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著作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對德國、美國、新加坡、中國四個國家的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化歷程、利益沖突、制度構成進行了分析,并加以比較,從比較中分析各個技能形成制度的優(yōu)勢及優(yōu)勢形成與維持所需的制度保障;通過與其他國家相比,發(fā)現(xiàn)我國技能形成制度的劣勢及所需完善的制度保障;最后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提出構建我國技能形成制度的政策建議。
本書具有很大的學術價值,對我國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的理論研究、職業(yè)教育理論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價值,本書突破了原有理論的視野限制,從跨學科的角度研究跨學科的問題,值得肯定。
序
勞動者的技能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千千萬萬勞動者安身立命、人生出彩的重要憑據。以往的職業(yè)教育制度比較研究往往集中在職業(yè)教育制度自身,而本書對此是一個明顯的突破。在國家、企業(yè)、工會等更廣泛背景中進行技能形成制度的比較研究,是一個既關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ǎng)制度的構建與完善,又關乎國家、企業(yè)與教育之間合作制度構建與完善的宏觀戰(zhàn)略問題,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本書從技能形成制度的比較角度,來探索為什么在有些國家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能夠成為一種不可替代的模式,而在有些國家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困難重重。
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作者站在歷史制度主義的視角,回溯了不同模式下技能形成制度的形成與演化歷程,分析制度形成與演化中的利益沖突,探究技能形成的制度構成;站在制度比較分析的視角,研究了不同模式下技能形成制度變遷的共性與規(guī)律,并對比我國的技能形成制度,分析了在技能形成制度的發(fā)展與演化中,我國與高技能形成模式、技能替代模式的共性與差異;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了不同模式下技能形成制度變遷中的利益相關者及其利益沖突,并對比我國技能形成制度變遷中的利益相關者及利益沖突,探究我國缺失了哪些利益相關者、為何沒有形成利益博弈與平衡;在歷史回溯和制度變遷、利益相關者利益博弈分析的基礎上,探究了高技能形成模式、技能替代模式等技能形成制度的構成,并對比我國的技能形成制度,分析了我國構建技能形成制度 “缺什么”,“應如何做”。
簡言之,本書探究的主要問題分四個方面。第一,“高技能形成”模式與“技能替代”模式下技能形成制度變遷及規(guī)律如何?第二,“高技能形成”模式與“技能替代”模式的技能形成制度中,關鍵行動者是誰?其相互之間的利益沖突如何?其相互之間的博弈造成了哪些不同的結果?第三,“高技能形成”模式與“技能替代”模式技能形成制度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如何?高技能戰(zhàn)略形成有無共同條件?第......
李玉珠,女,漢族,1981年2月生,河北保定人,北京物資學院講師,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開發(fā)、技能形成理論、職業(yè)技術教育及高等教育研究,在北大中文核心以上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30多篇,編著圖書2本。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我國技能形成模式選擇與制度構建研究》。
第一章 技能形成制度的理論分析
第一節(jié) 技能形成的內涵
第二節(jié) 技能形成的理論發(fā)展與研究范疇
第三節(jié) 技能形成制度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德國社會合作式技能形成制度分析
第一節(jié) 德國技能形成制度演化歷程
第二節(jié) 德國技能形成制度變遷中的利益沖突與協(xié)調
第三節(jié) 德國技能形成制度的制度構成
第三章 新加坡國家主導式技能形成制度分析
第一節(jié) 新加坡技能形成制度演化歷程
第二節(jié) 新加坡技能形成制度變遷中的利益沖突與平衡
第三節(jié) 新加坡技能形成制度的制度構成
第四章 美國技能替代式技能形成制度分析
第一節(jié) 美國技能形成制度演化歷程
第二節(jié) 美國技能形成制度變遷中的利益沖突
第三節(jié) 美國技能形成制度的制度構成
第五章 轉型中的中國技能形成制度分析
第一節(jié) 中國技能形成制度演化歷程
第二節(jié) 中國技能形成制度變遷中的利益沖突與平衡
第三節(jié) 中國技能形成制度的制度構成
第六章 技能形成制度的比較
第一節(jié) 高技能形成模式的共性與差異
第二節(jié) 高技能形成模式與技能替代模式的差異與共性
第三節(jié) 我國與不同技能形成制度模式之間的共性與差異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jié) 結論
第二節(jié) 建議
第三節(jié) 未盡之處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