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大地》從個人、家庭入手,結(jié)合改革開放,講述了大時代歷史背景下的人情和人生、愛情和親情、成長和成功,揭示了主人公從小愛到大愛、從個人成功到共同致富、從感恩惜福到公益慈善的心路歷程。這一切,都將對廣大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具有很強啟發(fā)性,對他們的個人成長和創(chuàng)業(yè)具有具有強的借鑒性。 主人公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也與當代精神完美契合,很好地體現(xiàn)了“大眾創(chuàng)業(yè),大眾創(chuàng)新”這一時代主旋律。
我是一口氣讀完《蒼茫大地》書稿的。這是成功企業(yè)家劉金杰先生自傳體的文學作品,它記載了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在改革大潮興起之初所經(jīng)歷的真實而細膩的奮斗歷程,是中國企業(yè)家成長的一部歷史畫卷。如果希望了解中國經(jīng)濟起飛的社會秘密,這本書是不可多得的案例型教材。而如果要了解中國的企業(yè)家為什么會走向慈善,這本書更是會讓人有別開洞天的感覺!
——王振耀(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
我們在《蒼茫大地》里,看到一個真實的生命,在時代大潮中,從底層百姓的人生中,逐漸開放出生命的成長果實和感悟之花!案嬖V你吧,世界,我不相信”,北島的這首詩像極了這個家族堅強不屈的豪情壯言。在艱難的社會環(huán)境下,飽經(jīng)風霜的劉四換靠自己的雙手、過人的膽量和敏銳的嗅覺,建立起了讓普通人難以企及的企業(yè)帝國。而這似乎延續(xù)了他父母未完成的夢和未到達的那個地方。這從血脈中流淌的頑強的意志,最終鑄就了一個人和一個家族的再一次輝煌。
——孫先紅( 著名策劃家、自由投資人、蒙牛乳業(yè)始人之一)
欒文勝,筆名鑄劍。作家、編劇、獨立制片人。
多部小說在中國大陸獲獎并出版。2011年,其小說《合法婚姻》改編為電視劇《先結(jié)婚后戀愛》,并任編劇之一。該劇2013年在央視及各大衛(wèi)視播出。
曾任職業(yè)經(jīng)理人近20年,負責企業(yè)市場營銷、品牌管理、廣告宣傳、娛樂營銷、體育營銷,當選中國十大品牌經(jīng)理人、中國十大企業(yè)營銷策劃人、推動和影響中國品牌貢獻人物等。
作品:
長篇小說《合法婚姻》2004年獲首屆“新浪·萬卷杯中國原創(chuàng)文學大賽”全場大獎,后由萬卷出版公司出版。并發(fā)表于《當代·長篇小說選刊》2004年6期。
中篇小說《黑耳朵》獲首屆“新浪·萬卷杯中國原創(chuàng)文學大賽”zui佳中篇小說獎。后收入中篇小說集《王小波門下走狗第四波》。
中篇小說《小米的世界》2005年獲由騰訊和作家出版社聯(lián)合主辦的“QQ·作家杯”征文大賽中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小羊的家》發(fā)表于《當代》2006年6期
長篇小說《合法婚姻》(上下部全本)2010年6月出版。
長篇小說《父親的秘密》2011年11月出版。
長篇小說《沉默的馬》2017年5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無常
第二章 自卑
第三章 流浪
第四章 彷徨
第五章 遠方
第六章 打拼
第七章 奇緣
第八章 高墻
第九章 變數(shù)
第十章 變故
第十一章分家
第十二章 圍追
第十三章 出事
第十四章 較量
第十五章 歷險
第十六章 猝離
第十七章 決定
第十八章 孤注
第十九章 幻滅
第二十章 許愿
第二十一章 跟蹤
第二十二章 南下
第二十三章 沖突
第二十四章 自殺
第二十五章 掙扎
第二十六章 賭注
第二十七章 商機
第二十八章 驚魂
第二十九章 愛拼
第三十章 別離
第三十一章 轉(zhuǎn)機
第三十二章 相煎
第三十三章 沉浮
第三十四章 做局
第三十五章 綁架
第三十六章 永別
第三十七章 無悔
第三十八章 浮躁
第三十九章 釋懷
第四十章 體悟
第四十一章 歡喜
第一章
無 常
1
父親牽著馬車,拉著母親、大姐和大哥,穿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茫茫草原,從喇嘛灣來到南海子村。他沒有意識到,我的人生從此開始。
車出喇嘛灣,母親望著綿延遠去的車轍。
“元寶都埋好了?”她問。
風從父親臉上刮過。
他回首遙望喇嘛灣方向,沒說話。
“能不走么?”母親看著父親,有些不舍。
“我哥這回又遭了綁匪,吊起來燒,要不是花了幾百大洋,命就沒了。兵荒馬亂,不跑,在這里等死?”
