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與中國的選擇(國際關系研究2010年第一輯,總第16輯)
定 價:58 元
- 作者: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
- 出版時間:2010/6/1
- ISBN:9787802323513
- 出 版 社:時事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D5
- 頁碼:355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本書是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和政治研究院主辦的系列國際關系研究的第116輯。本輯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對全球治理,尤其是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基本立場和政策選擇進行全方位的分析,重點關注的文章有:孫伊然的《全球化之動力與反映:基于國際政治經濟學視角的考察》,潘光和劉錦前的《全球治理條件下的信息恐怖主義和信息安全維護》,姚大慶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全球治理與中國的應對》等,相信讀者能從這些文章中的觀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
孫伊然:全球化之動力與反沖:基于國際政治經濟學視角的考察
閆彥明: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全球金融治理體系重構問題研究
姚大慶:國際貨幣體系的全球治理和中國的應對
黃超:從國際金融危機反思中國與國際規(guī)范傳播
余建華:新世紀美國能源戰(zhàn)略的演進與奧巴馬能源新政
吳前進:新中國國外僑務政策成就與趨向簡評
全球治理的新取向
全球化之動力與反沖:基于國際政治經濟學視角的考察
全球治理條件下的信息恐怖主義和信息安全維護潘光
全球經濟再平衡與中國的選擇李
全球治理困境與WT0發(fā)展趨勢——兼論我國利用WT0推動全球治理良性發(fā)展
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全球金融治理體系重構問題研究
中國的新選擇
國際貨幣體系的全球治理和中國的應對
保護主義上升態(tài)勢下的中國應對——從保羅·克魯格曼的批評說起
關于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外貿發(fā)展的影響研究
從國際金融危機反思中國與國際規(guī)范傳播
比較與借鑒
新世紀美國能源戰(zhàn)略的演進與奧巴馬能源新政
印度高科技發(fā)展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
大國崛起的軟實力發(fā)展之路:以德國、日本為中心的歷史考察
金融危機背景下蒙古國經濟和外交政策走向
日本的失敗對中國和西方的啟示——中國和西方如何對抗經濟危機
并塑造更加開明而開放的社會
走向世界的中國
新中國國外僑務政策成就與趨向簡評
中亞的華僑華人與跨界移民
國際競爭力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
次貸危機對中國內外需的影響分析
會議綜述
“全球治理與中國的責任”研討會綜述
。ㄒ唬┙鹑谌蚧膭恿εc反沖
應當承認,加勒特準確地認識到了技術變遷對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推動作用。不過,如果說各國政府在技術變遷的背景下已經喪失了對資本的控制能力,則很有可能言過其實。信息技術革命使得跨越國界的金融交易更為便捷、快速,然而不應忽視的事實是:技術幾乎從來都不是脫離政治經濟背景而獨自發(fā)生的,各國政府對技術的態(tài)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其能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得到應用。反過來看,假如一國政府決意限制本國的金融開放,那么盡管可能付出很高的代價,但它最終很可能會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達倫·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等就曾指出:為了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地位不受挑戰(zhàn),政治、經濟領域的各精英階層可能會阻止制度變動和新技術的引進,比如19世紀時,精英階層對工業(yè)化的敵視態(tài)度。
誰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動力?一個較為簡單的回答就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資本所有者。就國家層面,有學者指出:“金融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美國為首的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新技術革命和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新歷史條件下,在金融領域對資本主義的國內和國際經濟關系所作的調節(jié)……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是金融全球化的始作俑者,也是金融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它們在金融全球化中發(fā)揮了推動、引導和控制的作用!