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繼《論語》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記述了孟軻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記述了孟軻主張仁義、反對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全書語言生動,比喻深刻,論證有力,文章氣勢雄偉,在我國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
孟子名軻,表字無傳,戰(zhàn)國時鄒國人。具體生卒年月不詳,古今有多種推斷,通行的說法大致有兩種,即前322年-前289年,或前385年一前304年。
孟軻是魯國貴族孟孫氏之后,出世時,家道已衰落,是沒落貴族的后裔。據(jù)說他的父親名激,在孟軻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孟軻的主要由母親撫養(yǎng)成人。孟母很重視對孟子的教育,歷史上廣泛流傳著“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的故事,足見其良苦用心“。在母親的精心教誨下,孟軻度過了充實的少年時代。
卷一梁惠王上(凡七章)
卷二梁惠王下(凡十六章)
卷三公孫丑上(凡九章)
卷四公孫丑下(凡十四章)
卷五滕文公上(凡五章)
卷六滕文公下(凡十章)
卷七離婁上(凡二十八章)
卷八離婁下(凡三十三章)
卷九萬章上(凡九章)
卷十萬章下(凡九章)
卷十一告子上(凡二十章)
卷十二告子下(凡十六章)
卷十三盡心上(凡四十六章)
卷十四盡心下(凡三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