父親躍上車,揮鞭子,三匹馬“嗒嗒嗒”地跑了起來。
母親一路回望喇嘛灣,若有所失。
“那些元寶銀元、首飾珠寶,夠孩子們用一輩子的了!备赣H說。
說完,父親打馬,沒入蒼茫草原。
草原上空,蒼鷹靜止。
父親的馬車漸漸遠去,小成了草原盡頭的一粒微塵。
幾天后,南海子村近了。未見碼頭,已見大河浩蕩,奔涌不息。遠處,人聲喧喧,黃河船夫的號子聲響成一片。
姐開心地笑。
漸漸地,一座樹影蔥蘢的村莊,浮現(xiàn)在蒼茫大河邊。
碼頭上人群熙攘。很多人認識父親,和他打招呼:“俊哥,你終于下決心了,全家都搬過來?”
父親哈哈笑著,一臉驕傲。
“看見了么,這些貨,都是運到包頭的!彼噶酥高h處的船,很多人在往下搬東西,“皮貨,包克圖的!
“包克圖,什么意思?”姐問。
父親摸著姐的額頭,“包克圖就是包頭,蒙語,意思是有鹿的地方”。
“真的有鹿么?”
大哥當時還小,一臉天真。
母親微笑著看周圍,充滿憧憬,她的臉上,散發(fā)著青春的氣息。
大清年間,我的祖先帶著兩個兒子走西口,從山西到了托縣。1917年,父親出生,念過四五年私塾。結(jié)婚的時候,父親十八歲,母親十五歲,大年三十過門,盤起頭,綰上發(fā)髻,就算是結(jié)婚了。十三歲時,她裹著小腳,騎著毛驢,從只有十幾戶人家的清水河來托縣,就再也沒回去,照顧半身不遂的奶奶,一共七年。
1938年,大姐出生,不久,日軍占領(lǐng)托縣。于是,舉家遷至喇嘛灣,開干貨鋪,磨面,做麻花,代加工糧食,與村里地主合作,做生意,其中一位姓楊的先生,成了父親的至交好友。
在大姐之后,母親又生了三個孩子,全部夭折。
1947年,大哥出生,怕大哥再夭折,大姐被父親拉到新生兒的床前,叫了他聲“哥”。
大哥名叫劉大換,意思是要“換”,一換就不會夭折了。
同年,父親開始養(yǎng)馬車,去南海子村給人拉貨,拉到包頭,當時的皮毛集散地。
父親對家里的親戚特別關(guān)照。父親的一個堂侄子很命苦:他父親抽大煙,把母親賣了。父親看他可憐,收養(yǎng)了他。此外,父親的外甥和外甥女,也住在父親家。父親給外甥娶了媳婦,給外甥女聘了,然后,帶著外甥和外甥女婿,外加堂侄子,像闖關(guān)東一樣,趕馬車從喇嘛灣到南海子村。在南海子村碼頭,父親帶著二十多輛車的車隊,往包頭拉貨,浩浩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