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講隨著中國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民眾重拾民族自豪感,也增加了對民族主義的認同,外界在考慮中國崛起對世界的意義時,他們從歷史經驗推測,中國也將如同其他曾經崛起的大國一樣,對既存的世界秩序構成威脅和挑戰(zhàn)。但不少中國人卻難以理解為何西方無視中國相對落后的現(xiàn)狀,以及中國和平發(fā)展的愿望,刻意制造中國威脅的輿論氛圍。對此,作者在本書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嚴肅地批評了西方“中國威脅論”、“遏制中國”等錯誤理論。指出對中國政策的恰當解讀,必須建立在對中國民族主義的正確理解上,必須擱置對民族主義和中國民族主義舊有的西方解讀,在中國語境下重新解讀中國民族主義。歷史證明,和平共處、平等互利而不是遏制中國不僅可以緩和中國民族主義情緒,也將使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
本書系統(tǒng)梳理當代中國新民族主義觀念崛起的來龍去脈,并對這一思潮的可能影響和去處做出界定,闡述中國民族主義興起的內在邏輯,理解民族主義產生的基礎,從中看到一個崛起的中國為什么不可避免會和民族主義興起相伴而行。因此本書中認為可求大同存小異,也強調應防止過度的民族主義思潮,這部嚴肅的中國問題觀察著作,有著對近代以來中國發(fā)展路徑的同情,又盡可能保持客觀,有助于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身、看待世界。是一部每一位關心國家興衰和前途命運的人,不可錯過的著作!
鄭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國政治、社會問題與國際關系專家,前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歷任北京大學政治與行政管理系助教、講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資深研究員,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獲得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麥克阿瑟基金會(1995-1997)和美國麥克阿瑟基金會(2003-2005)研究基金。主要從事中國內部轉型及其外部關系研究。其主要興趣和研究領域為民族主義與國際關系;國際和東亞地區(qū)安全;中國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國家制度和社會轉型;社會運動與民主化;中國政治與中央地方關系。
第一章 在中國發(fā)現(xiàn)中國民族主義
一、現(xiàn)實主義、自由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
二、國家認同與對外行為
三、中國問題和民族主義
結論
第二章: 國家權利危機中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
一、現(xiàn)代中國的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
二、放權和發(fā)展
三、國家-社會關系
四、對國家權力危機的認知和國家主義的興起
結論
第三章 認同危機:“新左派”和反西化浪潮
一、尋求新的民族認同:現(xiàn)代化還是“西化”
二、反對制度拜物教
三、中國經濟改革理論的“本土化
四、“趕超”還是“比較優(yōu)勢”
五、新集體主義的理論抱負是什么
六、政治民主和經濟民主
結論
第四章:文明的沖突?如假文盲vs基督教文明
一、現(xiàn)在中國的民族認同和民族主義
二、儒家民族主義?
三、文明的沖突?
四、民族主義的轉型?
結論
第五章:愛國主義、新民族主義的官方話語
一、作為官方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
二、中國人如何感受到威脅
三、軍民聯(lián)合和官方運動
四、中國官方對繁華理論的話語反攻
結論
第六章 新的認同、國家利益和國際行為
一、中國的綜合國力與國家戰(zhàn)略
二、后冷戰(zhàn)時期的國家利益
三、中美關系:從敵人到“戰(zhàn)略伙伴”
四、釣魚島爭端
五、從雙邊主義到多邊主義
結論
第七章 中國新民族主義將何去何從?
一、后冷戰(zhàn)時期的中國戰(zhàn)略選擇
二、中國真的會被圍堵嗎?
三、自由主義與新民族主義的爭論
四、中國正在擁抱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