間節(jié)點。前路雖漫漫,未來猶可期。 如今,WISE 和經濟學院形成了一整套學術管理制度以及相應的學術文化,擁有了一支結構優(yōu)化、學識厚實、矢志育人的國際化師資團隊和一支專業(yè)化、高效率的行政技術團隊。雖然前進道路上難免有起伏,但我堅信,WISE 和經濟學院的未來藍圖將會更加清晰,前進的步伐將會更加矯!
最后,感謝為本書貢獻心智和汗水的記者、編輯、同事和出版社,是他們使得這本書能在 WISE 建院 15 周年之際與讀者見面。我特別要感謝《商道》編輯部 a 主任謝嘉晟,以及白瑜、鮑未平、陳麗純、鄧晶晶、何永芳、侯金光、李洪學、潘小佳、彭曉藝、葉桂香、余安旖、張興祥、張永山、鐘锃光、周夢娜、周文等同事和朋友對本書的幫助。我還要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經濟科學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項目(項目編號:71940004)的資助。
這本書要獻給 15 年來與我一起為 WISE 和廈大經濟學科的改革與發(fā)展而共同打拼的所有同事們,以及提供各種寶貴幫助與支持的所有海內外前輩與朋友包括我尊敬的鄒至莊老師、蕭政老師和杰瑞??赫斯曼(Jerry Hausman)、惠特尼??鈕伊(Whitney Newey)教授等,沒有他們,就不可能有今天 WISE 和廈大經濟學科的成就。這本書的出版也是為了紀念 2021 年王亞南老校長 120 周年誕辰和祝賀廈門大學建校 100 周年。祝愿以王亞南為代表的科學精神永遠輝映在廈門大學經濟樓上空,更祝親愛的母校昂首闊步跨進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2020 年 1 月 30 日
(作者為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世界計量經濟學會會士、教育部經濟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
主任委員、美國康奈爾大學經濟學與國際研究講席教授、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創(chuàng)院院長、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序一 朱崇實 / 1
序二 洪永淼 / 1
第一篇 成長
家國情懷,玉汝于成 / 2
牢記時代賦予的機遇和歷史責任 / 33
要做就做得最好 / 40
在廈大經濟系學政治經濟學 / 44
修身育人,博觀約取辟新徑 / 51
“止于至善”是一種科學精神 / 57
第二篇 開創(chuàng)
學習王亞南,站在中國人的立場,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經濟問題 / 68
擁有國際視野的學者和學術管理者 / 73
廈門大學:海納百川聚賢才 / 75
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充盈著創(chuàng)新的因子 / 77
廈大經濟學科的歷史性發(fā)展機遇 / 80
學科變革從思想觀念的變革開始 / 82
WISE:用十年讓“智慧”揚名 / 89
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的國際化探索 / 93
學生更要學習怎么做人 / 99
廈大經濟學科:對教學“眼里揉不得一粒沙” / 105
成復合型人才,積累人脈資源 / 109
打造中國經濟研究的“廈大學派” / 111
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經濟故事 / 117
采用國際標準的中國經濟學才更容易獲得國際認同 / 122
廈門大學舉辦中國經濟學南方論壇 / 133
解讀“中國夢”,推動“接地氣”的普惠改革 / 136
世界級學者的家國情懷和鄒至莊經濟研究中心 / 141
第三篇 理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可提煉為原創(chuàng)性經濟理論 / 148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經濟學基礎 / 153
中國大國崛起,但中國經濟學的國際影響力還不夠強 / 160
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推向一個新高度 / 162
構建中國特色國際政治經濟學 / 168
如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經濟學科 / 171
中國經濟學教育與研究必須國際化 / 186
從國際化看中國經濟學教育改革 / 191
在中國經濟學年會上談經濟學教育與改革 / 195
如何看待大學經濟學教育改革 / 202
經濟學教改重點在優(yōu)化課程結構 / 211
他山之石:美國大學的經濟學教學與科研 / 217
新時代經濟學海歸學者的歷史作用 / 222
留住師資不能光靠感情 / 226
年輕學者不應過早“擁抱”媒體 / 228
王亞南和“中國經濟學” / 231
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用現(xiàn)代方法研究中國經濟問題 / 236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力市場,應重視勞動經濟學研究 / 240
現(xiàn)代經濟學的十個理解誤區(qū) / 242
數(shù)學更能確保經濟理論邏輯正確與嚴謹 / 256
高深數(shù)學阻礙經濟學理論創(chuàng)新嗎 / 261
概率論與統(tǒng)計學在現(xiàn)代經濟學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 266
計量經濟學是一種方法論 / 277
無計量,不學術 / 282
在“人大經濟論壇”談計量經濟學方法論 / 287
與經濟學愛好者談計量經濟學的應用 / 321
區(qū)間數(shù)據計量經濟學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 336
建立中國微觀數(shù)據庫,助力政府做出更有效決策 / 341
第四篇 建言
提倡定量評估,建設中國特色新型經濟學智庫 / 344
重視政策評估與設計,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 349
中國經濟的加速器:金融制度的自我修正能力 / 354
應《中國經濟時報》“兩會”特別策劃之邀談中國經濟問題 / 364
破解民企融資難題要提高銀行監(jiān)管容忍度 / 367
強化風險管控,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fā)展 / 369
突出優(yōu)勢,走入東盟 / 374
2020 年中國經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堅決反對“一刀切” / 379
我國經濟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 / 385
福建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受益于“晉江經驗”“泉州模式 ” / 387
自貿試驗區(qū)建設要與“一帶一路”建設結合起來 / 389
海峽西岸經濟區(qū)“大雙城”建設構想 / 395
如何推動廈門經濟特區(qū)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 416
參照國際經驗建設海峽兩岸金融中心 / 450
借力臺灣資源,凸顯兩岸金融中心特色 / 456
附錄:WISE 足跡 459
后記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